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學科課程與深度學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05059
- 條形碼:9787576005059 ; 978-7-5760-0505-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學科課程與深度學習 本書特色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認為:數學學習主要是進行“再創造”或“數學化”的活動。數學核心素養是在數學活動中通過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索和創造中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數學學科課程建設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情境緊密聯系,在課堂教學中構建真實、復雜的情境,讓孩子利用已有經驗、知識和信念等在情境中發現、提出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在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建構,問題解決和反思改進。在現象和本質的統一中反思,掌握學科核心知識,形成數學關鍵能力,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學科課程與深度學習 內容簡介
《學校課程發展精品叢書》以項目任務展開的區域性學校協同共進的課程改革范例,攜手共進,推動教育公平,讓基礎教育蓬蓬勃勃發展。
區域課程改革既受國家課程改革政策影響,又與學校課程變革主體意愿相關。無論是國家課程改革的落地,還是學校課程變革的統領,都和區域這個中間環節密不可分。區域內學校的實際情況各不相同,且有自生的課程建設歷史,如何在區域內學校間取長補短,形成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公平,這是區域課程改革的路徑選擇和實踐智慧。
基于此,本套叢書展現了區域內學校課程改革的成果,本套叢書從區域、學科、學校三個層面,從理論、觀點到實踐路徑等維度,展示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教育轉型在實際中的落地,在課程、學科、課堂等諸多方面的轉型。與同行和讀者商榷,為推進教育公平而努力。
數學學科課程設計,中小學案例
深度學習旨在提升兒童的高階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數學學科課程的建設把點狀的數學概念進行聯結與融合,形成具有一定挑戰性、反映學科本質的學習主題,引發孩子認知沖突,在圍繞學習主題深度探究的持續過程中,內化數學概念背后蘊含的學科思想、思維方式,從單一概念知識學習走向核心知識群學習,探求學科結構,形成學科邏輯,實現高階思維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學科課程與深度學習 目錄
易中天先生曾說:“智慧與知識不同。知識屬于社會,智慧屬于個人;知識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啟迪。”知識是普存的,在信息技術發展驚人的今天,死記硬背的知識“百度”一下即知即得,但要把知識變成智慧,卻需要付出努力。以孩子為中心的數學學科課程變革,把教材知識、網絡資源、生活實際等資源優化整合到課程中,激活孩子學習的深層動機,使孩子全身心參與實踐探究,經歷知識的發現與建構過程,促進深度理解和實踐創新,讓孩子轉識成智,把知識學習真正與個人的思維融合,達成思維的發展和智慧的生成。
范式1啟智數學: 啟迪孩子智慧的成長/ 010
范式2靈動數學: 悅動思維讓智慧生長/ 027 第二章從概念到邏輯/ 045
深度學習旨在提升孩子的高階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數學學科課程的建設把點狀的數學概念進行聯結與融合,形成具有一定挑戰性、反映學科本質的學習主題,引發孩子的認知沖突,在圍繞學習主題深度探究的過程中,內化數學概念背后蘊含的學科思想、思維方式,從單一概念知識學習走向核心知識群學習,探求學科結構,形成學科邏輯,實現高階思維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發展。
范式3通透數學: 滲透思維方法使孩子學通學透/ 046
范式4智趣數學: 智趣育人實現思維的拔節生長/ 062 第三章從靜態到動態/ 083
課程是學生全面發展的資源。教師開發出來的數學課程群,把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長的人類文明財富拿過來作為學習資源,讓課程適應社會變化,適應學科發展,適應孩子成長,變靜態課程為動態課程,充滿著生長的氣息。如此,數學學科課程群把數學課程打開,把孩子的思維方式打開,把封閉的課堂教學打開,把單一的評價方式打開,促使孩子腦洞大開,從靜態學習進入深度學習。
范式5樂活數學: 讓鮮活的數學思想躍動/ 084
范式6動感數學: 拓展數學的智趣空間 / 102 第四章從單調到豐富/ 121
孩子學習不再只是單純地接受教師所教授的知識,而是能夠以批判性的思維去深入思考所學的新知識、新思想,并將其吸收、納入自身認知結構中,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在與各種真實情境的持續互動中,孩子的學習不再是簡單理解單一知識點,而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深入理解特征相似的知識群。借助深度學習理念,促使孩子的學習從單調到豐富,形成有助于未來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素養。
范式7綻放數學: 讓數學綻放別樣價值/ 122
范式8樂探數學: 激發探究的思維之花/ 146 第五章從認知到情境/ 163
荷蘭數學家弗賴登塔爾認為: 數學學習主要是進行“再創造”或“數學化”的活動。數學核心素養是在數學活動中,通過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索和創造,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數學學科課程建設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生活情境緊密聯系,在課堂教學中構建真實、復雜的情境,讓孩子利用已有經驗、知識和信念,在情境中發現、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在情境中進行知識的建構、問題的解決和反思改進。在現象和本質的統一中反思,掌握學科核心知識,形成數學關鍵能力,提升學科核心素養。
范式9潤智數學: 潤育孩子核心素養/ 164
范式10趣味數學: 促進孩子個性成長/ 185 第六章從符號到文化/ 207
現代社會倡導以知識的積累、利用、創新為主的知識經濟,而傳統知識教學觀注重對教材知識的復制和傳遞,把孩子的學習指向于智能提高,常采取題海訓練、死記硬背等方式,把學科知識以符號學習形式傳遞給孩子,忽視了孩子的人性價值和知識的發展性。面向未來的學習,促使學科課程設計對教學內容進行拓展與整合,把文化性、社會性和發展性等作為基本要素,讓課堂教學與生活實際貼近、與孩子可持續性發展貼近、與社會文化貼近。把數學課程以一種文化形態呈現給孩子,讓孩子從符號學習走向學科本質和意義建構,培養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批判意識、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促進孩子的終身學習,實現全面發展。
范式11耕深數學: 培育生命成長的沃土/ 208
范式12益智數學: 啟發孩子高階思維/ 230 后記/ 254
學科課程與深度學習 作者簡介
楊四根,筆名楊四耕,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課程與教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原理專業畢業,獲教育碩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基本理論、課程與教學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