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230953
- 條形碼:9787548230953 ; 978-7-5482-3095-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內容簡介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是云南大學西南邊疆少數民族研究中心的重點項目,是該中心的一個系列性的研究成果匯編。本輯共收錄文章20篇,內容涉及飲食、歷史、文化、資源、環境、區域治理與發展、藝術人類學、儀式研究等相關問題以及研究述評。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目錄
中國陸地邊疆治理若干基本問題析論
云南邊境地區的毒品與艾滋病問題治理機制——基于禁毒防艾人民戰爭的考察
近代英國媒體視野下英俄在西藏的“大博弈”——以《泰晤士報》為例
民族國家視域下我國跨界民族的國家認同研究
“苗疆治理”的地方視角:以丁允煜《撫夷策》為中心的分析
村規民約與村落公共秩序的維護——以1949年前的錦屏文書為例
土流并治與地方社會權力變遷——以民國時期南甸土司為例
從族外婚到族內婚——中國回族婚姻制度轉變背后的人口因素
民國云南通志館與“各縣交通資料”的征集——兼論“征集云南各縣交通資料”的史料價值
提高工作水平視域下的云南藏區民族宗教工作隊伍建設研究
論列寧對“民族文化自治”的三重批判
民族自治地區生態效率更高嗎?——來自云南省的證據
權力運作與關系建構——藏邊天主教傳播實踐的歷史人類學研究
傣族潑水節時空結構中的雙重宗教信仰——以云南普洱景邁村為例
貴州歪梳苗的石棺葬文化探析
雜交水稻推廣與傳統生計變遷——一個苗族村寨的考察
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旅游的開發與反哺——基于大檳榔園花腰傣旅游村寨調查的思考
民族地區特色文化旅游景觀生產、市場感知及其發展路徑——以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為例
論少數民族村寨旅游背景下的旅游藝術開發——以哈寨為例
災后留守隔代家庭日常生活研究——四川省南壩鎮災后留守隔代家庭的個案
新疆高校民漢混住宿舍中的族際交往研究——來自石河子大學的個案
大學生網絡消費行為的人類學研究——以ZS大學為例
文化、權力與過程:當代情境下麗江龍蟠人的族群意識與認同建構
流動的“理”與“禮”:中緬邊境拉祜西的文化記憶與族群認同以瀾滄龍竹棚母寨與子寨拉祜西為例
少數民族繪畫的族群性與藝術表達——以傈僳族農民畫為分析個案
越南泰族婚姻家庭研究敘論——以西北部山羅省為中心
都市中流動的“他者”——評麥高登著《香港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 節選
《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22輯)》: 二、邊疆地區的政治穩定問題 邊疆地區的社會與政治穩定,首先就意味著邊疆社會運行處于一種有秩序的狀態,其中政治秩序是*為關鍵的。當然,穩定絕不等同于邊疆社會體系、政治體系、經濟體系的靜止狀態,而更多地代表著原有系統能夠與變動的外部環境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關系,從長遠來看,這種互動關系是動態結構的。而穩定問題實際上是作為穩定狀態的對立面存在的,也就是對社會失序和失范現象的描述。由于陸地邊疆地區地處國家疆域的邊緣,在地理空間上屬于國家權力的末梢,常態化、普遍性的政治統治在維持邊疆社會秩序方面往往顯得乏力。①因此,這樣的問題也就成為一個相對突出而獨立的領域,并在我國的陸地邊疆治理活動中凸顯出來。 邊疆地區的社會與政治穩定問題的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與內地社會相比,邊疆地區的社會環境和政治生態表現出復雜性的特征,這是導致其穩定問題的重要動因。從整體環境來看,國內因素和國外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到社會穩定和政治秩序;在邊疆社會問題方面,一般性的社會問題和邊疆地區特有的社會問題都十分突出;從價值規范來看,在邊疆地區既有國家主導的意識形態和法律法規,也存在著原生性的社會習俗、民族習慣法和宗教習慣法,邊疆社會足一個典型的多元價值社會;從權威模式來看,除了國家政權權威以外,還存在著極強的地方性傳統權威。這樣的治理生態,使得邊疆社會治理往往面臨著比內地社會更為復雜的環境,也更容易出現社會和政治穩定問題。其二,在現代化進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邊疆地區的穩定問題顯得更為尖銳。誠如美國學者亨廷頓所言,“現代性意味著穩定而現代化則意味著動亂”②。這樣的論斷不僅適用于邊疆社會,而且在邊疆地區表現得十分典型。除了亨廷頓所言的,在現代化過程中政治參與熱情超出現有制度承受能力的因素以外,邊疆各族民眾之間族際利益、階層利益、群體利益的分化和沖突,以及傳統社會協調機制的解體,都對邊疆社會政治穩定產生了解構性作用。其三,在全球化時代,民族國家邊界對于不同國家及其成員之間的劃分和規約作用受到軟化,跨國和跨界的人員活動日漸頻繁。在此條件下,跨國非法移民問題、跨國婚姻問題、跨國犯罪問題、傳染病跨國傳播問題都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這也給邊疆社會穩定和政治秩序帶來了全新的挑戰。 邊疆治理中面臨的社會政治穩定問題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但歸納起來可概括為地方政府運行的平穩問題、邊疆社會秩序問題、邊疆民眾社會心理穩定問題。邊疆社會穩定關系到邊疆治理成效和國家穩定發展大局,因此必然成為邊疆治理中的重大課題。首先,邊疆穩定是進行邊疆開發建設和促進邊疆地區發展的基本前提。離開了穩定的社會環境,邊疆治理的其他活動便無法有效開展,而實現邊疆的發展更是一種空談。其次,邊疆穩定為增進國家共同體認同,維護國家安全與統一創造了有利條件。正如費孝通先生在2000年致“興邊富民行動”領導小組的信函中指出的:“天下未亂邊先亂,天下已定邊未定。觀邊疆治亂興衰,可知國家統一還是分裂,國力強盛還是貧弱,民族和睦還是紛爭,都與邊防有著密切的聯系。”③邊疆穩定不僅是保障國家安定的重要條件,也是反映整個國家秩序的“晴雨表”。*后,從反面來看,邊疆社會政治穩定和秩序的缺失將帶來嚴重后果,不僅危及邊疆自身還會拖累國家的整體發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邊疆穩定和邊疆安全之間并不存在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如若邊疆穩定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很有可能在特定形勢下惡化或異化為邊疆安全問題,進而對整個國家安全造成不良影響。 ……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