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及其職能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62696
- 條形碼:9787520362696 ; 978-7-5203-626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及其職能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為經線,以其職能的開展及其實踐活動為緯線,堅持外部研究與內部研究相結合、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原則,對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歷程進行梳理,分析了影響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發展的因素,對大學研究院所發展過程中培養人才、發展科學、服務社會的特點進行了探討,總結其辦學過程中取得的成績與不足之處,期冀能為當下大學研究院所在處理相關問題時提供歷史啟示與借鑒。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及其職能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一 選題的意義及問題的提出
二 文獻綜述
三 研究的主要內容
四 主要研究方法
五 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萌芽(1902-1916年)
**節 外國大學研究所的發展及其影響
一 大學研究所的產生
二 近代大學研究所的發展
三 近代德國大學研究所對國外高等教育的影響
四 外國近代大學研究所的職能演變
第二節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初的構想
一 “壬寅-癸卯”學制對于大學研究機構的設想
二 “壬子-癸丑”學制對于大學研究院所的籌劃
第三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創設階段(1917-1924年)
**節 北京大學研究所的創設
一 北大研究所的籌設
二 北大研究所的改革
第二節 “專事研究”的人才培養方式
一 以“志愿”研究作為學生入所首要條件
二 學術研究的主要方式
三 通過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四 通過開展實踐調查活動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
第三節 科學研究的自主探索
一 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學術研究理念
二 效仿西方大學,籌措研究經費
三 組織學術講演會
四 開展國際學術交流
五 創辦學術刊物
第四節 社會服務職能的發軔
第四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快速發展階段(1925-1934年)
**節 大學研究院所的快速發展及產生的問題
一 快速發展的具體表現
二 產生的問題
第二節 教育部對大學研究院所的整頓與規范
一 整頓與規范的內容
二 整頓的效果
第三節 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進與創新
一 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
二 存在的問題
三 個案分析——以清華大學研究院為例
第四節 大學研究院所科研體系的形成與科研成果
一 大學研究院所科研體系的形成
二 科學研究活動及成果
第五節 大學研究院所社會服務職能的確立及實踐
一 大學研究院所社會服務職能的確立
二 社會服務概況
三 個案研究——以南開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為例
第五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曲折發展階段(1935-1945年)
**節 大學研究院所的曲折發展
一 1935年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狀況
二 1937年至1945年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情況
第二節 人才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與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一 人才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
二 高素質的人才質量
第三節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的科研取向及成果
一 科研與工農業生產相結合
二 科研與抗戰建國需要相結合
三 注重中國固有文化的研究
四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中的“協同合作”
五 豐碩與高水準的研究成果
第四節 大學研究院所社會服務概況
一 為農林業服務
二 為民族工業服務
三 為經濟發展服務
四 為民眾的衛生健康服務
五 為教育文化事業服務
六 為戰時的軍事服務
第六章 結論
一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與職能開展情況簡要回顧與總結
二 幾點啟示
三 本書的創新點和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后記
一 選題的意義及問題的提出
二 文獻綜述
三 研究的主要內容
四 主要研究方法
五 重要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萌芽(1902-1916年)
**節 外國大學研究所的發展及其影響
一 大學研究所的產生
二 近代大學研究所的發展
三 近代德國大學研究所對國外高等教育的影響
四 外國近代大學研究所的職能演變
第二節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初的構想
一 “壬寅-癸卯”學制對于大學研究機構的設想
二 “壬子-癸丑”學制對于大學研究院所的籌劃
第三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創設階段(1917-1924年)
**節 北京大學研究所的創設
一 北大研究所的籌設
二 北大研究所的改革
第二節 “專事研究”的人才培養方式
一 以“志愿”研究作為學生入所首要條件
二 學術研究的主要方式
三 通過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四 通過開展實踐調查活動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
第三節 科學研究的自主探索
一 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學術研究理念
二 效仿西方大學,籌措研究經費
三 組織學術講演會
四 開展國際學術交流
五 創辦學術刊物
第四節 社會服務職能的發軔
第四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快速發展階段(1925-1934年)
**節 大學研究院所的快速發展及產生的問題
一 快速發展的具體表現
二 產生的問題
第二節 教育部對大學研究院所的整頓與規范
一 整頓與規范的內容
二 整頓的效果
第三節 人才培養機制的改進與創新
一 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
二 存在的問題
三 個案分析——以清華大學研究院為例
第四節 大學研究院所科研體系的形成與科研成果
一 大學研究院所科研體系的形成
二 科學研究活動及成果
第五節 大學研究院所社會服務職能的確立及實踐
一 大學研究院所社會服務職能的確立
二 社會服務概況
三 個案研究——以南開大學應用化學研究所為例
第五章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曲折發展階段(1935-1945年)
**節 大學研究院所的曲折發展
一 1935年至1937年抗戰爆發前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狀況
二 1937年至1945年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情況
第二節 人才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與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一 人才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
二 高素質的人才質量
第三節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并重的科研取向及成果
一 科研與工農業生產相結合
二 科研與抗戰建國需要相結合
三 注重中國固有文化的研究
四 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中的“協同合作”
五 豐碩與高水準的研究成果
第四節 大學研究院所社會服務概況
一 為農林業服務
二 為民族工業服務
三 為經濟發展服務
四 為民眾的衛生健康服務
五 為教育文化事業服務
六 為戰時的軍事服務
第六章 結論
一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與職能開展情況簡要回顧與總結
二 幾點啟示
三 本書的創新點和不足之處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中國近代大學研究院所的發展及其職能研究 作者簡介
喬浩風,教育學博士,現任職于中國計量大學現代科技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高等教育歷史與理論、高等教育管理。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主持浙江省社科規劃、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高教學會等課題多項。
書友推薦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