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生命意義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58031
- 條形碼:9787303258031 ; 978-7-303-25803-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命意義研究 內容簡介
《孫正聿作品系列》既涵蓋作者對哲學觀研究、辯證法研究、生命意義研究的思考與探索,也包括哲學通識類理論著作,是作者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與教學的代表性成果,其長期以來對哲學基礎問題的關注,對哲學教育的關心,對現實問題的關切,構成了本作品系列的主旨與靈魂。
生命意義研究 目錄
**章 人的生活世界 /
一 生活:生命活動的自我超越 /
二 歷史:生命復制的自我超越 /
三 發展:生命演化的自我超越 /
四 超越自然的人的世界 /
第二章 人的精神世界 /
一 超越“對象”的“表象” /
二 超越“映象”的“想象” /
三 超越“形象”的“思想” /
四 超越“知識”的“智力” /
五 超越“邏輯”的“智慧” /
六 超越“現實”的“理想” /
第三章 人的文化世界 /0
一 神話:自然世界的超越 /
二 宗教:世俗世界的超越 /
三 藝術:無情世界的超越 /
四 倫理:個體世界的超越 /
五 科學:經驗世界的超越 /
六 哲學:有限世界的超越 /
第四章 人的意義世界 /
一 尋找意義:超越“單一的顏色” /
二 創造價值:超越“凝固的時空” /
三 提醒幸福:超越“存在的空虛” /
四 認同和諧:超越“兩性的殘缺” /
五 把持自我:超越“喧囂的孤獨” /
六 終極關懷:超越“徹底的空白” /
第五章 現代人的生活世界 /
一 非日常生活的日常化 /
二 日常經驗科學化 /
三 日常消遣文化化 /
四 日常交往社交化 /
五 日常行為法治化 /
六 農村生活城市化 /
七 人的生活信息化 /
第六章 現代人的思維方式 /
一 熟知非真知:求真意識 /
二 自為的存在:理論意識 /
三 合法的偏見:創新意識 /
四 向前提挑戰:批判意識 /
五 創造的源泉:主體意識 /
第七章 現代人的價值觀念 /
一 選擇的困惑:現代人生 /
二 生命的價值:思考人生 /
三 多彩的世界:體悟人生 /
四 主體的力量:創造人生 /
第八章 現代人的審美意識 /
一 詩意的存在:人類之美 /
二 無聲勝有聲:真情之美 /
三 心靈的震蕩:崇高之美 /
四 思維的撞擊:邏輯之美 /
五 回歸的喜悅:自然之美 /
第九章 現代人的終極關懷 /
一 宗教的根源與人的無法忍受 /
二 宗教的本質與人的自我異化 /
三 宗教的悖論與人的精神焦慮 /
四 宗教的反思與人的終極關懷 /
第十章 教育:精神家園的培育 /
一 文明的傳承與創生 /
二 精神的充實與提升 /
三 人格的教化與養成 /
第十一章 科學:精神家園的真理 /
一 科學與人的世界圖景 /
二 科學與人的思維方式 /
三 科學與人的價值觀念 /
第十二章 理論:精神家園的支撐 /
一 理論的特性與功能 /
二 理論的自覺與自信 /
三 精神家園的理論支撐 /
第十三章 心態:精神家園的張力 /
一 心態與自我意識 /
二 心態與社會思潮 /
三 心態與哲學思潮 /
第十四章 理想:精神家園的源泉 /
一 現實的理想與理想的現實 /
二 需要的滿足與自我的實現 /
三 個人的理想和社會的理想 /
參考文獻 /
后 記 /
生命意義研究 節選
人是具有“自我意識”的存在,是“向死而生”的存在,是“尋求意義”的存在。人總是期待“有意義”的生活,無法忍受“無意義”的生存。撰寫《生命意義研究》,就是試圖以自己的生命體驗和理性思辨,與讀者一起探索人的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對生命意義的理解,總是形成于生命體驗與理性思辨的聚焦點上:沒有真切的生命體驗,關于生命意義的言說,就只能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沒有透辟的理性思辨,關于生命意義的體悟,也只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以生命體驗而活化理性思辨,又以理性思辨而照亮生命體驗,關于“生命意義”的研究才有可能是真摯的、鮮活的、透辟的和睿智的。《生命意義研究》這本書,以講述人的生命意義為主線,大體上是由三個部分構成的:一是講述人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文化世界和意義世界;二是講述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審美意識和終極關懷;三是講述人的精神家園的培育、精神家園的真理、精神家園的支撐、精神家園的張力和精神家園的源泉。這三大部分,“重組”了我已出版的三本書——《屬人的世界》《探索真善美》和《人的精神家園》——的主要內容。由于此書是對已出版的三本書的“重組”,部分內容有“重復”之處。為了保持書的原貌,有些重復之處未作刪改,并改寫和新增了部分內容,以求較為系統地展現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這本書的序言寫于2017年8月,原文是在以“學以成人”為主題的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啟動儀式上的發言稿。我在這篇文稿中,以《哲學何以使人“學以成人”》為題,講了四點想法:其一,哲學探究的是人生在世的“大問題”;其二,哲學構建的是范疇文明的“大邏輯”;其三,哲學提供的是睿智通達的“大智慧”;其四,哲學傳承的是啟迪思想的“大手筆”。這些想法,正是我以哲學方式探討“生命意義”的緣由,因而把這篇文稿作為本書的序言。嚴格地說,《生命意義研究》這本書,并不是確有建樹的“研究”成果,而是有感而發的“體悟”的產物。我之所以把它收入自己的“作品系列”,主要是因為我比較偏愛以散文的風格講述自己對生命意義的體悟與思辨,也期望與讀者一起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把“有意義”的問題寫得“有意思”,這是自己“心向往之”的學術追求。
生命意義研究 作者簡介
孫正聿,1946年生于吉林省吉林市,哲學博士。2009年被聘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第十、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吉林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自1985年以來,發表學術論文近300篇,出版學術著作20余部。先后獲得***教學成果獎、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和提名獎、***教學名師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吉林大學終身成就獎等獎勵。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我與地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