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成長流量: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打敗昨天的自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43525
- 條形碼:9787550443525 ; 978-7-5504-4352-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長流量: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打敗昨天的自己 本書特色
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對每個人而言,成長流量流向哪里,你的未來就走向哪里。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作者年輕并縱橫四海,20歲開始便在非洲生活工作多年。 以這樣精彩的人生基調,沉淀了諸多所見、所想、所聞,分享給年輕一代。 專注聚焦商業領域多年,愈發覺得終身成長、學習是每個商業人士都具備的共識。越是懂得管理自己心智和聚焦注意力的企業家和商業人士,越在認知上走在前面。《成長流量》雖是90后年輕人寫的書,但卻是一本結合海外留學和謀職的成長思考,融合了對外面世界的觀察、商業的洞察,無論是關心年輕一代的企業管理者還是年輕人自身,都可以從中有所收獲、啟發。 ——陸新之,商業觀察家,亨通堂文化傳播機構的創辦人之一 創業幾年,*大的收獲之一便是為年輕人創造價值。我認為“寫作是*好的自我投資”,常娜也是在S商學院的啟發下在非洲開始寫作,并著成這本《成長流量》,這本書可以感受到一個在任何環境下都在學習、思考、進步的90后女生在海外讀書和職場的成長,相信她的成長復盤能夠幫助你在成長中賦能,這也是我深信地:長期性堅持一件利他的事業,在成就他人中成就自己。 ——Spenser作家,自媒體“Spenser”創始人都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歐洲、以色列,再到非洲,一路求學和謀生,常娜以一個90后的所見、所感以及讀書思考,在《成長流量》這本書中分享一個關鍵思考:注意力等于流量。商業流量能夠創造價值,個人的成長同樣需要流量管理。你的注意力流向哪里,你的未來就走向哪里。未來,無論商業和個人,都需要懂得管理注意力資產和聚焦的能力。希望年輕人和想了解年輕一代的管理者都來讀讀《成長流量》。 ——國文投(北京)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德 *近越來越佩服90后甚至是00后的年輕人,因為在同樣年紀,他們去了世界更多的地方,讀了更多的書,也思考得更深入更系統。希望常娜這本《成長流量》能帶給更多年輕朋友以啟發:終身成長是我們面對這個不確定世界的唯一生路,而成長的*佳策略則是用好自己的*重要資源:注意力。 ——張輝,《人生護城河》作者,微信公眾號“輝哥奇譚”主理人年輕人成長的困惑往往是誘惑太多,而思考和閱歷太少。常娜在這本書中提的問題,值得每個人年輕人認真思考。哪怕想明白一點,都能讓自己更堅定地前行。 ——《好好思考》《好好學習》作者 成甲 18-25歲是“青春黃金八年”,是一個人從成長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成長流量》這本書告訴讀者“今天的努力是為了超越昨天的自己”。在成長期,地基厚重、結構堅實、框架穩健了,在成熟期,就能收獲你想要的美好人生。 ——《幸福力》《她幸福》作者 王薇華
成長流量: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打敗昨天的自己 內容簡介
互聯網預言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說,在信息豐富的世界里,專享稀缺的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 本書通過作者在海外幾年成長的經歷以及對外部環境的洞察,將學習、思考和認知的收獲集結在這本書中: 如何投資自己的時間?如何對留學和海外旅居的生活具備掌控力?如何管理自己的成長增長曲線?成長型思維和僵固型思維對終身學習的目標有什么影響?我們從喬布斯、張小龍身上能夠汲取到什么成長的養料? 如果問,每個人很重要和稀缺的資源是什么?是成長中的注意力和時間資源,管理心理賬戶和注意力資源,也就是管理我們人生的流向。 對每個人而言,成長流量流向哪里,你的未來就走向哪里。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成長流量: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打敗昨天的自己 目錄
前言 / 1**章 你與高手的差距,不只在當下,更在投資未來的格局 / 10
職場是一場投資,活在未來的人,比活在當下擁有更多財富 / 10
高手的格局,為什么高手都在談“與時間成為朋友” / 18
經營自己是對未來*好的投資 / 24
投資陷阱: 請放棄努力,萬一證明是能力問題就不好了 / 33
教育是一場長線投資,如何分析投資選擇 / 41
康奈爾大學和麥肯錫精英是如何分析問題的 / 50
低配的學習,不怪知識付費,要怪就怪你不懂學習 / 54
只輸入不輸出的知識: 買了很多子彈,卻沒有槍支發射 / 65
第二章 365 天,拉開你與高手水平的不是時間,是注意力再分配 / 76
成長意志: 不在非戰略機會點,消耗戰略競爭力量 / 76
注意力是你所能支配的*寶貴的資源 / 87
成長是痛的,為什么要不動聲色地強大 / 92
用自己的超級確定性,來對沖外界的不確定性 / 97
精要主義: 我們無法活成每個人都期待的樣子 / 103
你*終能走多遠,取決于你成長的格局 / 108
第三章 讓你的底層思維和格局配得起你的野心 / 116
職場的用戶思維: 如何把你放在對方的鞋里 / 116
高手的思維格局: 如何像 CEO 一樣思考 / 122
個人成長為什么要有用戶思維 / 126
錯位競爭: 機遇往往在以為無解局面背后 / 133
縮小與高手的思維差距,如何增加一小時的回報密度 / 139
職場投資底層邏輯: 如何讓自己更值錢 / 144
楚門的世界: “這個世界很大” 是個偽命題 / 150
逆向思維: 農村包圍城市的創新打法 / 154
個體成長藍海戰略: 比競爭思維更重要的跨界思維 / 164
不會講故事,如何繞開職場匯報的坑 / 175
與高手標桿,為什么牛人離你并不遙遠 / 183
底層思維: 商業即人性,人性即商業 / 190
第四章 真正的智慧,是能夠管理自己的心智,擺脫環境陷阱 / 197
囚徒心理: 為什么談意志自由,而不是身體自由 / 197
難的事情容易做成: 以色列是誰? 為什么是以色列? / 202
二十幾歲,選一座城市成長,到底有多重要 / 210
人丑就要多讀書? 讀書到底帶來了什么改變 / 216
為何一直優秀,卻*終淪為平庸 / 224
為什么我們要學著成為即興演員 / 231
為什么“當幸福來敲門”是個偽命題 / 237
被拒絕,是給逆襲創造的*好機會 / 243
“問題”背后的機遇,好奇心驅動進化 / 249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 254
參考文獻 / 261
成長流量: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打敗昨天的自己 節選
【自序】 成長流量流向哪里, 你的未來就走向哪里 互聯網預言家凱文·凱利 (Kevin Kelly) 說,在信息豐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 (in a world of abundance,the only scarcity is human attention)。 成長流量也就是每個人的流量資源,即我們的注意力和時間,它們流向哪里以及多大比重流向哪里能夠產生相應水平的勢能和價值,所以流量是我們所掌握的戰略資源,決定著我們未來儲備的價值。你的注意力流向哪里,你的未來就走向哪里,因為一個人的時間和注意力哪怕即刻看不到結果,但未來某一點卻是可見的。個人的成長靠的是戰略資源的分配、資源整合的效率,以及成長的格局,也就是我們選擇賽道的能力,不浪費有限的流量在非戰略航道上。 凱文·凱利曾預測商業上通向未來的十二個趨勢,其中一個趨勢是 “過濾”。因為未來人們面對的選擇只會增加和繁復,如果未來企業幫助用戶優化選擇,解決用戶選擇恐懼的問題,那企業便抓住了未來的商機。對個人成長而言,也就是如何過濾信息和選擇,優化個人的成長路徑。因為人們始終缺乏和不可復制的資源是注意力,技術可以實現人工智能 (AI) 和無人駕駛,但沒有哪一種技術可以增加用戶的注意力和時間。 所以,金錢會隨注意力流動,越能吸引注意力的解決方案,越能在商業上脫穎而出; 個人注意力流向哪里,也就意味著能撬動更大的個人潛力和價值。這也是本書為什么創造這樣的概念組合: “成長流量”, 探討的正是注意力對建設性成長、擺脫成長焦慮的價值。 本書討論的 “不在非戰略機會點,消耗戰略競爭力量”,正是受到華 為的戰略精神啟發。歸結為一個詞, 即聚焦,借指聚焦成長的戰略、戰術 原則,獲得成長,就要像軍人作戰一樣,集中火力管理自己的戰略兵力和資源,不浪費任何戰略競爭力量,實現精準打擊。 曾看到一幅非洲草原的攝影,畫面的主人公是獅子和羚羊。 每天清晨,天剛剛亮,羚羊和獅子的腦子里會出現同一個念頭: 我必須奔跑。羚羊奔跑,為了不被獅子吃掉; 獅子追趕,同樣為了生存。二者的目標其實是一致的,向著太陽的方向,在非洲這片草原上存活下來。 這個故事,雖是非洲大陸的一幕,講述的是自然界食物鏈的運行規律,但同樣適用生活在文明社會中的我們。談到成長,焦慮不可避免,這是應對生活壓力和競爭的自然機制,也是人類進化必不可少的基因,這就是生活。這里,我們關注的不是區分誰是獅子、羚羊,而是我們的同一個目標———向著太陽的方向奔跑。 所以,本書獻給充滿成長意愿和斗志的讀者朋友,因為我們都有這樣 的共識: 專注于奔跑。 常娜 2020 年 5月 于北京 【樣張】 前言 前兩天朋友跟我抱怨,這是畢業兩年后換的第 N 次工作了,為什么N次呢? 因為他自己都忘了到底換了幾份工作。有的只是入職沒多久,便一紙 “休書”, 把老板炒了,但他也不覺得這是什么丟人的事,甚至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以后要寫寫文章: “我是如何在兩年內換N次工作的?”。 我聽了覺得人與人之間的認知真的很有差別,為找個適合的工作,確實交了不少認知稅。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位朋友雖然出國拿到碩士學位,讀了這么多年書,可是他對自己的能力缺少基本的認知,遇到問題也沒有認真剖析過到底問題出在哪里,也就始終意識不到自己應該如何走出職場的困境。他的一番話也讓我思考: 為什么讀了很多書,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么成長中看似很努力、很上進,可是機會總是落不到自己頭上? 問題還是不懂得這樣的基本事實: 知識并不代表能力,證明一個人成長的并不是一紙文憑。一個人認知水平和思維層次的高低決定了他是否懂得管理成長的痛點,也就是從心智和邏輯思維入手管理個人的成長曲線。
成長流量:今天的努力是為了打敗昨天的自己 作者簡介
常娜:畢業于世界最古老商學院ESCP 歐洲高等商學院管理碩士GE(Grande école)項目,ESCP校友中國代表;留學職涯陪跑顧問,翻譯(中英法);領英專欄作家;認證項目管理專業人士(PMP)。 ?? 法國金融和戰略咨詢碩士,畢業于世界最古老商學院ESCP歐洲高等商學院,《金融時報》2020年全球金融碩士排名的全球55所入榜高校中蟬聯第二 ?? ESCP歐洲商學院校友(中國)大使、中國校友社群創辦人 ?? 曾就職歐洲金融IT巨頭戰略部門(法國巴黎) ?? 曾服務世界500強企業的管理咨詢顧問(法國巴黎、英國倫敦) ?? 領英專欄作家,商業·職場·勵志書《成長流量》作者 ?? 「常娜讀書頻道」創辦人 ?? 自媒體「創客史記」創始人(ID: chuangkeshiji) ?? 精通英語、法語、天朝話三門語言;學習、工作遍及:巴黎、倫敦、以色列、撒哈拉以南非洲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