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zhàn)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013559
- 條形碼:9787569013559 ; 978-7-5690-135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內容簡介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成都市鹽道街小學創(chuàng)新育人模式的實踐探索》系統(tǒng)地介紹了成都市鹽道街小學百年以來的教育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實踐,共分為四個部分。**部分:回顧。用講故事的形式融入學校的辦學歷史與理念、育人目標、教師發(fā)展目標等,記錄了學校在整合育人方面的發(fā)展脈絡,并為我們呈現(xiàn)了學校四個階段的整合育人情況。第二部分:觀點。從深度融合的方法論、全面育人的三個概念、全面育人的五個觀點、全面育人的“五育”融合模型四個方面,揭示了育人模式的理論依據(jù)。第三部分:探索。學校以“整合”作為核心理念與指導方法,為建構全面培養(yǎng)模式,在“五育”融合思想的指導下,逐步總結出大觀念統(tǒng)整的實踐性課程模式。在充分尊重各學科本質與邏輯的基礎上,以學科內實踐活動課程,充分發(fā)揮各學科獨特的整體育人功能。以跨學科實踐活動、超學科實踐活動發(fā)揮學科與學科、學科與生活的整合育人功能,逐漸形成了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深度融合全面培養(yǎng)模式。第四部分:保障。從家長社區(qū)資源、教師隊伍、信息技術三個層面,為全面培養(yǎng)模式的建構提供了保障。
走向深度融合的全面育人 目錄
一、回顧歷史——課程的靈魂在文化傳統(tǒng)中生根
二、一脈相承——推開整合育人的實踐之門
第二章 活動育人:以活動求整合(1986-1999年)
一、整合什么
二、怎么整合
三、為什么要這樣整合
四、成果
第三章 主題統(tǒng)整:以主題求整合(2000-2006年)
一、整合什么
二、怎么整合
三、為什么要這樣整合
四、成果
第四章 實踐育人:以實踐求整合(2007-2014年)
一、整合什么
二、怎么整合
三、為什么要這樣整合
四、成果
第五章 項目學習:以項目求整合(2015年迄今)
一、歷史傳承:項目學習的“鹽味”整合
二、獨特表達:項目學習的“鹽味”實施
三、與時俱進:項目學習的適時之道
四、學校發(fā)展:項目學習的“鹽味”成果
第六章 深度融合的方法論
一、與時俱進
二、漸次深化
三、多方協(xié)同
四、整體建構
五、務實精進
第七章 全面育人的三個概念
一、概念一:全面發(fā)展概念
二、概念二:全面培養(yǎng)模式
三、概念三:“五育”深度融合
第八章 全面育人的五個觀點
一、全面發(fā)展的實質是個性的充分發(fā)展
二、全面培養(yǎng)的實質是基于“五育”并舉的“五育”融合,“五育”融合的關鍵則是課程整合
三、活動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根本機制,實踐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根本途徑
四、實踐參與是”五育“融合與課程整合的根本方式,大概念是“五育”融合與課程整合的基本工具
五、項目式學習是促進學生實踐參與的重要方式
第九章 全面育人的“五育”融合模型
一、建構全面培養(yǎng)的“五育”融合模型
二、“P-CTPA”模型
第十章 構建“五育”融合的全面培養(yǎng)目標
一、“五育”融合的全面培養(yǎng)目標結構
二、“五育”融合的全面培養(yǎng)目標分解
第十一章 “五育”深度融合的課程整合模式
一、大概念統(tǒng)整的實踐性課程模式
二、明晰設計難點:大概念的確定與運用
三、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全面培養(yǎng)的“五育”融合課程結構
一、“五育”融合課程的概述
……
第十三章 “五育”融合的微型特色課程
第十四章 “五育”融合課程的實施模式
第十五章 全面培養(yǎng)的綜合素養(yǎng)評價標準
第十六章 回歸社區(qū)的教育資源建設
第十七章 整合施教的教師共同體建設
第十八章 以信息適融推進全面育人
后記
- >
回憶愛瑪儂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莉莉和章魚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