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九色鹿尋找世界島(近代中國中亞認知的生成與流變)(精)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73100
- 條形碼:9787520173100 ; 978-7-5201-731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九色鹿尋找世界島(近代中國中亞認知的生成與流變)(精) 本書特色
作為連接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重要區域,中亞在古代、近代和當代呈現出不同的文明生態與地緣政治意義。作為與之存在密切歷史與地緣關聯的中國,如何在歷史的連續性維度中構筑起我們對于中亞認知的整體性,將直接關系到中國西北方向域外認知框架的豐富與完整。基于對中亞地緣重要性和中國對外認知整體性的考量,本書從整體和分區的角度,對中國近代的中亞認知流變進行了分析與梳理,力圖在我們既有的西域認知和當代中亞區域認知之間,補充近代中亞認知的缺漏環節,從而構筑一幅歷史連續性的中亞認知圖景,并通過認知中亞更好地理解作為“共同體”的中國。
九色鹿尋找世界島(近代中國中亞認知的生成與流變)(精) 內容簡介
中亞地區和中亞各國既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區域,也是上海合作組織的重要成員地區,這一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對于中國西北乃至全國的安全與穩定至關重要,同時,與中亞地區和中亞各國的經貿合作,也有助于推進中國西北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 在此背景之下,我們有必要增進對中亞地區的認知,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當代中國與中亞關系以及歷史時期的中西交流史,對于近代(1840-1949)時期中國對中亞地區及各國的認知情況的研究還較為薄弱。本書將以此為主要著力點,通過對近代中國報刊資料中關于中亞地區及國家的記述,對這一時期中國對中亞諸國(包括現在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阿富汗)的認知史進行分國梳理與分析,并在此基礎上對近代中國的中亞認知流變進行整體性的分析與概括,力圖呈現出一幅近代中國對于中亞認知的整體圖景。
九色鹿尋找世界島(近代中國中亞認知的生成與流變)(精) 目錄
**章 “一帶一路”中的中國-中亞關系:常識重建與互為契機/17
第二章 連續性與斷裂性:近代中國知識視野下的“中亞”范疇流變/23
第三章 草原之域:哈薩克斯坦的歷史論述與形象構筑/46
第四章 “白金”之邦:烏茲別克斯坦的近代形象及其流變/58
第五章 歐亞之樞:吉爾吉斯斯坦的在華認知與歷史變遷/74
第六章 高山之國:塔吉克斯坦的形象生成與認知塑造/96
第七章 國運之鏡:阿富汗形象的歷史之變/112
結 語 區域、文明,還是歷史連續體——中國的中亞敘述及其話語分類/137
附錄一 中亞地區文化遺產保護:歷史、現狀及特質/156
附錄二 固化與流動:中亞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的背景、演變與范式轉型/169
附錄三 國家感與邊疆性:中亞國家間的邊界問題及其觀念折射/190
后 記/202
九色鹿尋找世界島(近代中國中亞認知的生成與流變)(精) 作者簡介
袁劍,中央民族大學世界民族學人類學研究中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蒙古史學會會員。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為邊疆研究、中亞(內陸亞洲)研究。曾任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典志組秘書。在哈薩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國立大學東方學系做過高級訪問學者。著有《邊疆的背影:拉鐵摩爾與中國學術》(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共同主編《拉鐵摩爾與邊疆中國》(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譯有《危險的邊疆:游牧帝國與中國》《假想的“滿大人”:同情、現代性與中國疼痛》《知識帝國: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清代在華的英國博物學家:科學、帝國與文化遭遇》等書。
- >
姑媽的寶刀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