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企業成長戰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570813
- 條形碼:9787111570813 ; 978-7-111-5708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成長戰略 本書特色
1、 **套系統講述“日本經營之圣”稻盛和夫經營理念的書 稻盛從技術開發、成長戰略、領導力、經營手段、經營本質、經營哲學等全方位、立體而又系統的闡述了稻盛先生的經營理念、經營策略和經營方案的書。 2、 馬云、任正非、張瑞敏、孫正義欣賞和推薦的企業家 馬云、任正非、張瑞敏,都把稻盛和夫請到企業,與其請教、切磋。張瑞敏說:“我們如果早一天認識您,海爾會發展得更快。” 日本首富孫正義做了稻盛和夫5年的塾生。孫正義說:“沒有稻盛先生的教導,就沒有我孫正義的今天”。 3、一套價值千億的經營大書。 稻盛建立2家世界500強企業、成功拯救日航,他所有做研發、帶隊伍、當領導的方法和秘訣都在這6本書里。 4、 與全世界企業家共享、共有的經營哲學 稻盛的經營方法不僅適合于日本企業,也同樣受美國等西方企業歡迎,特別時金融危機爆發以后,稻盛的利他哲學贏得了來自東西方企業家的贊譽。稻盛的經營哲學超越了地域、時空的限制,他的利他哲學、追求高收益同樣值得中國企業家和經營者好好學習。
企業成長戰略 內容簡介
創辦京瓷、第二電電兩家世界500強企業,成功拯救日航;馬云、任正非、張瑞敏學習和推崇的企業家。 稻盛先生時時刻刻把“作為人,何謂正確”視為判斷基準,遵循正義、公平、公正、勇氣、博愛、努力、謙虛、誠實等人類*基本的倫理觀和道德觀,在企業經營戰略中貫徹共同價值觀。依據這些樸實的、看似原始的價值觀經營企業,京瓷在海外發展順利,包括海外員工、客戶、股東及投資家在內,都與京瓷建立了極高的信賴關系。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只有基于這些人類社會的共同價值觀,才能真正讓企業治理的機制和制度發揮作用。
企業成長戰略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京瓷發展與經營的口號/1
第3屆盛和塾全國大會首日講話—1994年7月7日
提出經營口號的理由/2
“謙虛不驕,更加努力”(1977年)/3
“胸懷滲透到潛意識的強烈愿望和滿腔熱情,
達成自己所設定的目標”(1978年)/7
如何使多元化的事業取得成功/12
靈活運用潛意識來拓展事業/16
“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人生的結果·事業的結果”(1980年)/22
“實現新計劃的關鍵在于不屈不撓、一心一意。
因此,必須抱定信念、志氣高潔、愿望強烈,
一根筋干到底”(1982年)/29
“通過永無止境地追求各種可能性,來培養自身卓越的預見力”(1983年)/31
企業家的思維方式是企業經營戰略的基礎/37
第10次日本證券分析師大會紀念演講
—1995年10月5日
對于戰略的思考/38
支撐企業的本質要素/42
拓展海外業務的案例之一:收購仙童半導體公司的陶瓷封裝工廠/46
拓展海外業務的案例之二:通過交換股份收購AVX公司/58
通信事業戰略案例之一:第二電電/69
通信事業戰略案例之二:移動電話事業/72
不能單純用數字來判斷企業的業績/75
京瓷的國際并購戰略/79
關西商界俱樂部第140屆例會演講—1990年5月30日
京瓷是如何實施并購的:收購艾科的經過/80
為了將來的發展:與AVX合并的背景/82
“半導體乃產業之米”:與AVX合并的開端/85
視察AVX工廠的收獲/90
接下來的懸案:關于合并方式及交換比率/93
為對方著想:設定股份交換比率/95
并購課題:如何應對日本國情/101
并購課題:如何應對美國法律/107
豈有此理?股份交換比率再次變更/109
并購的要訣:把“關愛”與“體諒”作為判斷基準/114
中小微型企業如何成長為大企業/123
第5屆盛和塾全國大會首日講話—1996年7月5日
企業為何必須成長/124
堅信“至誠所感,天地為動”/126
始于中小微型企業的眾多京都企業/132
危機感和饑餓感是企業飛速成長的原動力/136
對于單一產品的危機感促成了多元化發展/142
從骨干企業蛻變為大企業/151
創業的才智/161
盛和塾中部地區塾長例會講話—1996年9月19日
能將稀松平常之事變為事業者便是事業家/162
物流部門的成功創業/165
鉆研創新創造高收益/170
“門外漢的天馬行空”造就了一批京都企業的榜樣/173
京都企業掌門人共通的八大性格特征/180
大家一開始都是門外漢/184
多元化發展是穩步成長的必要條件/190
多元化發展所帶來的安定與危險/195
踏遍險峻之路,方能磨礪自我/198
多元化發展的失敗案例與難點所在/202
計如落子,由點及面/205
如何攀登“多元化發展”的山峰/209
企業的成長必須伴隨人格的成長/211
為何必須追求高收益/223
如何實現高收益經營:京瓷公司內部講話
—1999年8月19日
高收益企業:京瓷的起點/224
為了還債而提升利潤率/231
水到渠成的“高收益目標”/238
必須實現高收益的理由1:為了強化財務體質/240
必須實現高收益的理由2:為了穩定將來的經營狀態/242
必須實現高收益的理由3:為了用高分紅來回報股東/248
必須實現高收益的理由4:為了用高股價來回報股民/250
必須實現高收益的理由5:為了拓展事業發展的選項/251
必須實現高收益的理由6:為了通過收購企業來謀求多元化發展/253
高收益型企業才能走的險棋:京瓷進軍通信領域/254
高收益是制造型企業的勛章/259
多少稅前利潤率才算高收益/266
全球化下的企業經營與公司治理/279
日經論壇“世界企業家大會”演講—1999年10月7日
日企的管理現狀/280
日企子公司與關聯公司的管理模式/283
如何管理海外子公司/286
“把握人心”是企業管理的必要條件/291
將經營理念變為全員共有的信念/293
企業合并的理想方式/298
企業成長戰略 節選
一燈照隅 萬燈照世 判斷基準是哲學核心 從2005年開始,我花了大約1年時間,寫了《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這本書。為此,我認真閱讀了當時可以找到的稻盛先生所有的著作和講演。承蒙稻盛先生親自推薦,這本書還用日文在日本出版并暢銷。 從2009年開始,我又翻譯和編譯了稻盛先生的《活法》《干法》等21部著作。可以說,我對稻盛先生的思想和語言已經相當熟悉了。盡管如此,在翻譯(和審譯)“稻盛和夫經營實錄”系列著作的時候,我仍然常常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絕,感動不已。我想,這是因為書中躍動著的活的靈魂觸及了我的心弦。 稻盛先生是企業家中的哲學家。他心中總是持有兩種互相對立的思想,并隨時都能正常地發揮兩者各自的功能。這就是哲學和哲學家的魅力。 “稻盛和夫經營實錄”系列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跨越了40余年,包括《賭在技術開發上》《利他的經營哲學》《企業成長戰略》《卓越企業的經營手法》《領導者應有的姿態》《企業經營的真諦》共6本書,涉及經營和人生的方方面面,內容非常豐富。 內容雖然豐富,但是稻盛哲學的核心可以濃縮為一句話,“判斷事物的基準是:作為人,何謂正確”。換一種說法就是,把善惡而不是得失作為判斷和行動的基準。 這一哲學貫穿在該系列55篇講演的每一篇中,讓每一篇都成為經典,使人讀之如沐春風。 “一言興邦”,破產重建的日航,就因為32 000名員工學習、掌握并實踐了這一哲學,僅僅1年便起死回生,經營業績連續6年在全世界航空業遙遙領先。在實現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日航對客戶、對社會做出了貢獻。 可以設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實踐“作為人,何謂正確”這一哲學,那么人類將會升華,人類社會將會進入更高階段的文明。 MBA的缺陷 1982年,通過選拔考試,我被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派往日本東京的生產性本部學習企業診斷。學習內容主要是科學管理的分析技術和技法,基本上就是MBA的那一套,比如對作業人員的工作乃至動作進行細致的分析測定,對生產工序進行觀察分析,對設備運轉率進行測定分析,對產品和市場進行細分以及對企業的收益性、成長性、安全性等進行財務分析,等等。 在計劃經濟時代,中國企業都是全民所有制或集體所有制,用的是所謂傳統的管理方法。當時適逢改革開放之初,隨著市場競爭機制的導入,對于這一套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目標管理、精益管理等的技術技法,大家覺得很新鮮。后來如雨后春筍般,各種商學院都教這些課程,大同小異。 但是,這一整套從西方,主要是從美國引進的科學的分析技法有一個缺陷。依靠這些分析技法,并不能分析出企業家為什么要辦企業,企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也分析不出企業家應有的人生觀、價值觀乃至企業家的人格,更分析不出企業員工的意識狀況,而這些對于企業經營至關重要。現在我們的企業里發生的各種問題,乃至許多聞名世界的大企業發生的舞弊丑聞,其根本原因就在這里。這不是什么科學或科學水平高低的問題,而是有沒有正確的企業哲學的問題。 特別在2008年,發端于美國的金融風暴席卷全球。這場危機的本質是貪得無厭的資本主義的暴走狂奔。資本主義的精英們使用現代*尖端的金融技術,靠所謂虛擬經濟,以錢生錢,追求自身利益的*大化,結果造成了世界性的經濟混亂和蕭條。 自由競爭的市場原理、股東利益的*大化以及績效主義,一方面搞活了經濟,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刺激了人的欲望,造成了嚴重的貧富差異,制造了社會動蕩的根源。高度膨脹的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在破壞人心的同時,也破壞了環境。在企業里,過度的績效考核往往把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赤裸裸的、庸俗的金錢關系。 傳統文化的局限 在以西方為代表的資本主義文明出現嚴重危機的時候,有人就想從東方文化,特別是從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中尋找出路,于是出現了“國學熱”,現在方興未艾。 中國幾千年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其中蘊含著巨大的智慧。特別是在正確的為人之道、致良知等方面,我們的古圣先賢有非常精辟的見解。這些教誨對于校正浮躁喧囂的現實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 同時,在幾千年封建皇帝的獨裁統治下,我們的經濟非常落后。在原始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條件下,我們沒有也不可能產生現代意義上的企業這種組織形式,缺乏科學、民主和創新的元素。當然,我們也沒有企業管理方面的科學,沒有企業經營的哲學和實學,更沒有經營十二條、會計七條、阿米巴經營,但這些是我們的企業家*需要的東西。另外,用難懂的文言文來教育企業的員工,改變他們的意識,事實上有很大困難。 稻盛哲學是集古今一切優秀文化之大成,應用于現代企業經營取得卓越成功的典范,是現代商業社會的儒釋道。它把“作為人,何謂正確”,也就是把“是非善惡”作為判斷一切事物的基準,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的同時,為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做出貢獻。另外,稻盛說的都是大白話,簡單樸實,易于為普通員工理解和接受。 卓越的社會實驗 京瓷、KDDI以及日航共計約13萬名員工,已經在某種程度上實現了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并通過技術、服務、稅金以及他們成功的哲學實踐,對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 這是偉大的社會實驗。幾千年來,古今中外先賢圣人描繪的理想社會,在稻盛那里變成了現實,這是前無古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們從稻盛哲學和它的實踐中獲得啟示,并把我們與生俱來的良知發揚光大,我們就可以成為一個個“小稻盛”,就能把自己的企業做得更好,讓員工更幸福,對社會多做貢獻。 “一燈照隅是國寶”,一個行業中只要出現一家實踐稻盛哲學和實學的成功典范,就可能改變整個行業的風氣。“一燈照隅,萬燈照世”,如果有一萬家企業實踐良知經營并獲得成功,就能改變整個商業文明的走向—從利己的文明走向利他的文明。 如果不改變人類這個利己主義的文明的走向,人類將沒有未來!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曹岫云 2017年5月10日
企業成長戰略 作者簡介
稻盛和夫 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兒島。畢業于鹿兒島大學工學部。1959年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日本京瓷株式會社)。1984年創辦第二電電株式會社(現KDDI)。這兩家企業都進入過世界500強。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會社會長,僅僅一年就讓破產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并創造了日航歷史上*高的利潤。這個利潤率也是當年全世界航空企業中的*高利潤率。現任京瓷名譽會長、KDDI*高顧問、日航名譽顧問。1983年創辦盛和塾,向企業家塾生義務傳授經營哲學。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過9000人。1984年創立“稻盛財團”,并創設“京都獎”,被譽為“亞洲諾貝爾獎”。 譯者簡介: 周征文 浙江杭州人,生于1982年,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曾擔任財經雜志《睿財經》及動漫雜志《動漫星空》撰稿人、汽車雜志《汽車世界》執行主編,現任杭州出版集團新媒體中心副主任。主要譯作有《作為人,何謂正確》《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六項精進》《企業擺脫經濟危機的五大方略》《京瓷哲學》《心法之叁:一個想法改變人的一生》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