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高等教育心理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40522518
- 條形碼:9787040522518 ; 978-7-04-05225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等教育心理學 內容簡介
《高等教育心理學》共分11章,由基本理論、學習心理、個性心理、品德與群體心理、教師心理、心理健康6個版塊組成。內容既包括了國際當代高等教育心理學的新發展,又緊密結合我國的國情,盡量使心理學本土化與生活化。全書體例新穎、實用性強,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論述了大學生學習的基本原理、學習動機、知識獲得、學習遷移、注意與高校教學、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思維、個別差異與教育、品德與群體心理以及心理健康等當代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高等教育心理學》適合大學教師、教育教學管理者、高等教育研究者及大學生閱讀參考。
高等教育心理學 目錄
**節 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第二節 心理的實質
第三節 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學與高等教育心理學
**節 教育心理學概述
第二節 高等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與任務
第三節 高等教育心理學研究的原則與方法
第四節 學習高等教育心理學的意義
第三章 學習動機
**節 學習動機概述
第二節 學習動機理論
第三節 當代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特點
第四節 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第四章 知識的獲得
**節 知識的獲得概述
第二節 知識的感知與觀察
第三節 記憶與知識的鞏固
第四節 思維與知識的理解
第五章 大學生的學習遷移
**節 學習遷移概述
第二節 學習遷移的理論
第三節 大學生學習遷移的有效促進
第六章 問題解決與創造性思維
**節 問題解決
第二節 創造性思維及其培養
第七章 注意與高校教學
**節 注意概述
第二節 注意的種類
第三節 注意的品質
第四節 注意規律在高校教學中的運用
第八章 個性差異與教育
**節 個性概述
第二節 大學生的能力差異與教育
第三節 大學生的氣質差異與教育
第四節 大學生的性格差異與教育
第九章 大學生的品德與群體心理
**節 品德概述及其形成理論
第二節 群體概述與大學生的班集體心理
第三節 大學生品德的培養
第四節 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建立與改善
第十章 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節 心理健康的含義與標準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與內容
第三節 大學生常見的一般心理問題及教育對策
第十一章 高校教師心理
**節 高校教師的職業心理素質
第二節 高校教師專業化發展與教學專長的提升
第三節 高校教師的職業壓力及應對策略
參考文獻
高等教育心理學 節選
《高等教育心理學》: 二、知識的理解 (一)知識理解的一般過程 大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是通過思維活動對感性知識進行復雜加工而完成的。因此,知識理解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的過程。 1.分析與綜合 分析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整體分解為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和個別特性,分別加以考察的過程。與此相反,綜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各種屬性聯結起來加以考察的過程。對于一種新事物,起初我們只有模糊、籠統的認識,但是通過分析能對其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和各種屬性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通過綜合將分析過的各個部分和各種特性全部聯系起來,這時對事物的整體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分析和綜合是相反的過程,但又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當我們對某一事物進行分析時,也是在揭示這個事物的各個部分、特性、方面之間的聯系、關系和依存性,即在進行綜合。 分析一般有兩種形式,即過濾式分析和綜合式分析。過濾式分析是嘗試對問題情境作初步的分析,它能逐漸淘汰那些無效的嘗試。綜合式分析是通過綜合有方向的分析,它能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從而發現解決問題的方向。它是分析的主要形式,也是高校培養大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2.比較、分類、系統化 (1)比較 比較是在思想上確定被比較的事物之間異同點的過程。可以就事物發展的不同階段或前后變化進行比較,以便了解事物發展的進程,也可以在同時存在的兩個以上的事物之間進行比較,有助于我們辨別事物間的異同。比較總是和分析、綜合相互聯系著的。分析、綜合是比較的前提。例如,為了比較兩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首先,必須把兩個學生的學習分別地劃分為學習的成績、學習的動機、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已有的基礎、學習的條件等方面,這就是分析。然后,再把他們學習的各個相對應的方面一一加以對照確定其異同點,*后再把各相對應的異同點結合起來考慮,這就是綜合。 (2)分類 分類是通過比較確定了事物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據此把它們分為不同的種類。如將具有共同點的事物劃為一類,再根據其小的差異點將它們再劃分為同一類中不同的小類別,這樣就可以揭示事物的一定從屬關系和不同的等級。 (3)系統化 系統化是在比較和分類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將一類事物按不同的順序與層次組成一定系統的思維過程。各門科學知識、各種組織機構,都有一定的條理、順序、層次、門類,這都是系統化的結果。 3.抽象、概括、具體化 (1)抽象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取同類物的本質屬性、舍棄非本質屬性的過程。抽象是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抽象就可以抓住事物的本質。 (2)概括 概括是在思想上把同類事物的本質特征聯結起來并推廣到同類其他事物的過程。概括是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的,沒有抽象就不可能進行概括。抽象與概括是密切聯系著的,通過概括就可以形成概念。 (3)具體化 具體化是將通過抽象和概括而獲得的原理、理論用來認識新的具體對象的過程,也就是把一般原理用于具體的、個別的場合。具體化使一般的、抽象的東西和直觀的、感性的東西聯系起來,從而變得更容易理解。 分析和綜合是知識理解的基本過程。這是因為,其他過程都是從分析、綜合過程派生出來的,或者都是分析、綜合的表現和運用。 ……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