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服務設計:用極致體驗贏得用戶追隨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67735
- 條形碼:9787111667735 ; 978-7-111-66773-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服務設計:用極致體驗贏得用戶追隨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管理者、產品經理、UI設計師等★好服務,是設計出來的! ★抓住客戶的痛點、爽點、癢點,用極致體驗提升復購率和推薦率!讓品牌觸動人心。 ★不僅包含星巴克、宜家、亞朵等線下店鋪案例,還包含愛彼迎、KEEP等線上案例! ★介紹了用戶畫像、同理心地圖、影子計劃、AEIOU觀察框架、情感曲線等實用工具,以及開巴這個真實創業故事的服務設計實踐,人人皆可學會! ★唐·諾曼(Don Norman)、伯吉特·瑪格(Birgit Mager)、秦朔、梁寧、湯維維、劉潤、陳威如、張蓓、金鐸、姚映佳、王煒推薦閱讀!
服務設計:用極致體驗贏得用戶追隨 內容簡介
后產品時代,服務為王。 產品作為解決單點問題的方案,已經不足以滿足用戶全方位的需求,而服務則成為企業差異化甚至驅動新一輪增長的核心要素。 服務設計不只是設計服務,更是設計與服務相關的整個商業系統。服務設計包括表層的客戶體驗和里層的員工體驗。對外,它通過共情洞察客戶需求,通過團隊內共創以及與客戶共創,打造立體的客戶體驗;對內,它通過繪制服務藍圖重塑業務流程和組織形式、通過迭代釋放商業想象力,打造充滿同理心和創造力的團隊。 本書為企業提供了一套服務升級的路線圖,幫助企業打造觸動人心的好服務,將與用戶一次性的接觸變成長期的關系。
服務設計:用極致體驗贏得用戶追隨 目錄
贊譽
引子 一個吃喝玩樂的創業故事 1
第1章 后產品時代,用服務設計打開商業新思維
11 服務設計的起源 7
12 服務設計洞察創新 8
13 服務設計五大原則 13
14 服務設計在中國 15
第2章 “不擇手段”地獲取用戶共識
21 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不是所有企業都能做到的 18
22 小數據幫你突破認知壁壘 27
23 用戶洞察,打開商業新思維 35
24 以用戶為中心是對企業管理者的底層能力要求 58
25 工具:以用戶為中心 63
第3章 共創不是烏合之眾的狂歡
31 共創助力企業平穩過渡到智能時代 76
32 用團隊動力學推動共創 84
33 共創實現共識—非共識—共識的循環演進 108
34 共創,推動商業在VUCA時代砥礪前行 115
35 工具:共創 117
第4章 一粒老鼠屎壞一鍋粥
41 整體性帶來完整的品牌感知 128
42 用戶旅程重塑客戶體驗 134
43 用整體眼光,打造全方位用戶體驗 159
44 工具:整體性 163
第5章 體驗設計讓你走得好,服務設計讓你走得遠
51 服務設計=前臺體驗+中后臺組織設計 173
52 打破割裂,賦能組織隨需而動 183
53 用服務藍圖重塑業務流程和組織形式 209
54 物理空間加速組織變革 215
55 工具:由表及里 224
第6章 迭代才是商業戰爭的開始
61 迭代要趁早 232
62 原型:迭代服務設計的核心工具 241
63 服務好不好,長期評估說了算 256
64 通過迭代釋放你的商業想象力 263
65 工具:迭代 267
尾聲
服務設計:用極致體驗贏得用戶追隨 節選
《服務設計:用極致體驗贏得用戶追隨》: 2.不要只詢問態度,分清事實和觀點 在用戶訪談中,尤其是在與產品開發相關的訪談中,用戶陳述的事實比觀點更重要。比如有用戶在訪談中提到“如果奶粉罐體小一點的話,手小的人就會比較好抓”。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仔細一想,其實他什么都沒有說。 罐體小當然手小的人好抓。對你來說,需要弄清楚的是他有沒有碰到過不好抓的問題。如果有,是在什么場景下以何種方式發生的?不好抓的表現形式是什么?會帶來怎樣的結果?對普通中國人的手來說,這個罐體究竟是大還是小?等等。 用戶在訪談中會試圖以他的方式幫你說出這類毫無營養的話。我親眼見過很多缺乏經驗的訪談者問到這里就停止了。我在追問用戶后,他們多數會認為這個大小無所謂,純粹“覺得”對手小的人來說,罐體小會好抓。 關于區分事實和觀點,無論如何強調也不過分。我之前還舉過這樣一個例子,“我喜歡喝咖啡”,這句話大家覺得是觀點還是事實?有些人認為是事實,但實際并不是。下面我用三句話,向大家說明什么是事實。 (1)我每天都會喝兩到三杯咖啡,在家或者在辦公室時,我會用自己烘焙的咖啡豆當場研磨、沖泡;如果在外面,我會去星巴克或者COSTA買新鮮的咖啡。 (2)我每周都會在大眾點評上挑一家比較有特色的咖啡館,去待上半天,平時因為工作忙,我倒是不常去。 (3)我經常出差,所以會隨身攜帶雀巢1+2,這樣想喝咖啡時,身邊有熱水就可以沖泡。 仔細比較這三句話和“我喜歡喝咖啡”的關系,你們會發現,“我喜歡喝咖啡”并不是一個事實,而是一個觀點,是用戶總結自己的行為后得出的結論。這三句話,任何一句都可以得出“我喜歡喝咖啡”的觀點,但對企業而言,背后的商業意義是顯著不同的。 3.不要忽略細節,重要問題追問三次 我們前面提到,洞察是對用戶新鮮的理解,這種理解可以幫助企業產生策略性的解決方案,它大多都來自對細節的推敲。因此與用戶對話時,對同一個開放問題一定要連續追問三次以上。當你禮貌地追問后,用戶會被引導進行深入思考,并提供進一步的信息。 比如我們問一個青少年在線教育課程的用戶:“你覺得這堂課怎么樣?”用戶回答:“我挺喜歡的。”這時可以繼續問:“你喜歡里面的哪些內容?”用戶回答:“我*喜歡這個老師。”聽到這里,還可以再追問:“為什么喜歡這個老師?”用戶回答:“因為這個老師每次上課都會穿插一些小游戲,讓我覺得很有趣。” 這樣一來一往,我們就會知道,吸引這位用戶的是課堂里有趣的游戲,而不是課件或其他內容。 由此可見,無論是對用戶心理還是行為的研究,一定要包含足夠充分的細節。而得到這些細節的重要方式,就是盡量多地追問,獲取更深層的原因以及更全面的事實。因為洞察的一個特點就是隱藏在大家所熟知而又沒有注意到的行為或理念里。 4.不解釋或不糾正被訪者,聽他們說完 我們的項目團隊常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客戶跟我們的團隊一起進行用戶訪談,當用戶對客戶的產品或服務有一些負面或表示不理解的評價時,客戶都會急忙想要解釋他們設計的初衷和原理,為自己辯解。 ……
服務設計:用極致體驗贏得用戶追隨 作者簡介
黃蔚 橋中創始人 全球服務設計聯盟(SDN)上海主席 2003年創辦中國第一家本土創新咨詢公司——橋中,該公司服務過阿里巴巴、華為、星巴克、京東、諾基亞、可口可樂、威馬汽車等頂級創新型企業。2006年黃蔚發起成功設計大賽,該賽事自創辦以來,先后吸引了來自21個國家的數萬件作品參賽。2018年,黃蔚創辦橋中創新學院,致力于賦能商業,培養新一代中國創新領袖,協助企業打造創新型組織。她的玩樂創業demo——開巴,2017年被行業巨頭百威英博顛覆性增長事業部(ZX Ventures)高溢價收購。 作為一名設計師,黃蔚是多個國內國際設計獎項的評委。作為一名女性創業者,她曾獲得“中國最值得矚目的女性”“上海市巾幗建功”等榮譽。她曾被授勛榮譽爵士夫人,三次登上《財富》雜志,受邀在歐美做過幾十場演講。 她發起的中國服務設計領航人才培養計劃,致力于構建中國服務設計師人才資質體系。目前已經有一批精英人才加入了這個體系,他們來自華為、美團、白云機場、萬科、華潤、威馬汽車、阿里巴巴、上汽、京東金融、VIPKID、vivo等企業。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