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公共財政與公共選擇:兩種不同的分析視角:analytical perspectives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440731
- 條形碼:9787565440731 ; 978-7-5654-407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共財政與公共選擇:兩種不同的分析視角:analytical perspectives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15章,內容包括:公共物品;集體決策:尋求“公共利益”;公共支出評估:成本收益分析;逃稅與黑色經濟;公共選擇視角下的宏觀經濟政策等。
公共財政與公共選擇:兩種不同的分析視角:analytical perspectives 目錄
第1 章市場績效:不同的可能性及其解決方案1
1.1 引言1
1.2 “帕累托”(Pareto optimality) 的概念2
1.3 實現效率:局部均衡3
1.4 實現效率:一般均衡5
1.5 公平與社會福利函數12
1.6 “支付意愿”與“無謂損失” 14
1.7 可競爭市場與完全競爭市場:多大程度的競爭是必要的? 19
1.8 帕累托改進與潛在的帕累托改進:政策結果可以比較嗎? 20
1.9 “次優”理論:“優規則”總是必需的嗎? 23
1.10 調整焦點:引入新的視角26
1.11 小結30
附錄1 (A):推導帕累托規則30
附錄1 (B) 競爭性市場中的帕累托條件33
附錄1 (C) 消費者剩余:估計價格變化引起的福利效應36
附錄1 (D):次優理論44
參考文獻51
第2 章外部性54
2.1 引言54
2.2 外部性:為什么是一個問題? 55
2.3 科斯定理58
2.4 外部性問題的公共部門對策66
2.5 外部性與公平70
2.6 征稅與管制:公共選擇的應用74
2.7 小結82
附錄2 (A):外部性和帕累托82
附錄2 (B):“商品特有的外部性”:實物與現金轉移84
參考文獻90
第3 章公共物品93
3.1 引言93
3.2 什么是公共物品? 94
3.3 公共物品的一般模型98
3.4 純公共物品與非純公共物品101
3.5 搭便車與公共物品供給105
3.6 純公共物品的公共供給:克拉克稅118
3.7 有益需求和有益產品127
3.8 小結130
附錄3 (A):公共物品的帕累托供給131
附錄3 (B):純公共物品的私人供給132
附錄3 (C):Lindahl 過程與克拉克稅139
參考文獻142
第4 章集體決策:尋求“公共利益” 143
4.1 引言143
4.2 納稅人為何投票144
4.3 投票規則的設計152
4.4 多數投票規則的特點156
4.5 代議制民主:政治家與政黨的角色166
4.6 投票和利維坦假說:多數投票規則會造成“過多”的公共支出嗎? 169
4.7 小結177
附錄4 (A):投票決定178
參考文獻180
第5 章尋租、公共提供和“回歸市場” 184
5.1 引言184
5.2 尋租成本和政治過程185
5.3 公共部門供給195
5.4 支持公共生產的正面理由198
5.5 支持公共生產的負面理由207
5.6 “國有化產業”的對策和預測211
5.7 回歸市場214
5.8 國家的新舊角色223
5.9 小結233
參考文獻236
第6 章公共支出評估:成本收益分析241
6.1 引言241
6.2 什么是成本收益分析? 242
6.3 成本收益分析和外部性:實質影響與貨幣影響248
6.4 成本收益分析與消費者剩余:收益評估251
6.5 影子定價:市場價格的缺陷255
6.6 影子定價:創造價格258
6.7 折現和資本成本271
6.8 風險和不確定性281
6.9 成本收益分析和潛在的帕累托改進準則284
6.10 CBA:從清理恒河到2012 年奧運會289
6.11 小結294
參考文獻295
第7 章稅收理論:基本概念300
7.1 引言300
7.2 稅收的超額負擔:局部均衡分析301
7.3 稅收福利成本:一般均衡分析312
7.4 所得稅的福利成本316
7.5 局部均衡估計:進一步考慮319
7.6 公共資金的邊際成本與政策制定324
7.7 稅收歸宿326
7.8 稅收/補貼資本化345
7.9 小結347
參考文獻350
第8 章逃稅與黑色經濟352
8.1 引言352
8.2 逃稅活動353
8.3 避稅:漏洞與政策武器比較355
8.4 稅收與非正式經濟356
8.5 作為犯罪的逃稅358
8.6 逃避稅規模360
8.7 對逃稅經濟分析的批評366
8.8 引入影響納稅人行為的更多因素370
8.9 引入納稅人的行為反應373
8.10 應對逃稅的政策374
8.11 度量黑色經濟379
8.12 部分已有研究測算的逃稅和影子經濟規模381
8.13 決定“影子”經濟規模的計量經濟學證據384
8.14 小結386
參考文獻388
第9 章收入(再) 分配392
9.1 引言392
9.2 收入分配概述393
9.3 不平等和貧困:通常的衡量標準397
9.4 預算的再分配效應417
9.5 財政措施與“不太富裕” 427
9.6 對再分配的批評和限制439
9.7 小結444
參考文獻446
第10 章中央政府450
10.1 引言450
10.2 基本概念451
10.3 稅收理論與稅收實踐453
10.4 稅制改革490
10.5 小結502
參考文獻504
第11 章公共選擇視角下的宏觀經濟政策507
11.1 引言507
11.2 宏觀理論、政策及政治激勵508
11.3 政治經濟周期(新宏觀政治經濟學) 519
11.4 “歐洲”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政治激勵525
11.5 “歐洲”與通貨膨脹稅527
11.6 失業530
11.7 1997 年之后英國的宏觀經濟政策536
11.8 公共部門規模和經濟增長540
11.9 小結544
參考文獻546
第12 章財政聯邦主義549
12.1 引言549
12.2 多個財政部門的福利收益:分權理論550
12.3 地方政府的規模:俱樂部理論的應用552
12.4 Tiebout 假設:“用腳投票” 555
12.5 分權和問責561
12.6 分權和“利維坦” 563
12.7 政府間撥款565
12.8 公共選擇學派對政府間撥款的批評573
12.9 小結588
附錄12 (A):的分權和多數表決589
參考文獻592
第13 章國際財政問題597
13.1 引言597
13.2 公共物品與搭便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597
13.3 全球公共物品602
13.4 國際貿易稅收:國家為何征收貿易稅? 610
13.5 貿易稅和公共選擇:尋租與壓力集團分析616
13.6 化政府收入和走私625
13.7 間接稅協調627
13.8 跨國公司的海外所得課稅631
13.9 小結634
參考文獻635
第14 章公共部門失靈與公共支出增長638
14.1 引言638
14.2 公共部門需求條件639
14.3 公共部門供給條件640
14.4 與市場失靈對應的公共部門失靈類型640
14.5 官僚經濟學641
14.6 公共部門規模的衡量:爭論中的爭論644
14.7 瓦格納法則649
14.8 “公共財政”與公共選擇以及對瓦格納法則的其他解釋650
14.9 不同福利制度的原因669
14.10 在(社會) 福利經濟學與公共選擇之間——政治經濟學676
14.11 小結677
參考文獻679
第15 章稅收682
15.1 引言682
15.2 商品稅683
15.3 所得稅690
15.4 對“規范稅制”的批評699
15.5“實證”稅收704
15.6“實證”稅收:經驗證據714
15.7 小結715
附錄15 (A):拉姆齊法則:圖示法717
附錄15 (B):納稅人的反應和時間范圍719
參考文獻723
第16 章邁向“新”財政學:實驗、行為、神經成像和“個人失靈” 726
16.1 引言726
16.2 從“經濟人”到“現實人” 727
16.3 公共政策的行為分析:損失厭惡和稟賦效應730
16.4 前景理論735
16.5“更豐富的”行為分析739
16.6 稅收政策的影響743
16.7 行為分析與政府的成長750
16.8 神經經濟學:情緒和認知成本753
16.9 幸福:“新”化目標? 754
16.10 小結761
參考文獻763
譯后記769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