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變形記 本書特色
★西方現代派文學鼻祖卡夫卡代表作,被視為卡夫卡的精神自傳。讀卡夫卡,一定要讀《變形記》! ★《變形記》被譯成十幾種文字,其“異化”的主題和另類的寫作方式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成為20世紀不可不讀的文學經典! ★《變形記》深刻洞悉了現代人的生存困境,在這個異化的世界里,深陷巨大的孤獨和痛苦中的個人,總能在這里找到共鳴。 ★全新版本,收錄卡夫卡小傳、卡夫卡手繪素描、卡夫卡年表和語錄,全方位展示“卡夫卡式”小說的精神內核。 ★資深德語譯者,無刪減全譯本。姬健梅,德國科隆大學德語文學碩士,現任職于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
變形記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主人公變為甲蟲這一荒誕故事反映了世人唯利是圖、對金錢頂禮膜拜、對真情人性不屑一顧, *終被社會擠壓變形的現實, 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下真實的社會生活。卡夫卡以自己獨特的藝術筆調, 用象征、細節描寫等手法對“人變成甲蟲事件”進行藝術再造, 使作品呈現出荒誕、不可思議的基調, 同時又表現出對社會異化、人性異化的譴責。
變形記 目錄
變形記
001
卡夫卡小傳
083
卡夫卡素描
101
卡夫卡年表
149
卡夫卡語錄
157
變形記 節選
一 一天早晨,格里高爾.薩姆沙從不安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在床上變成了一只大得嚇人的害蟲, 硬如鐵甲的背貼著床。他稍稍抬頭,就看見自己的褐色腹部高高隆起,分成許多塊弧形的硬殼,被子在上頭快蓋不住了,隨時可能滑落。和龐大的身軀相比,那許多雙腿細得可憐,無助地在他眼前舞動。 “我怎么了?”他想。這不是一場夢,他的房間靜臥在熟悉的四壁之間,的確是人住的房間,只是稍微小了一點。桌上攤放著布料樣品——薩姆沙是推銷員——桌子上方掛著一幅畫,是他不久前從一本雜志里剪下來的,并以漂亮的鍍金畫框裱起。畫中是一名仕女,頭戴毛皮帽子,頸上一圈毛皮圍領,端坐著,朝著看畫之人抬起裹住整個前臂的厚重毛皮手籠。 格里高爾把視線移向窗外,天色灰暗,雨點滴滴答答打在窗檐上,讓他心情郁悶。“不如再睡一會兒,把這些蠢事全忘掉。”他想,卻完全辦不到,因為他習慣向右側睡,在目前的情況下卻根本無法翻身。不管他再怎么使勁往右翻,總是又倒回仰臥的姿勢。他試了大概有一百次,還閉上眼睛免得看見那些踢個不停的腿,直到體側傳來一陣前所未有的隱痛才罷休。 “唉,天哪,”他想,“我挑的行業真是辛苦!日復一日在外奔波,比坐辦公室累多了。加上旅途勞頓,要擔心車班的銜接,三餐不定,吃得又不好,和人來往總是短暫倉促,沒法持久,永遠也不會真心相待。我受夠了!”他覺得肚皮有點癢,于是背貼著床慢慢往床頭挪,以便把頭抬起來看。他找到發癢的部位,上面布滿了小小的白斑。他弄不清那是怎么回事,伸出一條腿想去碰碰看,卻立刻又縮了回來,那一碰讓他全身打了個寒戰。
變形記 作者簡介
卡夫卡Franz Kafka 表現主義文學先驅,西方現代派文學鼻祖。 1883年出生于一個猶太商人家庭,本職工作是保險公司職員,利用業余時間開始寫作。代表作有《變形記》《審判》《城堡》等。發表于1915年的《變形記》是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說,用變形荒誕的形象和象征直覺的藝術手法,表現被現實困境所包圍的孤立而絕望的個人。 1924年卡夫卡死于肺結核,他生前在德語文壇鮮為人知,死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阿爾貝.加繆、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和讓-保羅.薩特,都深受卡夫卡作品的影響。英國詩人奧登評價說:“卡夫卡對我們至關重要,因為他的困境就是現代人的困境。”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