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中國特色經濟學·研究系列反傾銷的模式、動因與影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40584
- 條形碼:9787305240584 ; 978-7-305-2405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特色經濟學·研究系列反傾銷的模式、動因與影響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反傾銷發起的模式、動因以及影響出發,通過理論回顧、數理模型和實證分析等方法,首先討論了反傾銷的模式與特征,然后探討了反傾銷動因的一般規律以及新興經濟體的反傾銷模式,很后重點探究了對華反傾銷對我國出口企業的影響,基于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分析框架,分別從國家、行業、企業間以及企業內等不同層次的異質性視角,就企業的產品范圍與結構、質量與價格及市場進入退出等方面的決策,分析了反傾銷的微觀影響與作用機制,對反傾銷的效應進行了全面評估,為我國增強出口競爭力、應對反傾銷的制度設計和優化提供政策啟示與經驗參考。
中國特色經濟學·研究系列反傾銷的模式、動因與影響研究 目錄
**章 反傾銷的歷史與發展趨勢
**節 反傾銷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 全球反傾銷的趨勢
第三節 對華反傾銷的特點
第二章 相關理論回顧
**節 反傾銷的動因分析
第二節 反傾銷的經濟影響
第三節 異質性企業貿易理論
第四節 理論評述
第三章 新興經濟體的反傾銷模式與動因
**節 引言
第二節 實證模型與數據
第三節 中國與印度發起反傾銷的比較分析
第四節 基于異質性視角的反傾銷動因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四章 反傾銷對中國多產品企業出口產品調整的影響
**節 引言
第二節 多產品企業理論模型分析
第三節 實證模型與數據
第四節 反傾銷對企業出口產品調整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 基于異質性視角的效應分析
第六節 結論
第五章 反傾銷對中國出口企業產品質量選擇的影響
**節 引言
第二節 質量內生理論模型分析
第三節 實證模型與數據
第四節 反傾銷對企業出口產品質量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六章 反傾銷對中國出口企業市場選擇的影響
**節 引言
第二節 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理論模型分析
第三節 實證模型與數據
第四節 反傾銷對市場進入退出的影響分析
第五節 反事實估計結果
第六節 結論
第七章 反傾銷對中國多產品企業出口生存風險的影響
**節 引言
第二節 實證模型與數據
第三節 反傾銷對出口生存風險的影響分析
第四節 反傾銷影響出口生存風險的機制分析
第五節 結論
第八章 我國應對反傾銷的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附 錄
中國特色經濟學·研究系列反傾銷的模式、動因與影響研究 節選
第六章 反傾銷對中國出口企業市場選擇的影響 **節 引 言 1995年世貿組織(WTO)成立以來,隨著各成員國承諾限制幾乎所有國際貿易商品的關稅稅率其中歐盟、美國、阿根廷、巴西、中國、墨西哥、俄羅斯和哥倫比亞針對HS標準下100%的產品實施了關稅限制,而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印度尼西亞、南非、埃及和巴基斯坦等也對95%的產品實施了關稅限制。詳見Bown & Crowley(2016)表1。世界范圍內貿易政策的確定性日漸增加。然而,WTO允許成員國在滿足特定條件的情況下臨時提高關稅,世貿組織成員因此越來越多地使用WTO協議的應急條款來征收臨時性關稅。根據協議規定,當一國從另一國進口的特定產品數量激增,而本國的進口競爭行業就業下降或利潤受損時,該國可以對來自出口國的一種或一組特定產品征收應急關稅。參見Bown & Crowley(2016)及Bown & Crowley(2013)中對WTO應急關稅政策的討論。Bown & Crowley(2016)表3“1995—2013年各國臨時貿易壁壘對進口商品的覆蓋率”中,WTO應急條款下,各國在1995—2013年間關稅上調的產品覆蓋累計百分比分別為:墨西哥22.9%、美國10.3%、歐盟8.1%、印度8.0%、阿根廷4.8%、土耳其4.2%、加拿大3.4%、中國3.1%、巴西2.8%、澳大利亞2.5%以及哥倫比亞2.3%。應急關稅的征收會對貿易產生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直接影響是導致關稅目標產品的進口減少,而間接影響則表現為,該信號意味著目標產品在第三國市場面臨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增加。本章為應急關稅引致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間接效應提供了新的經驗證據。 與以往研究不同,本章通過創新性的識別方法分析了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的企業反應,同時有效控制了產品層面不可觀測的隨時間變化的供需因素。現有文獻多研究政策不確定性降低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目前尚沒有實證研究對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影響進行估計。然而隨著全球范圍內自由貿易協定和關稅同盟熱情的衰減,如英國公投脫歐以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后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等,對于關稅上調如何影響國際貿易的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本章研究了不確定性的增加如何影響2000至2009年間約193000家中國出口企業的外延邊際,即產品和市場的進入與退出。反傾銷是WTO應急條款下*重要的政策工具,因此本章重點分析中國企業在擁有反傾銷法的外國市場中可能面臨的關稅稅率變動影響。 對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分析建立在反傾銷稅的重要特征之上,即反傾銷稅的使用在各國之間具有相關性。由于針對產品—出口國征收新的反傾銷稅在各國市場是相關的,進口國對中國出口企業征收反傾銷稅可以用來表示同一產品在第三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更準確地說,對未來關稅不確定性的測度方式是經由對關稅方差的增加實現的。對關稅方差的增大提高了未來關稅期望值,而之后關稅的變動并未實際發生,本章將對這種情況進行識別。。Tabakis & Zanardi(2016)的研究發現,全球反傾銷存在“回聲效應”,即各國之間反傾銷稅的實施具有一定相關性。在出口國—進口國—產品層面,1980—2005年全球15個進口國和39個出口國中新的反傾銷稅實施概率僅為0.024%,可見一國的反傾銷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在t-1年存在反傾銷稅的前提下,任何其他14個進口國實施反傾銷稅的條件概率卻上升至0.721%。綜上所述,盡管反傾銷政策下的關稅上調很少發生,但當某個進口國提高關稅之后,第三國對同一產品提高關稅的概率就會大大增加。 為了分析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本章采用Handley & Limao(2015)的理論模型進行分析,發現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增加使得企業出口的價值降低,并導致企業進入新市場的概率下降。與該理論分析對應的事實是:當某國對特定產品征收反傾銷稅時,該產品面臨的關稅稅率不確定性會提高,并且在第三國的進入概率降低。例如,基于樣本計算可得,產品新進入歐盟(美國)市場的平均概率為4.74%(5.56%),而當一家企業出口至其他市場的產品被征收反傾銷稅后,該企業—產品新進入歐盟(美國)市場的條件概率下降至2.95%(4.60%)。由此可見,與從未受過反傾銷的企業—產品相比,在外國市場面臨反傾銷稅的企業—產品進入歐盟和美國市場的概率下降。樣本數據中呈現的這種“關稅恐慌效應”為本章的計量分析奠定了基礎。 實證分析之前,我們首先對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而關稅變動并未實際發生的產品—目的地—年份進行識別,然后估計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沖擊影響下的三種不同情況:(1)關稅目標企業以目標產品進入其他外國市場;(2)其中一種產品面臨關稅征收的多產品企業以其他產品進入其他外國市場;(3)由于未出口到關稅上調的市場,從而未受關稅變動沖擊的其他企業進入其他外國市場。 對于以上每種情況,本章都以單個企業作為行為主體對產品層面的新市場進入模型進行了估計。對于**種情況(關稅目標企業以目標產品進入其他外國市場),這里假設這些受一國關稅影響的企業因此更新了他們對其他市場未來關稅的預期,而其他出口同一產品但未受到關稅影響的企業不會改變他們對未來關稅的預期。該方法的優勢在于,通過對企業間不確定性沖擊的影響進行識別,我們有效控制了可能隨時間變化的產品需求因素如果一些企業在沒有受到關稅影響的情況下改變了他們的預期,那么這里的假設意味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估計值將趨近于0。通過分析發現,關稅恐慌(并未如期實現的關稅威脅的增加)分別使制造企業和貿易企業的市場進入概率降低了5.2%和10.0%。 隨后,我們利用企業內部跨市場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差異進一步加強了對不確定性沖擊的識別。可以將世界各國分為兩類,即臨時性關稅的積極使用者和其他很少或從未使用反傾銷稅來限制進口的國家。研究發現,只有在**類曾通過應急措施提高關稅的國家中,才能觀察到關稅不確定性上升的影響。這與本章的理論分析完全一致,從而證實了該結果是企業層面應對不確定性沖擊的反應,而非企業內部不可觀測的隨時間變化的成本沖擊的影響。 對于第二種情況,我們不禁會思考:一種產品的關稅上調是否會增加類似產品或密切相關產品的未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本章將產品組(即 HS4 位產品)作為受到反傾銷稅影響的產品進行識別,并估計了這些產品進入未征收反傾銷稅的第三國市場的概率Tabakis & Zanardi(2016)發現,反傾銷稅的實施在HS4產品層面的國家之間也是正相關的。所以他們將反傾銷的“回聲效應”定義為密切相關產品而非完全相同的產品在國家間受到反傾銷的相關性。。分析發現,一種產品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會溢出到企業內的其他產品;制造企業和貿易企業的密切相關產品進入新市場的可能性分別下降了7.1%和8.1%。 本章還對貿易政策信息是否存在溢出效應進行了討論,并分析了政策信息傳播到其他出口企業的機制。具體而言,分析了有關未來關稅上漲的消息是否會從受關稅沖擊的企業傳播至出口相同產品到其他市場的企業。利用企業的地理位置信息,我們可以估計有關進口國反傾銷稅的消息如何傳播并影響不受政策直接沖擊的企業的出口行為。通過對所有中國城市產品層面的貿易政策信息沖擊進行構建并分析,我們發現受到更強烈貿易政策信息沖擊的企業進入新市場的可能性更小。該發現揭示了中國出口企業位于工業集聚區的一大優勢,即能夠及時獲取有關外國市場情況的相關信息。 此外,本章還對中國企業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時退出外國市場的情況進行了類似的分析。研究發現,市場退出在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情況會下大幅增加。根據企業在目的地國的市場份額和相關產品在多產品企業中的重要性,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影響下的市場退出在企業間存在異質性反應。 基于已有的參數估計值,本章構造了兩組不同的反事實估計:(1)由WTO應急條款導致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所造成的貿易損失;(2)2001—2009年間,由于中國加入WTO消除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而增加的出口企業—產品進入數量。基于回歸樣本,我們首先對由于使用WTO應急關稅導致的政策不確定性所帶來的損失進行了估計,即2001—2009年間有多少貿易量因此“消失”。其次,假設一個從未參與貿易協定的國家與WTO成員面臨相同程度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那么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提高或降低將對其市場進入具有對稱的影響,因此可以利用模型反事實估計中國加入WTO以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增加了多少中國出口企業的市場進入。 臨時性關稅產生的不確定性影響了回歸樣本中約4%的產品,并在制造企業和貿易企業中分別造成了平均每年1779和519個市場進入損失,這些市場進入損失約占年均制造(貿易)企業市場進入的2%(1%)。如果將這些企業的平均出口價值與損失的市場進入相關聯,可以得到2001—2009年累計損失的貿易估計值,為253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缺失的貿易僅僅是由于樣本中每年約4%的產品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上升,而不包括關稅變動所造成的直接影響。基于已有研究對反傾銷直接影響的估計結果Prusa(2001)發現美國反傾銷稅的實施使得美國從目標國的進口下降了50%~60%;而Besedes & Prusa(2017)則發現反傾銷對擴展邊際的巨大影響:美國反傾銷使得目標國的市場退出概率提高了50%。另外,Lu, Tao & Zhang(2013)針對中國企業出口到美國的研究發現,美國反傾銷稅每增加一個標準差將分別帶來中國出口量和出口企業25%和7%的下降。,本章對反傾銷間接效應的估計值是相對合理的。 對于中國加入WTO的反事實分析表明,假設中國不加入WTO,其所有產品都將面臨與反傾銷政策的影響相同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那么就可據此得出受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影響的反事實估計。2001至2009年,樣本中每年企業—產品—目的地市場層面的實際進入數量為121305,估計可得每年有56385個市場進入者是由中國加入WTO降低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帶來的,占每年新市場進入總量的46%。盡管新進入者的總出口額要比成熟出口者少,但其仍對整體出口增長做出了重要貢獻。過去二十年中,國際貿易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中國出口的急劇增長。這里的分析表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下降正是中國出口增長的重要推動力。 本章與國際貿易三個不同方向的理論相關,并對其有所貢獻,這些理論包括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優貿易協定設計以及企業進入退出外國市場的相關研究。 首先,本章提供了一種關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新的識別方法,該方法可以準確地識別和估計企業及產品層面隨時間變化的沖擊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本章提供的經驗證據進一步驗證了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相關理論(Handley & Limao,2015;Limao & Maggi,2015),對現有的經驗研究進行了有益補充。關于政策不確定性的理論首先以Bloom(2009)的開創性研究為基礎,然后這些研究主要依賴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在同一時間點的橫截面變化(Handley,2014;Pierce & Schott,2016;Handley & Limao,2017)。已有的經驗研究主要利用加入貿易協定作為消除關稅不確定性的自然實驗,以識別其對相關經濟結果的影響,其中包括企業出口、貿易量以及進口競爭行業的就業等另外一些相關文獻研究了中國沖擊的影響,即中國加入WTO以后的出口增長對貿易伙伴國產生的各種影響。其中Bloom, Draca & Van Reenen (2016)(2015)發現,與中國進口的競爭促進了歐洲企業的創新。然而,Autor, Dorn & Hanson(2013)和Autor, Dorn & Hanson(2019)則發現與中國的競爭對美國制造業就業、婚姻、家庭以及兒童幸福都具有負向影響;Keller & Utar(2016)還發現來自中國的進口造成了丹麥就業的兩極分化。 Handley(2014)研究了WTO框架下限制關稅協定對澳大利亞進口的阻礙作用;Handley & Limao(2015)則估計了葡萄牙加入歐盟的影響;Pierce & Schott(2016)分析了中國加入WTO帶來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如何導致美國制造業就業人數的急劇下降;Handley & Limao(2017)則發現,中國加入WTO帶來的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下降可以解釋22%~30%的中國對美出口增長Handley & Limao(2017)對不確定性下降對中國貿易集約邊際和擴展邊際的總體影響進行了估計,而本章主要針對的問題在于,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如何影響企業進入的擴展邊際。 其次,本章證明了應急條款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可以用來對其成本進行測算,從而對*優貿易協定設計的相關研究有所貢獻。另外,本章還有效估計了由貿易協定提供政策穩定性所創造的價值。長期以來,關于*優貿易協定設計的理論一直在保證政府政策可信度的剛性承諾與減輕經濟或政治沖擊的靈活性條款之間存在矛盾Maggi(2014)對有關貿易協定的文獻進行了分析,而Beshkar & Bond(2016)則總結了有關貿易協定中應急條款的文獻。。在其開創性的研究中,Staiger & Tabellini(1987)認為,出于政治動機的政府在引入自由貿易體制時面臨時間一致性的問題。此后,經濟學家一直認為,應急條款是支撐低關稅特征的貿易協定的重要條件(Bagwell & Staiger,1990),這類貿易協定可以幫助政府克服承諾可信度的問題(Maggi & RodriguezClare,1998;Maggi & RodriguezClare,2007;Limo & Maggi,2015),并且提供了政治上的*優效率(Bagwell & Staiger,1999),同時合同不完整和爭端解決是貿易協定靈活性的重要組成(Horn, Maggi & Staiger,2010;Maggi & Staiger,2011;Staiger & Sykes,2011),而允許向下的靈活性單方面承諾在福利上也優于確切級別的承諾(Amador & Bagwell,2013;Beshkar & Bond,2017)。與此*直接相關的文章是Limo & Maggi(2015)的研究,他們發現,法律變更或加入貿易協定而使得未來關稅的不確定性降低,這會導致貿易擴大、企業進入出口市場,且該影響甚至大于關稅削減帶來的直接影響。Vandenbussche & Zanardi(2010)通過估算1980至2000年多國貿易引力模型,分析了促使關稅上調的國際貿易規則的“寒蟬效應”,該研究的關注點是關稅上調的直接影響和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間接影響的綜合效應,而相應法律和程序的采用引起的關稅提高會導致進口總額下降5.9%。本章通過對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進行分解,并對臨時性關稅引起貿易政策不確定性上升的間接效應進行準確估計,從而對此類文獻進行有益補充。 *后,本章為企業出口率不高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解釋。盡管關稅稅率已經很低、運輸成本適中,但主要經濟體中的大多數企業并未選擇出口Bernard, Jensen & Redding(2007)發現2002年美國制造業中只有18%的企業出口,而Eaton, Kortum & Kramarz(2011)則發現1986年只有15%的法國企業選擇出口。分析表明,從企業的角度來看,即使貿易政策不確定性的小幅增加也可能對市場進入產生重大影響。該發現是對相關文獻(Albornoz, Pardo & Corcos,2012;Chaney,2014;Conconi, Sapir & Zanardi,2016;Defever, Heid & Larch,2015;Defever & Ornelas,2016;Fernandes & Tang,2014;Schmeiser,2012)的補充,有助于研究企業進入和退出動態及空間分布特征,并進一步理解貿易壁壘對出口的影響。
中國特色經濟學·研究系列反傾銷的模式、動因與影響研究 作者簡介
孟寧,山東淄博人,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貿易系助理研究員,浙江大學經濟學博士,英國諾丁漢大學國際經濟系聯合培養,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貿易、產業組織理論、貿易政策與企業行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參與多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研究成果發表于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Economic Modelling、Applied Economics等SSCI期刊以及《產業經濟研究》《南京社會科學》等CSSCI期刊,曾獲第二十一屆“安子介國際貿易研究獎”優秀論文三等獎和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