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品味生活·茶道(32開平裝)
-
>
炊煙食客
-
>
給自己一杯茶的時間
-
>
面包與黃油的故事 歷史·文化與食譜
-
>
蔬食記憶
-
>
茶知識108問:今天您喝茶了嗎
-
>
銀勺子(漫畫版)(軟精裝)
云南紅茶教科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068178
- 條形碼:9787568068178 ; 978-7-5680-681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云南紅茶教科書 本書特色
1、云南茶學者周重林及其團隊深入云南紅茶茶園、產區、制作現場,以百場云南紅茶品鑒體驗為基礎,深刻展現云南紅茶驚艷世界的味道。 2、本書打破教科書的刻板寫作模式,以活潑生動的語言,場景式寫作,創走了一本有趣的“紅茶教科書”,讓茶小白一次就看懂云南紅茶。 3、本書從歷史、人文、專業等多視角出發,立體式展現云南紅茶,帶給讀者不一樣的云南紅茶印象。
云南紅茶教科書 內容簡介
本書探索的是一種不一樣的教科書寫作方法, 從多視角帶你輕松認識云南紅茶, 了解云南紅茶的前世今生、新潮流下如何玩轉紅茶, 同時, 也期待與讀者一起探索、實踐云南紅茶未來發展的方向。主要內容包括: 云南紅茶的發展趨勢 ; 云南紅茶的歷史等。
云南紅茶教科書 目錄
序言:云南紅茶復興之路
一、云南紅茶的發展趨勢
征服世界的味覺記憶
云南紅茶是如何在世界范圍內流行起來的?
開放才是未來
滇紅茶新老品種的快慢之爭
新式茶飲中的云南紅茶
二、云南紅茶的歷史
1934年以來的云南紅茶發展簡史
1939年以來的云南紅茶出口包裝演變簡史
三、云南紅茶基礎知識:品種、產地
認識紅茶,從了解六大茶類開始
顏色的奧秘:紅茶為什么是紅色的?
“聞香識茶”:一場香氣的文藝復興運動
滋味的多樣:共同譜寫舌尖上的樂章
云南紅茶是什么?
“滇紅之父”馮紹裘:改寫中國只用小葉種茶做紅茶的歷史
適合制作云南紅茶的主要茶樹品種
南方嘉木 味濃香永——茶樹生長與產地的關系
云南紅茶的產地價值:高海拔紅茶
云南紅茶風味地圖
段天錫:馮紹裘請我喝滇紅
【小課堂】大葉種紅茶和小葉種紅茶的區別在哪?
四 、工藝:激烈化學變化后的不同產物
適性而制才能出好紅茶——云南紅茶的工藝分類
傳統滇紅工夫茶初制工藝
創新型滇紅工夫茶初制工藝
紅碎茶制作工藝
曬紅制作工藝
工藝名詞解釋
【小課堂】云南工夫紅茶與云南曬紅茶有何不同?
紅茶的等級
云南紅茶的精制
紅茶拼配:一門品飲的藝術
云南紅茶的塑形:對美的不同追求
紅茶香氣的形成
五、紅茶的挑選與購買
中國紅茶還是外國紅茶?
拼配還是純料?
季節重要嗎?
口糧茶看適口度
辦公茶看標準
禮品茶看目的
如何判斷紅茶品質的優劣?
如何找到自己喜歡的口味?
國內紅茶
國外紅茶
為什么滇紅是*容易入門的茶葉?
看懂紅茶包裝上的重要信息
家庭如何存放紅茶?
【小課堂】紅茶能不能“越陳越香”?
六、紅茶的時尚生活方式
英式下午茶的發展
袋泡茶的發展
【小課堂】袋泡茶里的茶原料都是等級*低的殘次品嗎?
如何泡好一杯紅茶?
云南紅茶的品飲要領
七、云南紅茶如何喝出健康?
喝紅茶會上火嗎?
紅茶的保健功效
紅茶的茶療
紅茶關鍵詞索引
抗氧化,清除“萬病之害”
云南紅茶教科書 節選
征服世界的味覺記憶 有人說,紅茶是貴族的飲品。其中云南紅茶更是上得大家廳堂,也入得了尋常百姓家。它既是英國皇家的*愛,也是國家指定的外事禮茶,更是千家萬戶茶幾上常備的待客之物。 作為一個鮮活的文化符號,今天,不論是在英國的復古電視劇、電影里,還是在巴塞羅那的街邊咖啡館里,你都有機會看到云南紅茶的身影。它之所以風靡全球,還得歸結于天時地利。 17世紀正處于西方大航海時代,紅茶由此傳到了歐洲,并在各國的貴族圈中流行起來。1662年,西班牙公主凱瑟琳嫁入英國王室時更是帶了非常珍貴的紅茶和砂糖作為嫁妝,把飲用紅茶的習慣帶到了英國,后期還發展為要搭配小點心一起食用的英式下午茶,使其成為英國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歷史上還因為紅茶引發過兩次戰爭:一次是英國太過依賴進口中國紅茶,為了扭轉和中國的貿易逆差而輸出鴉片,繼而引發鴉片戰爭;另一次,則是引發美國獨立戰爭的波士頓傾茶事件。由此可見英國人有多愛紅茶。 400多年來,紅茶一直都是世界茶葉貿易的主角,是世界范圍內飲用人數*多的茶品。從東方到西方,紅茶也是當之無愧的*具包容性和*受歡迎的茶品。 滇紅產品出口主要銷往國家和地區示意圖 云南紅茶與世界的**次相遇是在 1939年。第二次是在二戰期間,云 南紅茶經由馬幫、汽車、輪船一路奔波,從瀾滄江邊抵達泰晤士河畔,由此開啟了云南紅茶的全球化時代。從 1939年開始,云南紅茶便成了世界紅茶貿易的重要一環。 早年,由于云南紅茶僅供出口,且價格高昂,內地喜歡紅茶的人很少。我們常會聽到那些紅茶產區訴說紅茶出口如何,銷售如何,卻鮮見有人由衷地說自己如何喜歡喝家鄉的紅茶。在云南紅茶的原產地 ——鳳慶當地人的記憶中,初次品嘗紅茶是 20世紀 80年代中后期。在滇紅茶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張成仁印象里,他*早接觸紅茶是在 1985年前后,早年張成仁只喝曬青茶而不喝紅茶,一方面是因為從小長輩就嚇唬小孩說“喝紅茶會拉肚子”,說“只有外國人才喝紅茶”;另一方面,相比紅茶來說,曬青茶更容易得到,且制作更加簡易。 國人之所以關注紅茶,是因為紅茶在國際貿易中巨大的需求。但國人一直是以生產、制作綠茶為主,晚清時期,綠茶生產量中,一度有九成以上銷售到國外,其中俄羅斯占了很大比例。 在綠茶滯銷的情況下,有俄羅斯人來大宗采購,讓茶農無比鼓舞。然而,綠茶并不適合海運,數月的運輸,加上海上潮氣,很容易導致綠茶變質。綠茶銷售受阻,只能在紅茶上下功夫。祁門本是紅茶的發源地,但受制于交通等諸多因素,也受制于小葉種茶的不耐泡和不夠味等因素,很長時間里,這里的紅茶的外銷都很少。 不同于傳統紅茶產區悠久的紅茶史,云南紅茶的發展僅有 80余年。云 南紅茶即便發展時間不長,但憑借其獨一無二的特點,成為中國紅茶界絕無僅有的一朵奇葩。云南紅茶到底憑借什么能得到如此的夸贊?又有哪些獨特之處令人咋舌稱道呢?接下來,我們就開始一點一點揭開云南紅茶神秘的面紗吧! 為抗戰而生的“英雄茶” 中國是世界茶樹的故鄉,云南是茶樹的原產地,茶葉生產歷史悠久,在20世紀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大的茶葉出口國。進入 20世紀以后,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的紅茶崛起,嚴重沖擊了中國茶葉的對外貿易,改變了中國茶葉出口的地位,同時也使紅茶在世界茶葉市場上進一步占據了主導地位。“七·七”事變后,隨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不斷深入,侵華日軍很快占領了大半個中國,東南重點茶區淪陷,我國傳統的出口產品——紅茶斷絕了貨源。 《順寧縣志》記載:“1938年,東南各省茶區接近戰區,產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積極開發西南茶區,以維持華茶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順寧茶廠。”近代中國,戰火不斷,烽煙四起。紅茶是當時中國*重要的出口商品,政府通過國際茶葉貿易,從中賺取外匯,以換購戰爭所需的軍備。然而,隨著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日本逐漸占領了中國東部的大部分地區,傳統紅茶產區相繼淪陷。政府為維持紅茶的外銷市場,計劃在硝煙涉及較少的西南地區開辟新的紅茶制作基地,以鞏固中國茶的市場地位,維持戰爭軍需的供給。這一舉動也激發了我國茶界先輩們愛國救民的民族精神和意志,紛紛投身于實業救國求復興的活動中。 1938年的秋末冬初,中國茶葉公司委派經濟委員鄭鶴春和制茶技術員馮紹裘調研云南茶葉的產銷情況。“不曾生產過紅茶的云南,能否制出好的紅茶呢?”馮紹裘在云南實地調查后,便打消了心中的疑惑。順寧(今鳳慶)茶樹成林,且均為喬木型的單本植物,芽壯葉肥,白毫濃密,茶樹生長周期長,茶葉內含大量的茶多酚,產量高,品質好,是十分理想的紅茶制作原料;再加上云南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土壤肥沃,茶樹生長旺盛,從 3月到 11月都可以采摘芽葉,量多質優,可與印度、斯里蘭卡大葉種紅茶相媲美。如此,改制紅茶,定能大有作為。 馮紹裘首次用鳳山大葉種茶制成紅茶“云紅”,返昆后寄樣到香港,茶市認定為上品,有經營價值。因此,于 1938年 12月 16日與云南省經濟委員會合資創建了云南中國茶葉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并決定在鳳慶(當時叫順寧)、勐海(當時叫佛海)等地建立茶廠,以現代機械設備大量生產紅茶等產品,以供出口換取外匯或急需物資。
云南紅茶教科書 作者簡介
周重林,現居昆明,曾為云南大學茶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現為云南錐子周文華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著有《郎騎竹馬來》、《紅土攬轡》、《兆龍火鳳》等作品,主編和合著《天下普洱》等作品50余種。在全國多家媒體開有專欄,是政府和多家企業的文化顧問和專家組成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