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雅道相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2244
- 條形碼:9787549632244 ; 978-7-5496-322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雅道相傳 內容簡介
從六藝到八雅, 中國人的精神生活日益多樣化。 雅道八項可以在兩個空間中實現: 在茶室里展現 茶道、花道、香道、琴道, 在書房中展示 書法、繪畫、收藏、詩詞。
雅道相傳 目錄
1 序言 :雅道,讓生活充滿書卷氣
1 **章 雅道脈絡
2 一、從詩經大雅到名士雅道
7 二、從周禮六藝到沈括九客
11 三、從宋人四雅到文人四雅
15 四、茶室書房里的雅道八項
20 第二章 瑯邪王氏
21 一、王氏望族才人多
24 二、絕代更無王羲之
28 三、子承父業王獻之
33 四、書法相傳永禪師
36 五、王謝人家裙帶多
40 第三章 陳郡謝氏
41 一、前輩開局傳雅道
46 二、雅志成趣數謝安
50 三、雅人深致育精英
54 四、雅意幽情謝靈運
59 五、茶道先人釋皎然
64 第四章 雅道之都(上)
65 一、茶道之都:湖州
71 二、花道之都:蘇州
81 三、香道之都:揚州
87 四、琴道之都:江南
98 第五章 雅道之都(下)
99 五、書法之都:湖州
106 六、繪畫之都:蘇州
114 七、收藏之都:江南
123 八、詩詞之都:江南
132 第六章 雅道養生
133 一、以茶養生
136 二、以花養生
139 三、以香養生
143 四、以琴養生
146 五、以書養生
150 六、以畫養生
153 七、以藏養生
156 八、以詩養生
160 第七章 茶道傳承
161 一、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
164 二、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168 三、一茶一湯功德香,普令信者從茲入
172 四、茶以資高士,蓋造物有深意
176 五、從來名士能評水,自古高僧愛斗茶
181 第八章 花道傳承
182 一、花朝月夜動春心,誰忍相思不相見
187 二、莫怪杏園憔悴去,滿城多少插花人
194 三、花前把酒插花枝,歌也相宜,舞也相宜
199 四、開口笑,插花歸,更候清秋晚
206 第九章 香道傳承
207 一、何幸含香奉至尊,多慚未報主人恩
211 二、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
214 三、剩喜今朝寂無事,焚香閑看玉溪詩
218 四、香銷琴室松風冷,燈滅書窗竹月涼
222 五、綠衣捧硯催題卷,紅袖添香夜讀書
227 第十章 琴道傳承
228 一、琴器:龍吟虎嘯,鈞天雅奏
232 二、琴樂:我有嘉賓,鼓瑟鼓琴
237 三、琴人:君子之座,左琴右書
242 四、琴德:高山流水,與道合妙 242
248 第十一章 書法傳承
249 一、非志士高人不能為
252 二、家家屏障書題遍
256 三、神化不能藏其秘
260 四、方知書畫本來同
263 五、才自精明志自高
267 第十二章 繪畫傳承
268 一、早期繪畫,應用漸廣
272 二、唐宋繪畫,雅風趨盛
279 三、元明繪畫,名家愈多
284 四、清代繪畫,繼往開來 284
288 第十三章 收藏傳承
289 一、雅藏博古,人不可以無癖
292 二、雅好典籍,觀前世以為鑒
295 三、雅集名跡,以死相逼求帖
299 四、雅納名作,勝友晴窗賞畫
302 五、雅玩器物,動輒傾囊相酬
305 六、雅收雜類,所遇暫得于己
309 第十四章 詩詞傳承
310 一、不學《詩》,無以言
314 二、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319 三、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322 四、直舉胸情,獨妙聞雅
326 五、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雅道相傳 節選
雅道的內容究竟包括哪些?這其實是在變化發展之中,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重點,在這里我們做一個初步的梳理。 1.周禮“六藝” 在大約公元前1046年的周朝,也就是距今三千多年前,開始實施了“六藝”,《周禮?保氏》中有記載:“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日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在“六藝”中的禮、樂、書三項其實就是雅道的內容,禮又分成五種、樂分六種、書分六種,這些屬于精神與文化方面的要求。“養國子以道”,指的是貴族子弟,那時的普遍百姓沒有受教育的權利,因此國家之子就是王家和貴族的子弟,他們才被稱為“國子”,也就是“國子”才有資格受到雅道的教育。 2.君子“九雅” 君子“九雅”是指古代君子喜愛的九種生活娛樂方式,其中充滿了雅趣,把愜意的生活過得極其豐富多彩。一是尋幽,包括踏青、尋古、訪幽,喜愛到人少的地方去,這樣才會有新的發現和樂趣;二是酌酒,可以是獨酌,也可以對飲,偶爾舉辦一下酒宴,以酒助興,詩意大發;三是撫琴、彈奏、作曲、填詞,樣樣都會,古時的琴以古琴和古箏為主,也會有一些其他的樂器;四是蒔花,包括了插花、盆栽、園藝等方式,讓人可以生活在草木花卉之中,其樂無比;五是焚香,點香、敬佛、坐禪,過去老房子里都有一個中堂,條桌上都會點香,佛教家庭會禮佛,一般家庭會祭祖,或者掛字畫,焚香是每天清晨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六是品茗,品茗論茶,許多人因此變成了“茶癡”,一時一刻都離不開茶;七是聽雨,下雨的時間*適合獨坐與靜慮,整理一下思路,想想哪些地方需要調整,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去加強實施的;八是賞雪,四季輪回,終于又等到了下雪的時節,窗外一片澄明的景象,這是觀景的*好時候,決不能錯過;九是候月,欣賞朗月,抒發思念之情。這些是不是特別有情調?這些古代君子都喜歡的雅趣,怎么現代人都不要了呢? 3.生活“四藝” 中國宋人生活注重“四藝”,也稱“四事”,這是當時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重要部分,包括了點茶、插花、焚香、掛畫。從這四個詞組上看,首字是動詞,第二字是名詞,基本確立了與如今雅道*為相近的內容體系,日本人則以此為基礎發展了成熟的雅道。在宋代,茶道以點茶為主,發展到日本就變成了抹茶道,與明代傳到日本的煎茶道有所不同。但是,點茶、插花與焚香三項傳到日本之后都變成了“道”,固化了許多儀式感與宗教性,在精神訴求與文化定位上都有自己的位置,但中國的點茶、插花、焚香三項主要停留在“藝”的層面上,比較隨性,也沒有形式流派特點。掛畫作為雅道的內容現在也被人忽視,在日本的茶室、花室、香室都有掛字畫的習慣,茶掛則是日本茶道中的特別現象,在中國幾乎不存在這一名詞和品類。 4.沈括“九客” 沈括是北宋的科學家和政治家,寫過一本《夢溪筆談》,在書中他提出了“九客”的概念,可能大家不太好理解。以前我們有“文人墨客”這么一說,就是說一個喜歡寫字畫畫的文人,把“墨”視為自己的“客人”和“密友”,希望常伴常隨。按照這樣一個意思,沈括就列出了“九客”:琴、棋、禪、墨、丹、茶、吟、談、酒,在中國就是指琴道、棋藝、禪修、書法、繪畫、茶藝、詩詞、敘談和飲酒。到了日本,就變成了琴道、棋道、禪道、書道、繪畫、茶道、俳句、交談和飲酒。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沈括生活在1031—1095年間,在他之前六百年左右,有一位叫沈約(441—513)的人,是吳興郡武康縣(如今浙江德清)人,他提出了“四聲八病”的聲律理論,形成了“永明體”,為律詩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開創出中國近體詩發展的時代,因此他是在雅道中的詩詞這一項的發展上有著重大貢獻的人物。在沈括之后七百多年,又出現了一位清代的文學家沈復,他是長洲(如今江蘇蘇州)人,寫了一部自傳體作品《浮生六記》,書中有不少關于插花、品茗、焚香等方面的雅事記敘。沈約是浙江德清人,沈括是浙江錢塘人,沈復是江蘇長洲人,這“三沈”都是沈氏單名,相繼差六七百年,都是雅道發展中的重要人物,因此說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也說明江浙一帶是雅道發展的*重要地區。 5.古人“八雅” 雅道在中國民間的演變,慢慢又有了新的概括,那就是: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這八雅有不少人聽說過,我們姑且把它稱為舊八雅,與我們現在提倡的新八雅內容有所不同,新舊八雅的主要差別在于減少了舊八雅中的“棋”和“酒”,新增加了“收藏”與“詩詞”。為什么要減少“棋”和“酒”?社會上倒是有不少經營性的“棋牌室”,主要是為打麻將與打撲克的人設置的,不說其中帶有賭博的性質,就單單從棋牌室里常見的通宵與抽煙兩方面來看就極不文明,與雅風相去甚遠,因此只能把它減去。“酒”在古代是能夠以酒助興的,許多大詩人還通過飲酒來激發靈感,但此一時彼一時了,再看如今,中國酒席上的勸酒惡習只有一個目的,把人放倒,不醉不休,否則就是不盡興,連喝紅酒都是一箱箱地放在旁邊,真正是雷倒了全世界的文明人。我們也從來沒有看到過“酒鬼”還能吟詩和作詩的。此外,佛教中的“五戒”,其中之一就是“戒酒”。因此,“酒”已不雅,只能舍去。 ……
雅道相傳 作者簡介
純道,曾在大學任教和在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自2002年起至今擔任上海師范大學兼職教授,并長年致力于禪宗美學的研究、應用與推廣,擔任禪藝文化叢書主編,已出版十余種專著,通過公益講座、培訓、考察、出訪、讀書等多種文化活動,幫助人接觸與了解到禪宗文化中的精華,并努力在生活加以應用。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