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每一天為夢想練習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74433
- 條形碼:9787518074433 ; 978-7-5180-744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每一天為夢想練習 本書特色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到了20幾歲后,就意味著要面臨完全不同的人生。昔日,我們可以和同學、玩伴打打鬧鬧,可以在父母長輩的關懷下生活,但現在你要獨立面對人生、面對社會。事實上,任何一個20幾歲的年輕人,都懷揣夢想,夢想的實現,并不是我們只把夢想掛在嘴邊就能實現的,為此,你需要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做打算,從現在起就付諸行動。 也許有人會說,成功者是因為命運垂青,機緣巧合而獲得財富的,這里,我們也要說的是,天上不會掉餡餅,機遇是自己創造的,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成功者也無不是有著積極主動的心態,無論這一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他們從不熄滅內心的夢想…… 當然,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也有不少年輕人渴望實現夢想,但他們總是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生活瑣事而奔波,將精力耗費在如何精打細算過日子上,他們看似忙碌,卻很少有成效,他們做事拖延、膽小、缺乏勇氣、吃不了苦、目光短淺等。□終,他們只能庸庸碌碌過一輩子。 我們可以說,每一位成功者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其成功背后都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他們有著清晰的目標、完善的規劃,而且他們敢于冒險、主動嘗試,有強有力的執行力,所以,在我們羨慕那些成功者的同時,我們更要吸收他們的頑強 精神以及閃光的智慧、獨特的理念和巧妙的運作手段等。 其實,每一個人都心存夢想,都有自己向往的生活,但如果你畏首畏尾、只是幻想而不付諸實踐的話,那么,你只能在一片幻想的迷途中越陷越深。因為成功與膽量有著莫大的關系,有膽量的人才有資格擁有成功。那些在取得了一點成就后就安于現狀、求穩的人,□終只能陷于平庸。有膽量,敢于破釜沉舟的人,才會置之死地而后生,實現新的突破。 當然,□終我們需要將自己所吸取的知識運用到具體的實踐中。此時,我們急需一個導師來指導我們如何前行,而本書就是這樣一個導師。閱讀本書,你會發現,書中不只是講解各種成功的理念,還有一些成功者的經歷和心靈感悟,書中的每個案例,都向我們展示了那些成功人士的經驗,內容通俗實用,旨在培養你向夢想進發的膽量、敏銳的眼光、靈活的思路和巧妙的運作能力等。相信閱讀完本書,會對你有所幫助,□終幫你實現有價值的人生。 編著者 A2020年1月
每一天為夢想練習 內容簡介
20歲是人生的開始階段,這一階段的年輕人大多懷揣夢想,但是夢想絕不是只要掛在嘴邊就能實現的,而是需要我們制訂實施方案,并且不遺余力地去執行。 本書立足現實,多方面地為剛剛離開學校,步入職場和社會的年輕人提供指導,指出如何處理夢想與現實、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如何實現青澀到成熟的轉變,從而實現人生目標,收獲幸福的人生。
每一天為夢想練習 目錄
激發欲望:有野心敢爭取,財富掌控在自己手里 001
站在平凡的起點,要有不甘平庸的心 002
安逸不是命運的旋律,奮斗才是人生的真諦 005
平庸不因環境的惡劣,命運全在自己的掌控 009
所有的不可能,都因為你不敢做或不去做 013
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人能貶低你 018
第二章
看到榜樣:發現財富榜樣,把成功人生復制過來 023
發現財富的榜樣,復制成功的人生 024
阿薩??坎德勒:把偉大的創意發揚光大 028
洛克菲勒:讓錢生錢的美國**富翁 032
菲爾??耐特:立足興趣,拓展發家的道路 036
史曉燕:女人的價值因事業更完美 041
李想:自主學習,在某一行業成為專家 044
第三章
培養智慧:學會思維創新,用頭腦創造人生財富 049
貧窮是可貴的資本,是制造富人的模具 050
在自己的道路上勤奮,是成功的統一定律 054
財富總是由少聚多,小生意闖出致富路 058
要靠資本賺錢,更要靠資源致富 063
培養創意思維,提升白手起家的速度 069
適時推銷自己,從平凡中脫穎而出 075
第四章
夯實目標:認清奮斗方向,踏實實現財富目標 081
所有的成功,都起始于明確的目標 082
目標遠大有作為,腳踏實地真本事 085
跟隨你的目標,步步為營不斷向上 088
在白手起家的道路上,要認清自己奮斗的方向 091
善于分解目標,有助于看清未來的發展 095
選準創業的項目,為事業打牢地基 098
第五章
把握機遇:發現蒙塵的金子,挖掘人生**桶金 103
機遇是聚斂財富的起跑線 104
機遇在人群中穿行,你是否在奮力捕捉 108
對于有心人來說,機會無處不在 111
只有獨特的眼光,才能發現蒙塵的金子 115
智者創造機遇,收獲成功人生 120
冒險抓住機遇,成功與你并肩而行 123
第六章
提升膽識:不怕坎坷失敗,敢闖敢干走好致富路 129
不怕失敗,從頭再來有何不可 130
在白手起家之路上,不要自己嚇唬自己 133
要有主動創業的膽識,而非被動等待改變 137
打破常規,不走尋常路 140
找到好的出路,不給自己留退路 143
第七章
調整心態:秉持樂觀心態,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路 149
不甘平庸的心,讓你執著追求目標 150
每一次堅持,都為*后的收獲掃除障礙 154
創業之路,沉穩走好每一步 157
不急不躁,叩響財富的大門 160
樂觀的心態,使創業的路上灑滿陽光 163
第八章
找到方法:摸清創業玄機,打造自己的商業傳奇 167
捕捉靈感,成為創業的高手 168
填補空白,打造自己的商業傳奇 173
獨辟蹊徑,不跟隨大多數人的腳步 178
高瞻遠矚,搶先占領潛力市場 183
把握需求,小產品撬動大市場 187
第九章
積累習慣:養成好的習慣,為事業成功夯穩基石 193
成功者的先決條件,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194
利用閑暇時間,積極發展自我 197
積極主動爭取,事業乘風破浪 202
果斷作出決策,開動起家的快車 207
有耐心的人,無往而不利 211
參考文獻 216
每一天為夢想練習 節選
安逸不是命運的旋律,奮斗才是人生的真諦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所以更多的人喜歡安逸的生活。而不安于現狀,不束縛于現有的生活,積極地奮斗,才是白手起家的序曲。 有人曾做過這樣一項調查:在人潮涌動的街頭,隨機尋找10個人問他們同樣的兩個問題:想成為有錢人嗎?你能成為有錢人嗎?統計結果顯示,對**個問題,10個人都給予了肯定 的答案:想。而對于第二個問題,得到的答案則大不相同。有的人說能,有的人說沒準兒,有的人說看運氣了,還有人說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怎樣成為有錢人。 有一個年輕人,他的答案*為特別,他說:“我每天都在為此而努力,害怕因懶惰而讓安逸爬上心頭。”在這10個人當中,這個年輕人的成就*高,26歲的他已經是一家公司的總經理。 正如這10個人一樣,大多數人都夢想成為有錢人,但更多的人面對安逸和奮斗的選擇時,更傾向于前者。“下班了,明天再處理這些事情吧。”“今天周末,好好玩會兒吧,事情就不干了。”“這件事情太麻煩了,算了,還是歇著吧。”這些想法在某些安逸的人腦子里經常出現。試想一下,不愿奮斗,又要成為有錢人,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孟子的這句話被無數人當作座右銘。但是喜歡在悠閑安樂中享受現有生活的人還是比愿意冒著風雨勇敢闖蕩的人多得多,好逸惡勞是人的劣根性,不克服這個劣根性,無論誰都無法取得成功,更不能創造白手起家的奇跡。 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一只青蛙放進一只沸水鍋里,受到強烈刺激的青蛙一躍而出,成功地保住了性命;而就算同一只青蛙被放進一只溫水鍋里,然后逐漸給鍋加熱,剛開始青蛙覺得十分舒服,在鍋里悠閑地游來游去,等它發覺不對勁兒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逃生了,*后被活活燙死。 如果有人問你,你是那個溫水里的青蛙嗎?多數人都不會承認。但在現實生活中,安逸的環境就好似那鍋溫水,當你如愿以償地進入一家大公司,感覺前程無憂時,你是否會松口氣?當你在崗位中工作得游刃有余,權利、業績、收入都穩妥,你是否會想要過一點悠閑自在的生活呢?人不是不能享受生活,而是不可以在安逸的生活中沉浸不起,更不能在逆境中破罐破摔。年輕人絕不能安于現狀,不去奮斗,更不能好逸惡勞,好吃懶做。“直面競爭,適者生存”,這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在致富的道路上同樣如此。長期生活在沒有壓力、沒有競爭的環境中,是在給人生之路制造巨大的危機。 美國黃石公園為了保護鹿群曾經大量捕獵狼。狼喪失殆盡后,鹿群大量繁衍,對森林和草地產生了極大的壓力,比如,黃石公園漂亮的白楊樹讓鹿啃食得很多都已經枯黃;海獺等食草動物由于缺少食物也逐漸減少;同時,鹿群本身也陷入了饑餓和疾病的困境,肥胖癥、脂肪肝、高血壓、膽結石等疾病困擾著鹿群,導致鹿的數量和質量大幅下降。 1995年1月,黃石公園迎來了他們耗資百萬美元引入的**批客人——14匹加拿大灰狼,一年以后,又有17匹灰狼來到這里。狼群的引入帶來了預期的效果,鹿無法再悠閑地待在山谷 里,它們必須在開闊地帶活動,這樣可以隨時看到敵人以便逃跑,這使得鹿群重新恢復了活力。白楊樹也重新長出了嫩芽而不必擔心立即被啃掉;海獺又游了回來,在水面上攔起小小的水壩。你可以從這個小故事中想到什么呢?人們給了鹿*好的條件,沒有天敵、一流的生活環境、人類的精心照顧,鹿群反而退化了,當天敵出現生存壓力劇增后,鹿群才恢復活力。 在人的內心深處,總期望過沒有壓力而悠閑自在的日子,懼怕競爭帶來的快節奏和有壓力的生活。但往往事與愿違,越悠閑我們越容易不知所措。競爭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原則,正是競爭使人們開闊了視野,啟迪了智慧,激發了斗志,增強了勇氣。 成功的路上總有風風雨雨,一味逃避是對人生的毀滅和不負責任。年輕的我們,只有不斷提高競爭能力,才能在社會競爭中爭取優勝,避免劣汰,才能增強戰勝挫折的信心,從依附走向獨立,從被動走向主動,從困惑走向自主,從退避畏縮走向自強自立。也只有具備了競爭意識和奮斗精神,才能抓住*佳時機,白手起家。 就如森林中的獅子和羚羊一樣,在弱肉強食的世界里,獅子每天都在沉思:當明天的太陽升起,我要拼命地奔跑,追上跑得*快的羚羊,這樣才能有食物吃。與此同時,羚羊也在琢磨:當明天的太陽升起,我要拼命地奔跑,這樣才能逃脫跑得*快的那只獅子的捕殺。現實社會的競爭雖不至于如此殘酷,但正所謂“適者生存”“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甘于就此平庸地過完自己的一生,每天重復同樣的簡單事情,這不是年輕 人所要追求的,也不是我們所能忍受的。用青春播撒激情,以行動換來一路上對成功的追求和對白手起家的奮斗,讓生命的旅程充滿多姿多彩的風景,才是生命的真諦。
- >
莉莉和章魚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推拿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