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幸福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6123803
- 條形碼:9787556123803 ; 978-7-5561-2380-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幸福之路 本書特色
閱讀羅素的作品,是我一生中*快樂的時光。 ——愛因斯坦 羅素的《幸福之路》雖然寫于大半個世紀前,但書中對快樂與不快樂的原因的分析卻是歷久彌新。無論處于任何時代,人都會經歷快樂與不快樂的時刻,作者特別指出導致不快樂的原因,教讀者多認識自己,更提出一些可以引領大家走向幸福之路的方法,甚富啟發性。 ——香港電臺十大好書精選 羅素的書是《圣經》的現代替代品。 ——《時代周刊》 他說他寫的只是常識,事實上卻是不平凡的智慧。 ——《觀察家報》 羅素正確提問,清晰作答。一部深入人性的悲憫之作。 ——理查德·賴亞德(英國經濟學家) 作為*近大量出版的自助書籍的原型,很少有像羅素的這本小書一樣值得一讀。 ——丹尼爾·丹尼特(美國哲學家) 我*贊成羅素先生的一句話:“須知參差多態,乃是辛福的本源。”而是大多數的參差多態都是敏于思索的人創造出來的。 ——王小波 很少有人能像羅素一樣,橫跨文理,在哲學、數學、歷史、文學、教育學等領域,同時取得超常的建樹。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何懷宏 羅素的哲學具體地體現了諾貝爾先生創立這個獎(諾貝爾文學獎)的初衷,他們對人生的看法是十分近似的,兩個人不但都接受懷疑論,而且都懷有烏托邦理想,并且由于對當前時局的共同憂慮而共同強調人類行為的理性化。 ——瑞典文學院
幸福之路 內容簡介
能夠拓展自我靈魂的人,會大開心靈之窗,讓從各處刮來的風自由無阻地進入。在個人所能達到的極限內,他對自我、生命和世界都有很真實的認識,了解人類生命的短暫和微不足道,也意識到已知宇宙的一切價值都匯聚在個人的心中。而且他知道,可以映照整個世界的心靈,會變得和世界一樣偉大。一旦從被命運操弄的恐懼中解放出來,人就能夠體驗深刻的幸福,任憑萬物變遷,他仍然是一個幸福的人。
幸福之路 目錄
序
不幸福的成因
走出自我陷溺的怪圈
拜倫式不幸
拼命工作,直到永遠失去快樂
無聊與刺激
現代人的精神疲勞
人為什么容易嫉妒?
用理性檢視我們的罪惡感
被迫害妄想
與環境格格不入的人
幸福的成因
幸福離我們并不遙遠
用興致充實自己的靈魂
勇敢去愛,真誠去愛
為人父母的快樂
什么樣的工作會讓人快樂?
大開心靈之窗,拓展閑暇興趣
努力奮進還是聽天由命?
幸福的人
幸福之路 節選
什么樣的工作會讓人快樂? ▎ 長遠看來,幸福*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能夠持續地認定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 工作該歸類為造成快樂還是不快樂的原因,真是讓人很難決定。當然總是會有讓人心生厭煩的工作,而過多的工作的確讓人痛苦。然而,我認為,只要工作量不是特別大,對大部分人來說,再無趣的工作也比無所事事要好。根據工作的性質和工作者的能力,工作可以分為很多種,有單純打發時間的工作,也有給予人深層愉悅的工作。大部分人的工作都不怎么有趣,但就算是這樣的工作也有優點。 首先,工作能填滿一個人一天的主要時間,讓人不需要老想著該做些什么。大多數人一旦能自由地按照自己的選擇來打發時間時,反而會茫然不知所措,想不出什么令人愉快也值得去做的事。而不管他們*后決定做什么,總是覺得別的主意更好。能夠明智地享受閑暇時光是文明的*后產物,現代社會中,很少有人能達到這個水平。此外,做決定本身就很累人。除了那些主動性很強的人以外,其他人寧可讓別人來告訴他們該做些什么,只要該做的事情別太煩悶即可。很多富有的人都有種說不出的苦悶,仿佛這是免除勞動必須付出的代價。他們偶爾到非洲去打獵,或者去環游世界來放松心情,但在青春逝去之后,這些活動帶來的快樂也實在有限。因此,聰明的有錢男人還是像他們窮苦時一樣辛苦地工作,有錢的女人則忙于她們自以為重要的無聊瑣事。 因此,人是需要工作的。首先且*重要的原因是,工作可以防止無聊。人們從無趣的工作中產生的無聊感,遠遠不及無事可做的無聊感。工作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讓假日更加令人期待。只要一個人的工作不至于讓他忙到耗盡體力,他就一定可以在空閑時找到比任何一個游手好閑的人更多的樂趣。 有薪工作或某些無薪工作的第二個好處是,它帶來成功和滿足抱負的機會。在大部分工作中,成功與否是以收入來衡量的,只要資本主義社會仍在,這樣的衡量方式就不可避免。只有當一個人認為他從事的工作是*好的工作,這樣的衡量方式對他而言才會自動失效。工作者想要更多的收入,背后的原因是渴望更多的成功,因為更多的收入可以提供更舒適的生活。一份工作再無趣,只要它可以建立起個人在世界上或自我社交圈的名聲,那它的無趣也變得可以容忍。長遠看來,幸福*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能夠持續地認定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而大部分人借由工作來達到這個目標。這樣看來,那些被家務占滿時間的女人,的確比男人或職業婦女更加不幸。家庭主婦沒有薪水,也沒有自我實現的方式,丈夫把她的存在當作理所當然(他基本上看不到她的貢獻),她在丈夫眼中的價值來自其他的特質,和她做的家事毫無關系。當然,這樣的情況可能不適用于那些特別能干的家庭婦女,她們把家布置得漂漂亮亮,整理美麗的花園,讓鄰居都羨慕不已。但是這樣的女人很少,大部分情況下,家務帶給主婦的滿足遠遠比不上工作帶給男人和職業婦女的滿足。 消磨時光,或多或少滿足抱負,是大部分工作可以提供的滿足,足以讓一個從事無趣工作的普通人,比起游手好閑的人,得到更多的快樂。但是有趣的工作不僅能夠讓人從無趣中解脫,還能夠帶來更高程度的滿足。根據有趣程度,這類工作分為相當多的層級。我要先從只是稍微有趣的工作談起,*后談到值得一個偉大的人貢獻全部能量的工作。 讓工作有趣的主要元素有兩種:技巧性和建設性。 任何學到某些特殊技巧的人,都喜歡持續地運用這份技巧,直到它變得平凡無奇,或者無法再精進為止。我們從幼兒時期就可以看到這種傾向:學會倒立的男孩變得不情愿用腳站立。很多工作都可以提供類似從游戲中獲得的樂趣。律師或政治家的工作想必提供了類似玩橋牌能得到的樂趣,甚至更加美妙。當然,在這個例子中,他們不但需要運用技巧,還必須比敵手更機智。然而,就算拔除了競爭這個元素,光是完成困難的任務就讓人心滿意足。一個在飛行表演中當替身的人,一定覺得其中樂趣無窮,值得他賭命。在我的想象中,盡管外科醫生處在壓力巨大的工作環境中,他必然也從手術的精準中得到了樂趣。從技術性次一等的工作中也可以獲得一樣的樂趣,盡管密度不會那么高。我曾經聽說有水電工熱愛他的工作,不過我運氣不佳,還沒有遇過這樣的水電工。所有需要技巧的工作都有帶給人樂趣的共性,只要這技巧有價值和無限的進步空間。如果缺乏這些條件,那么當工作者將他的技巧練習到極致,這份工作也就不再有趣了。一個中距離跑步運動員,當他超過可以破紀錄的年齡時,就不會再認為這份工作有趣。幸好,很多工作都有技術提升的空間,所以工作者可以持續地進步,直到中年。不過,對于有些工作,愈老者愈干練,像是在政壇上,似乎六十到七十歲之間是*好的年齡,因為與人相處的經驗對這份工作很重要。因此,一位七十歲的政治家可以比同樣歲數但從事別種工作的人更快樂,唯一可以和他們媲美的,是商場上的巨頭。 有趣的工作還擁有另外一個元素,從快樂來源的角度來看,這個元素比運用技巧更加重要,就是建設性。在有些工作中,可以建立起某種完成后依舊存在的紀念碑。也許可以用以下的條件來區分建設和破壞。在建設中,事物的初始狀態是偶然的,但是在*終階段,人們得以建立起為了某種目的存在的東西。破壞則是把上述過程顛倒過來:開始時,事物的存在體現了某種目的,*后的狀態卻很偶然,換句話說,破壞者刻意制造出不為任何目的而存在的東西。 這樣的定義也適用于*直接淺顯的例子,也就是建筑物的建設和破壞。蓋一棟房子時,我們必須要依照之前設計好的計劃工作,拆建過程中難免有破壞,但此時的破壞只是整體計劃中的一部分,并不影響這個計劃的建設性。某些人只破壞,之后卻沒有建設。他也許常常欺騙自己,這樣做只是掃除建設新事物的障礙,但如果這個信念只是一種借口,只要問他接下來如何建設就可以揭穿他。面對這個問題,他鐵定回答得模棱兩可、毫無熱情,但如果談及的是建設初期的破壞,他就會興致勃勃地給你精準的答復。不少革命家、軍事家及他種暴力的信徒皆然,也許他們并不覺得自己是被憎恨驅動才進行毀壞。摧毀他們憎恨的東西是他們的真正目的,至于之后會發生些什么,他們很少關心。
幸福之路 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 著 Bertrand Russell 英國哲學家、數學家、文學家,分析哲學的主要創始人。195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一生馳騁于數學、邏輯、哲學、政治、社會、歷史、道德、宗教、教育等各個領域,寫下了六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文章,對20世紀的思想文化和社會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被人們譽為“世紀的智者”。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史》《哲學問題》《心的分析》《幸福之路》等。 易思婷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計算機博士。熱愛攀巖和寫作,著有《睡在懸崖上的人》。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