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中小學數學課程靠前比較研究叢書中美高質量課堂中數學任務的比較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492744
- 條形碼:9787544492744 ; 978-7-5444-927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小學數學課程靠前比較研究叢書中美高質量課堂中數學任務的比較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教育教學工作者、廣大教師,以及數學教育專業學生本套叢書是國內**套較為系統的數學課程領域國際比較研究叢書,由曹一鳴教授主持。 本書是首部對中美初中高質量課堂比較研究的圖書,研究方向涉及宏觀和微觀,包括數學任務的特征、課堂結構、任務認知水平的變化、課堂交流的責任。
中小學數學課程靠前比較研究叢書中美高質量課堂中數學任務的比較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關注課堂中數學任務本身是否給學生提供了學習和思考的機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哪些因素影響了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機會,并以此去比較中美課堂教學的差異。以中美兩國的實際數學課堂錄像為研究對象,各自選取相對質量比較高的15節課堂錄像,利用量表對課堂任務編碼量化,從課堂中使用的數學任務的特征、基于任務的課堂結構特征及差異、任務實施中認知水平變化及其變化因素異同、任務實施中師生對課堂交流的責任四個方面比較研究,得到兩國相對高質量的常態數學課堂的異同點、各自的優缺點,為我國的數學課堂質量的提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中小學數學課程靠前比較研究叢書中美高質量課堂中數學任務的比較研究 目錄
**章 緒論………………………………………………………………………… 1
**節 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 5
第三節 研究意義……………………………………………………………… 6
第四節 關鍵概念的界定…………………………………………………… 8
第二章 研究綜述………………………………………………………………… 12
**節 數學任務研究綜述………………………………………………… 12
第二節 課堂教學比較研究文獻綜述……………………………………… 16
第三節 文獻綜述小結………………………………………………………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 27
**節 研究對象…………………………………………………………… 27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9
第三節 研究工具…………………………………………………………… 32
第四節 研究流程…………………………………………………………… 39
第四章 中美課堂中數學任務特征比較研究…………………………………… 40
**節 任務中“實際生活”背景知識使用的比較……………………… 41
第二節 數學任務表現形式的比較………………………………………… 51
第三節 任務認知水平的比較……………………………………………… 56
第五章 基于任務實施的中美課堂結構比較…………………………………… 69
**節 編碼設計…………………………………………………………… 69
第二節 數據統計及特點分析……………………………………………… 74
第六章 中美數學課堂數學任務的實施比較研究(一)
——任務認知水平的變化的比較研究………………………………… 105
**節 編碼設計…………………………………………………………… 105
第二節 中國數學課堂任務執行中認知水平的變化……………………… 111
第三節 美國數學課堂任務執行中認知水平的變化……………………… 119
第四節 中美數學課堂任務執行中認知水平變化的比較………………… 127
第七章 中美數學課堂數學任務的實施比較研究(二)
——課堂數學交流的責任……………………………………………… 137
**節 編碼體系…………………………………………………………… 137
第二節 中美課堂對學習共同體建立的貢獻的比較……………………… 140
第三節 中美課堂對高效交流的貢獻的比較……………………………… 143
第八章 結論與反思……………………………………………………………… 147
**節 研究結論…………………………………………………………… 147
第二節 思考與啟示………………………………………………………… 151
第三節 研究的不足………………………………………………………… 155
第四節 研究展望…………………………………………………………… 155
參考文獻…………………………………………………………………………… 157
后記………………………………………………………………………………… 168
中小學數學課程靠前比較研究叢書中美高質量課堂中數學任務的比較研究 節選
在課堂教學研究的領域,中美兩國的對比研究比較多,但采用兩個國家的常態課作為研究對象的對比研究還比較欠缺,而且將中國五個地區和美國四個州的高質量的常態數學課堂的對比研究還沒有。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不僅要分析探索實踐,而且要為數學教育的理論研究添磚增瓦,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相得益彰,理論問題是從實踐中來,并用來指導實踐。 一、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旨在分析發現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的優點,設計好的教學方案,特別是選擇有價值的數學任務,給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提供基礎的保障。在課堂實施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促進學生真正參與,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教學是一種帶有文化色彩的活動,它每天都在中國的各個角落發生。教師成長在一個特殊的文化氛圍中,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代一代的學生變成下一代的教師,他們從教師的教學中學到了方法,這樣的傳承模式,發展了自己國家所特有并廣泛共享的教學模式。人們便會自然而然地把這種教學模式認為是自然的教學方式,很難注意到它的共同特征。盡管在一個國家存在多種形式的課堂教學模式,但觀察不同文化氛圍下課堂教學,通過比較,結合精心設計的后續研究,可以發現異同,更有利于看清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而反思和改進,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數學教師具有受過良好教育成人所具備的一般內容知識,這是他們實施課程教學的基礎,數學教師還要具備數學教學知識。從部分對教師數學教學知識的研究中發現,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與課堂教學質量是正相關關系,數學教師的教學知識主要來源于自己琢磨反思和與同伴之間的交流等。 本書是對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幫助教師透視課堂教學實踐,反思教學,改進課堂教學實踐,從而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積累學生與內容相關的知識、教學與內容相關的知識等,提高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的整體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另外,本書是對高質量的數學課堂教學的實證研究,高質量課堂中的教學案例或者成功方法值得教師借鑒模仿,進而豐富自己的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必須關注課堂教學。盡管課堂教學行為與學生的學業成績之間的關系是復雜的,但課堂教學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會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所不同。課堂教學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關于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機會方法的研究,而且對于政策制定者而言是必經的一個通道,大部分教育政策制定的目的是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有利于學生獲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促進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數學,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課堂教學中,合理的教學設計和恰當的教學活動的實施,能讓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感悟蘊含在數學知識內的數學基本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和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四、為數學課程改革提供實證研究證據 教育部從2001年開始啟動了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同年公布《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2005年啟動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并在2011年12月頒布了《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 2010年的基礎教育數學課程改革在教育理念、課程目標、內容方法、評價目標與方法等方面都作了很大的改變。教育理念由“知識為本”向“育人為本”轉變,課程目標由“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向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轉變,更加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養的提高,內容方法由單一的“結果性”向“結果性和過程性”轉變,與之對應的評價目標與方法也由“單一性評價方法”向“多元性評價方法”轉變,評價方式的多樣化,評價主體及呈現和可利用的評價結果也多樣化。 基礎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前瞻性,其變革需要有基礎性的研究作為依托。比如,《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研制,以社會發展與數學課程之間的關系及其相互影響、數學學習心理規律與數學課程設計、現代數學進展與數學課程之間關系的研究、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數學學習現狀與反思的研究,以及國際數學課程改革的特點與啟示的研究等五項基礎性研究作為重大依托。這些基礎性的實踐研究使課程標準的制定有了充分的準備。2005年,對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修訂工作同樣也建立在實證研究的基礎之上。 本書主要的工作是關注中美高質量課堂中數學任務的比較,將兩國高質量的常態課堂錄像作為研究對象,運用質性和量化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比兩國數學課堂的主要差異,以便了解真實的中美數學課堂,為中國基礎教育的改革提供實證性的研究結果。
中小學數學課程靠前比較研究叢書中美高質量課堂中數學任務的比較研究 作者簡介
邵珍紅,1980年生,河南人。北京景山學校數學教師,北京市東城區骨干教師,北京師范大學和美國范德堡大學聯合培養博士,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主要從事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及比較教育研究。在《比較教育研究》《數學教育學報》《現代中小學教育》《數學通報》等刊物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多次在北京市舉辦的基礎教育科學研究的各類論文比賽中獲得獎項,多次在北京市和東城區的市級和區級公開課比賽中獲獎,多次在北京市各類教育教學研討活動中做示范課。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