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企業管理方法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5673
- 條形碼:9787500875673 ; 978-7-5008-7567-3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管理方法論 本書特色
從國企改革改制、國企經營管理、國企領導班子、國企黨的建設四個維度,闡述了國有企業的治理方略,真實地記錄了孫維林同志在四十多年的不懈探索中,以改革為動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充滿激情的心路歷程。
企業管理方法論 內容簡介
本書從國企改革改制、國企經營管理、國企領導班子、國企黨的建設四個維度,充分闡述了企業的治理方略和管理方法,真實地記錄了作者在四十多年的不懈探索中,以改革為動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充滿激情的心路歷程。本書充分體現了現代企業家精神,對企業經營管理者,特別是國有企業的領導干部有所幫助。
企業管理方法論 目錄
**章 國企改革改制
更新觀念,共謀發展 | 003
解放思想,轉換機制,搞活企業 | 005
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 | 008
傳統企業如何在新經濟中煥發生機和活力 | 010
觀念·產權·機制·開放 | 012
牢固樹立發展的觀念 | 015
開放辦企業 | 017
改革要與開放同行 | 019
堅定不移地推動產權結構調整 | 022
突破改制過程中的控股思維 | 024
加大資源向優勢產業和重點領域集中 | 025
國企改革的方向是產權制度改革 | 027
探索“捆綁重組”改制模式 | 033
國企改制應嚴格把握的六個原則 | 035
國企產權制度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 038
關于國企產權制度改革的幾個觀點 | 042
產權改革必須與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同步 | 043
正確看待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 046
推動科學發展貴在創新 | 048
國企改革改制要樹立五個意識 | 050
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 | 053
要努力突破發展瓶頸 | 056
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七點共識 | 058
第二章 國企經營管理
抓好企業總部機關工作 | 065
明確企業經營發展的總思路 | 067
項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的必由之路 | 069
重視和加強投招標工作 | 071
提高企業總部機關的管理水平 | 072
從經驗管理到科學管理 | 074
發揮企業的整體優勢 | 076
推動企業科技質量進步 | 078
創新監督機制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 082
抓住企業經營這個龍頭 | 087
完善大監督格局,提升綜合監管水平 | 089
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型企業集團 | 093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企業經濟運行質量 | 098
建立強有力的業務管理體系 | 100
強化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 102
建設節約型企業 | 103
第三章 國企領導班子
創造寬松、和諧、富有活力的人際環境 | 107
推動企業領導班子建設 | 109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企業管理干部隊伍 | 113
建設一支適應國際化競爭的領導干部隊伍 | 117
提高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 119
樹立正確的思想方法 | 121
以思維方式現代化促進領導方式現代化 | 125
提高領導干部的四種能力 | 127
領導干部要增強五種意識 | 129
轉變觀念要增強五種意識 | 131
必須著力解決的三個問題 | 134
團結共事,和諧共事 | 138
切實抓好制度建設與自身建設 | 140
第四章 國企黨的建設
黨支部工作極其重要 | 145
高度重視企業的調研工作 | 147
企業形象宣傳要講科學講藝術 | 150
黨委工作要為企業經營保駕護航 | 152
公司經理要懂得宣傳要善于宣傳 | 159
堅持不懈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 | 163
把人心凝聚到企業發展上來 | 169
打造適應市場經濟的黨員領導干部隊伍 | 174
繼承優良傳統,開創美好未來 | 186
切實加強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紀檢監察工作 | 193
共產黨員要成為勤于學習的表率 | 202
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 206
要大力支持紀檢監察審計部門工作 | 216
黨組織的核心任務是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 218
實現企業科學發展 | 223
企業管理方法論 節選
更新觀念,共謀發展 當前,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拓寬經營思路是**位的任務。只要思想進一步解放了,觀念進一步更新了,經營管理思路才能進一步拓寬。如果大家都以發展生產力為標準來評判工作中的是非和得失,企業向前再跨一大步,是沒有問題的。我們有自己的優勢,雖然施工任務主要通過市場競爭獲得,但是還有一部分自己開發的工程項目作為補充。 搞好一個企業,首要的是用人。有了人才,企業就好辦了。 今天,我們缺人又不缺人。說缺人,是因為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專業管理人才相對緊缺,大量的管理工作缺少專業人才去做;說不缺人,是因為受舊體制的束縛,現有的許多人才無法實現合理流動,被埋沒了。這就說明,我們的用人觀念還沒有跟上市場經濟發展的步伐,企業黨政一把手的思想觀念需要轉變,尤其是用人觀念需要更新。否則,企業管理、經營、體制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都無法解決。 與此同時,分配制度要有利于調動職工的積極性。目前,分配制度仍然是調動干部職工積極性的決定性因素,一定要做到按勞分配,決不能繼續吃大鍋飯,干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有效益沒效益一個樣。 要對臃腫的企業經營管理機構進行精簡,實現減員增效。現有的小企業中,有的人員負擔很重,必須分流。比如,有的公司現有2000 多人,按人均2 萬元計算,一年光人員支出就需要4000萬元,可一年的經營額才4 億多元。能不能分流一部分職工出來,經過培訓后從事物業服務?我們像這樣的企業不止一兩家,要下決心分流,開辟新的經營項目,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我們的發展潛力非常大,前途也非常光明。在戰略上要藐視困難,在戰術上要重視困難,目標要鼓舞人心,措施要扎扎實實。 只要各級領導干部把思想統一到發展生產力上面來,把全體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在三年之內趕上兄弟單位是沒有問題的。關鍵看領導層有沒有這個信心。 解放思想,轉換機制,搞活企業 著名管理學家托夫勒有一句名言:生銹的思想比生銹的機器更嚴重。機器生銹可以修理,人的思想生銹了一定會陷入一場危機。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經歷了三次思想解放,每一次都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 解放思想 主動走向市場 | 對于企業發展而言,我們提出“四破四立”。**,在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上,破除所有制上的“一大二公”、公有制實現形式上的“清一色”、投資主體上的“單一化”“產權固有化”、分配制度上的“唯勞分配”以及就業政策上的“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飯碗”等觀念,樹立“社會主義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公有制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當多樣化”“發展是硬道理”“三個有利于”等全新觀念。第二,破除計劃經濟條件下形成的“等、靠、要”和長期依賴內部市場的習慣思維,增強市場意識,樹立“不找市長找市場”“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的競爭觀念。第三,破除小農經濟的“小生產”“小而全”“小進即滿”“小富即安”意識,樹立“社會化大生產,專業化大協作”“一體化”“一條龍”的大住總意識和“小進則退,不進則亡”的開拓進取觀念。第四,破除思維方式上的“寧走百步遠,不邁一步險”“上游冒險,下游危險,中游保險”“只講原則性,不講靈活性”等觀念,樹立“發展大住總,占領大市場,爭創**流”的雄心壯志。 解放思想的目的,在于企業盡快走向市場,主動地抓住發展機遇。當前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大招投標力度。作為一個建安、開發企業,銷售、招投標是龍頭,如果在市場上拿不到施工任務,一切都成了空談。**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招投標,行政一把手要拿出百分之六七十的精力來抓招投標工作。第二要真正建立健全招投標的組織機構,自上而下都要切實把招投標作為企業的龍頭部門來抓。第三要在人財物上給予保證,配備*優秀的人員從事招投標,要有專車和專用的通信工具。第四要重視中介組織,中介組織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具有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對支付合法的中介傭金要有正確的認識。第五要提高招投標的質量,特別是報價、施工組織方案的質量以及公共關系的質量。要大力宣傳企業,提高住總的知名度;大力宣傳名牌產品,提高住總品牌知名度;大力宣傳企業法人,提高企業法人代表的知名度。 | 轉換機制 搞活企業經營 | 一個成熟的企業要從理論和實際兩個方面系統地思考問題,否則就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工作零打碎敲。企業的工作千頭萬緒,務必抓住主要矛盾,當前的主要任務是轉換企業經營機制。 1.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住總改革的方向。積極推進股份制改造,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要求,加快公司制改造,并使其規范化。采用多種形式放活小企業,加快對集團所屬小企業的股份合作制改造步伐。 2. 逐步界定集團總公司和二級公司、事業部之間的關系,明確各自的責任。未來的集團總公司應該成為資本運營中心,二級公司應該成為資產管理中心,項目部則是成品制造中心。資產配置權、生產力配置權,應該掌握在二級公司手里。 3. 從整體上考慮產業結構調整和組織機構調整,把住總建設成為富有生命力的企業。所謂富有生命力,即應該具有敏感性、適應性、持續性。對沒有效益的企業實施關停并轉,這是我們未來結構調整的重要方面。 4. 建立精干、嚴密、高效的企業管理系統。我們企業現有的管理系統,縱向不到底,橫向不到邊。因此,在改革的同時建立有效的系統管理制度,使每個系統都有規可循,是非常緊迫的工作。 5. 建立完善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治”因素。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沒有管理,一個現代化企業也會成為一盤散沙,所以說管理也是生產力,而且是非常大的生產力。我們要充分認識管理的重要性,在企業管理上下真功夫,否則會遺憾終生。 態度決定高度,思路決定出路 沒有思想的解放和觀念的更新,就不會有思想認識的統一和自覺改革的行動。我們必須把學習理論、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作為推行改革的先導,列為黨政領導班子工作的“一號工程”,精心安排,抓好落實。一是集中學習,就深化改革與轉換機制等重大問題統一思想認識。二是“請進來”,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及各地有作為的企業家到集團來講課。三是“走出去”,到各地先進企業考察學習,開闊思路和眼界,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 領導干部對改革的探索進取精神和勇于犧牲精神,是企業改革發展的**動力。領導干部在改革、改制過程中,都要有一種敢為人先的“吃螃蟹”精神,并且在實施決策、執行決議、維護法人代表權威方面,都要表現出毫不動搖的堅定性和向心力。 國有企業的改革不是少數經營者的行為,而是千百萬人的事業,沒有廣大職工的理解和支持,改革不可能成功。因此,從改革方案的制定、選擇、實施以及宣傳上,一定要體現改革的目的是讓廣大職工得到好處。講清職工得到的好處更多的是多勞多得的利益機會,而不是現成的果實,必須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才能獲得;講清分流是勞動力資源的重新配置和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是為了更好地解放生產力,更好地調動廣大干部、職工的勞動積極性,提高勞動生產率,以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通過改革,要讓廣大職工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實惠。 企業改革能否成功,除了外界是否有足夠的壓力、內部職工是否有改革的愿望和要求、改革方案是否切合實際等三大條件外,采取什么樣的策略至關重要。許多改革之所以不成功,原因不在于改革的方向、思路和方案不對,而是因為策略和操作技巧簡單生硬。要想改革成功,應該下大力氣研究改革的戰略戰術。比如,什么事情要大講大干,什么事情應少說多干或只干不說,等等,都要把握好“度”,掌握好分寸。
企業管理方法論 作者簡介
孫維林,生于1949年,曾任北京城建集團黨校副校長,一公司黨委書記,北京城建集團三公司經理,北京住總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曾任北京建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共北京市委委員。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唐代進士錄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