-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投資:嘉信理財持續創新之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28736
- 條形碼:9787521728736 ; 978-7-5217-2873-6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投資:嘉信理財持續創新之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閱讀本書是嘉信理財創始人查爾斯·施瓦布的親筆之作。作者在書中提煉了自己創業過程中長期堅持的商業戰略、投資洞見與人生原則。施瓦布被《福布斯》雜志譽為“在線經濟之王”,同時被譽為“改變了數百萬美國人的財務和投資方式的偉人”,憑借近半個世紀以來對金融服務業的杰出貢獻,曾榮獲美國金融行業頒發的金融服務類創新終身成就獎。他50年中積累的思想、經驗與智慧,對國內投資者或普通讀者均有很強的參考價值與借鑒意義。
投資:嘉信理財持續創新之道 內容簡介
本書由嘉信理財創始人查爾斯·施瓦布親自講述了他創辦并運營嘉信理財近50年的全歷程,包括他如何運用革命性的方法,將股票投資從機構投資者手中解放出來,讓所有普通的美國人都有機會參與美國經濟、技術和各領域的爆炸式增長,改變了美國人的投資方式。在本書中,施瓦布談到了伴隨他整個成長過程的閱讀障礙癥,以及他從1971年創辦嘉信理財的前身,到后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他詳細敘述了嘉信理財被美國銀行收購的過程,以及后來他如何策劃杠桿收購,重新獲得了公司的控制權。他討論了1987年的金融大崩潰、2000年的科技泡沫和2008年歷史性的全球經濟衰退,同時講述了嘉信理財如何專注于風險管理,以及這種專注對個人投資者和公司本身的意義。2003年,施瓦布卸任嘉信理財CEO。一年后,他又重返CEO崗位,帶領嘉信理財進行了創辦以來非常大規模的改革和重組,再次在經濟停滯的大環境下渡過危機,獲得新生。這本書講述了一家與眾不同的公司如何在幾十年間不斷挑戰常規,變革創新,取得成功的非凡故事,也展示了金融界歷史上的成功企業家——查爾斯·施瓦布的洞見和原則。
投資:嘉信理財持續創新之道 目錄
前言
**部分 創業啟航
1 “五一”日
2 獨立的意識
3 我做過很多份工作
4 永遠的挑戰和掙扎
5 分一杯羹
6 比爾叔叔注資
7 交易專家
第二部分 一飛沖天
8 來自聲名狼藉者的威脅
9 拒絕電話推銷
10 比爾叔叔得到了屬于自己的分支機構
11 經濟執行與交易分析系統
12 永無休止的沮喪
13 資本與信譽
14 董事會的新成員
15 突如其來的易普癥
16 公開反抗
17 終得自由
18 不要因得寸進尺而錯失幸運
19 金融海嘯
第三部分 繁榮與衰退
20 推動變革
21 生活的干擾
22 網絡
23 不同尋常的經歷
第四部分 第二場演出
24 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
25 我們做到了
26 執行全部計劃
27 跟查克聊聊
28 一顆寶石
第五部分 經歷時間的考驗
29 你必須保持樂觀
30 準備就位
31 壓縮的彈簧
32 查克的秘密武器
后記
致謝
投資:嘉信理財持續創新之道 節選
1975年5月1日的那次金融政策改革使股票經紀業務的精英模式和美國人的投資方式發生了巨變。這是華爾街歷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一天,但是為瓦解華爾街卡特爾聯盟而進行的努力卻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包括嶄露頭角,勢頭強勁的共同基金公司在內的大型機構投資者發揮了尤其重大的作用,它們對為日常交易支付固定傭金的政策深惡痛絕。多年來,它們一直試圖讓整個體系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變革。當五一節來臨之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議價傭金制實施試行已經超過一年。放松管制的前景激起了華爾街的興奮和擔憂。很多經紀人擔心,這會改變股票交易的經濟環境,導致傳統經紀公司被迫退出這個行業。這些擔憂其實是毫無根據的,盡管很多老牌經紀公司的確承擔了很大的經濟壓力,但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存活下來。只是這些都不是我的顧慮。我從來不擔心現狀無法維持,因為我并不想維持現狀。對我來說,新變革的前景令人振奮。看著正在發生的一切,思考著其中的意義,我發現了一個機會,我可以把嘉信理財打造成一個為新生代投資者服務的全新模式的經紀公司。我迫切需要這樣一個新機會。如果需求是創新的前提,那我的生命中可真的有不少需求。我的公司到底與那些統治華爾街多年的公司有什么不同?首先,我打算服務于一個全新的客戶群體,這個群體由我們現在稱之為獨立投資者的人組成。這些人對資本市場充滿熱情,想要掌控自己的財務命運。他們自己做研究,自己選股,不想依靠經紀人的建議。在20世紀70年代初期,我猜測這個群體的人數可能不到整個市場投資人數的10%,但是我并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當時我的市場研究數據來自SRI(斯坦福研究院)的報告,報告顯示,獨立投資者的投資份額占市場整體的15%左右。大多數時候,我都是憑直覺行事的。不過我非常確信,這個群體的人數在持續增長。為什么?因為我就是其中一員。我熱愛研究股票走勢圖,我熱愛研究公司,我熱愛獨立做決策。而且我認識很多像我這樣的人,他們常年在我這里訂閱資訊雜志。我們不想從經紀人那里獲取建議,因為我們知道那些建議是有傾向性的。當一個經紀人的生計依賴于傭金收入的時候,他怎么可能把客戶的利益置于首位呢?我們討厭為那些根本用不到的服務付費。30年前,沒有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沒有財經新聞網,沒有彭博資訊,也沒有投資網站。報紙還沒有開始像報道體育新聞那樣報道金融市場。如果你是像我一樣的獨立投資者,你閱讀的應該是《華爾街日報》,或者一兩份時事通訊。你可能訂閱了《價值線》(我想一年要花60美元),或者你可能回去本地的公共圖書館免費閱讀。總之,如今隨手可得的實時市場數據在當時根本無從獲取。當我們開始運營新公司,并開設了分支機構后,我們開始公開顯示股票行情數據,很多人來我們的辦公室不為別的,只是為了獲取一手市場數據。除了信息匱乏,當時美國經濟體中的個人財富比今天也要少得多。當然,可由個人自由支配的財富,也就是可以放心用于投資的錢就更少了。很少有人認為有必要投資股票。像我父母一樣經歷過大蕭條的美國人,對股市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大多數人選擇把錢存在銀行里。更有冒險精神的人認為,貨幣市場基金(當時還是一種新鮮事物)可以在高通脹時期提供相對安全的回報。當時共同基金剛剛起步,尚未開始高速增長。與此同時,美國年輕人還不像現在這樣擔心養老問題。大多數人仍享有傳統的養老金,可以保證終身收入。當然,我們都知道,到時候,社會保險會提供保障。總之,那時候,那時候投資和財務規劃根本不像如今這樣會引起全民的關注和討論。大多數美國人甚至沒有想過這方面的問題。社會保險是按照平均壽命為65歲設計的。當時人們認為,一半人會在65歲之前死亡。而如今,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80歲。那些購買股票或共同基金的人被迫接受股票經紀人的擺布,許多經紀人像往常一樣兜售故事和他們的商品。在我看來,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銷售游戲,與保險或絕緣材料的銷售方式沒什么不同,都是通過講述一個好故事(越精彩越好),賺取不菲的傭金。你從來聽不到有關組合管理、分散化、資產配置或定位客戶總體需求的說法。這甚至不能被稱為投資,就是投機,與賭馬、去拉斯韋加斯賭博或買彩票沒有什么區別。當然,我得承認,這種說法有些片面。與任何行業的從業者一樣,經紀人之間的區別也很大,有好有壞。但總體而言,這種薪酬結構決定了經紀人可能被傭金驅使,違背客戶的利益做交易。另一方面,如果就像我想做的那樣,把經紀人環節從股票交易過程中刪除,那么該如何出售股票呢?股票并不需要“銷售”,只需要“營銷”。我從來不擅長銷售,但如果說我從若干年發行資訊雜志的工作經歷中有什么收獲的話,那么一定是學會了如何營銷。我的“尤里卡時刻”就是我意識到自己完全不需要銷售的時候。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推廣折扣經紀業務,并提供*好的客戶服務。這個簡單的想法支持我在之后的若干年里做出了千百個選擇,包括把我的個人照片印在報紙廣告上、開設實體分支機構,以及設立呼叫中心,推行24小時免費下單服務。我知道,如果想要成功,我必須做一位營銷專家,而不是一位銷售人員。我從眾多新創辦的折扣經紀公司中脫穎而出,我確信自己可以做到,即便從來沒有人這樣做過。我相信,當時很多人都清楚即將發生的變化。但認識到商機只是成為成功企業家的一部分。關鍵在于要根據自己的商業洞察力行動,并堅持到底。有多少人經常扶額長嘆:“我怎么就沒想到呢?”成功的企業家固然是有想法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們必須是堅定的行動派。否則,一切都是空談。當時有幾方與我們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包括奎克與賴利公司(Quick & Reily)、西伯特公司(Muriel Siebert),以及*終創辦了德美利證券的喬·里基茨。甚至卡爾·伊坎都加入了這場游戲。喬·里基茨現在和我成了朋友,我想,我們都同意30年前的競爭有力地說明了,市場競爭可以成為創新奇跡的源泉。1974年4月,我將嘉信理財的品牌形象重新塑造為“交易專家”。“折扣經紀商”這個詞是后來才出現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媒體的創造。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折扣”這個表達,對我來說,它聽起來像一種促銷方式,但實際上我所設想的是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不過這不是我能決定的,這個詞被大家熟知,我選擇接受它。
投資:嘉信理財持續創新之道 作者簡介
【美】查爾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嘉信理財創始人、前CEO及現任董事。嘉信理財是一家總部設在美國舊金山的金融服務公司,成立于20世紀70年代,如今已從一家傳統的小型經濟公司發展成為美國個人金融服務市場的領軍者。嘉信理財自創辦之日起,就堅持不斷發展新的業務與商業模式,堪稱金融界的創新典范,更為重要的是,其創新過程并未曾影響到公司的運營效率。施瓦布憑借近半個世紀以來對金融服務業的杰出貢獻,曾榮獲美國金融博物館頒發的金融服務類創新終身成就獎。施瓦布出生于美國加州薩克拉門托,畢業于斯坦福大學。他與妻子海倫一起,長期以來為教育、貧困預防、公共服務和健康等領域的非營利性組織提供支持。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