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被低估的自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99156
- 條形碼:9787508099156 ; 978-7-5080-9915-6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被低估的自我 內容簡介
若你已經下定決心,要跳出自我懷疑的怪圈,你可以從相信這本書開始。在這里,阿倫博士將帶領你探尋自我低估的來源,并通過“愛”和“聯結”與真實的自我相遇,*終擺脫自我低估的魔咒,堅定地相信自己,與他人建立穩定、舒適的親密關系。
被低估的自我 目錄
引言 001
005 **章:“社會比較”“情感聯結”和被低估的自我
自我低估時,人會過分輕視自己。當缺點被放大時,我們認
為自己一無是處并感到非常羞愧,而且這種感覺通常是要么
沒有,要么非常強烈。這時,“被低估的自我”就會出現。
解決這個問題的*好辦法是,找到“社會比較”和“情感聯
結”之間的平衡點。
041 第二章:六種自我保護手段:隱藏自我低估
人們很難意識到自己何時會陷入“社會比較”以及自我低估
的境地,也不知道何時會完全喪失信心。因為在大多數情況
下,我們會下意識地保護自己,避免這種羞愧感。
079 第三章:過往的經歷導致自我低估
如果一個人既有自我低估的內在傾向,又受到生活上的沉重
打擊,那么他會長期陷入自我低估的狀態。他會拒絕所有不
錯的機會以及可能有好結果的關系,還可能因此變得沮喪或
焦慮。
121 第四章:用“情感聯結”治愈被低估的自我
實現從“社會比較”到“情感聯結”的轉換,可以讓被低估
的自我不再出現。
155 第五章:消除障礙——跟內心的“純真”對話
我們內心都有一種渴望——想要治愈心理創傷,就像治愈身
體上的創傷一樣。你要做的是學習無意識的語言,它會通過
夢境中各種各樣的圖像和故事來跟你交流。
contents
002· 被低估的自我
187 第六章:與內心的“批評者”和“保護者-迫害者”共處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批評者”,也會有“保護者-迫
害者”。批評者的聲音會強化自我低估的心態。而“保護者-
迫害者”會把你保護起來,哪兒都不準你去。
231 第七章:如何通過“情感聯結”加深親密關系
雖然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通過聊天的方式來增強彼此
的聯系,但還有一點很重要——有時跳過聊天,直接采取行
動反而更加有效。
257 第八章:穩定的親密關系:*后一味治愈良藥
愛情除了會給你帶來很多美好之外,還會對被低估的自我有
深遠的影響。如果你已經被“社會比較”淹沒,你應該投向
愛情的懷抱。愛情治愈創傷的療效是無可替代的。
289 第九章:從自我低估中解放出來
每個人都有“被低估的自我”,但我們可以治愈它帶來的傷害。
致謝 296
附錄一 怎樣找到一個好的治療師 297
附錄二 創傷表格 305
注釋 306
關于作者 318
被低估的自我 節選
《被低估的自我》: 與大人不同,小孩在面對分離時是非常脆弱的。比如父母會說:時間到了,我們該走了。待多長時間往往是由他們規定的。我們每個人生來就害怕被人孤立。這種感覺就像被關在監獄里,十分可怕。那我們的反抗能力呢?幾乎為零,因為地位太低了。 家長會無意地戲弄、羞辱、嘲笑小孩,如果在他們幼時也有過這種經歷的話,更是如此。他們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在比賽中贏得名次。這樣通常會弄得小孩很焦慮,他們害怕一旦失敗,父母就會拋棄自己。當然家長中也有忽略孩子感受,甚至打他們的情況。 所以在回看自己小時候的創傷經歷時,請記住創傷是藏在心里的,從外面是看不出來的。現在你可能覺得2歲時媽媽住院幾個星期不是什么大事,但那時候的你可能不這樣想。這取決于你當時有多少安全感。同樣地,對一個被照顧得很好的小孩來說,房子被燒并不會對他造成心理創傷;但對別的小孩來說,可能氣球爆炸都是一個可怕的噩夢。 年齡越小,傷心難過的事越能對一個人造成心理傷害。4歲以前的小孩是很脆弱的,他沒有學會大人的應對策略,也;殳有很強白勺自我意識。在4-12歲的時候,小孩仍會深受過往經歷的影響,因為大人不會一直在小孩身邊保護他,也不能保證他永遠不受自家兄弟或同齡人的欺負,這時的他可能會更感覺“孤立無援”。 不管一個人多大,父母和他人的支持永遠是*重要的。如果在母親生病住院的時候,親愛的外祖母過來陪伴你,你會過得安心一些。起碼比父親整天待在醫院,你一個人在家擔驚受怕的日子要好得多。 另外,如果傷痛反復發生或舊傷未好又添新傷的話,你會受到疾病帶來的雙重打擊。因為經歷過一次創傷的你會更脆弱,不能承受第二次的打擊。如果母親住院,而父親又必須照顧母親的話,那么你就只能自己照顧自己。這會對你造成很大的創傷。 *后,經歷過多少創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創傷是刻骨銘心的。比如一個人的母親住院后,不幸去世了。再強調一下,某些徹底改變你人生的創傷可能對他人而言并沒有這么大的影響。當然,你不想夸張創傷帶來的影響,但大多數時候它的影響是被人低估的,人們認為創傷不能把他們怎么樣。 盡管小時候的心理創傷很有可能是別人造成的,但接下來這個練習并不是為了責怪那些人,也不是要推卸責任。受到傷害并不是你的錯,但你有責任治好“被低估的自我”。要做到這一點,需要你回憶起過去的傷痛。我要再次強調,不要對自己的經歷感到不好意思,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改變現在的你。 下面會分別列出兒童時期和成年時期可能會出現的創傷。首先看看哪幾條說的是你自己,如果有沒涵蓋到的創傷條目,請自行添上。回想受到創傷時的你處于什么年齡階段,身邊有沒有人支持你,你承受了多大壓力。雖然有些條目被列了進來,但它們不一定都對你構成過傷害。往往不起眼的小事可能傷害你*深,思考這些事對你都有什么樣的影響。 ……
被低估的自我 作者簡介
伊萊恩·阿倫(Elaine N.Aron),心理學博士、心理咨詢師、大學教授、心理醫生和作家 親密關系和高度敏感者兩大研究領域的領先者 “愛”和“吸引力”研究的領導者 一位高度敏感者 建立了高度敏感者研究網站,已幫助無數具有敏感特質的人實現自我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