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書--上海教育叢書:教育信息化 走進自適應學習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487269
- 條形碼:9787544487269 ; 978-7-5444-872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上海教育叢書:教育信息化 走進自適應學習時代 本書特色
教育技術現代化是教育現代化的必要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未來,就是要構建基于自適應學習技術的人機協同的教學新范式。上海市電化教育館多年來堅持“爭做教育信息化的**者”,書中描繪的自適應學習技術,既代表了電化教育館事業追求的新方向,也代表了教育未來變革的新趨勢。盡管自適應學習的廣泛應用遠未實現,但是,值得我們每一個教育人未雨綢繆。本書作為上海教育叢書在教育技術領域的一個代表,值得每一位教育者閱讀和思考。
新書--上海教育叢書:教育信息化 走進自適應學習時代 內容簡介
自適應學習技術是人工智能在教育教學領域的深度和創新應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個美麗夢想,也是電教事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希望。全面探索和應用自適應學習技術,將有力促進教育公平和學生個性化發展,對提高我國整體教學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上海市電化教育館張治館長在系統梳理電化教育事業發展的基礎上,描繪了未來智能時代的教育信息化發展新圖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值得電教領域的實踐者和研究者研究與借鑒。
新書--上海教育叢書:教育信息化 走進自適應學習時代 目錄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自適應學習
引言
**章 電化教育裝備的進化
**節 電化教育的淵源
一、從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末,我國電化教育迅速發展
二、二十一世紀面向教育轉型的號角吹響了
第二節 電化教育裝備技術的進化和發展趨勢
一、電化教育裝備技術發展的歷史回顧
二、“互聯網+”時代的教育信息技術裝備轉型
第三節 電化教育設備的進化動力與普及
一、電化教育裝備技術未來發展的思考起點
二、電化教育設備的普及——BYOD模式
第二章 教育資源與媒介的演變
**節 教育資源的拓展
一、發展歷程
二、教育資源形態的演變
三、教育資源觀
第二節 教育媒介的變遷
一、教育媒介與媒介教育
二、現代傳播技術引發學習方式變革
第三節 發展中的學習資源與媒介
一、面臨的困惑
二、對下一代學習資源與媒介的趨勢分析
第三章 學習空間的興起
**節 “三通兩平臺”建設
一、互聯網帶來了電化教育事業的春天
二、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沖擊
三、“三通兩平臺”的本質與意義
四、認識學習空間
五、理解“人人通”
第二節 物聯網與機器智能的影響
一、物聯網與智慧校園
二、機器智能
三、萬物互聯時代
第三節 虛擬社區里的學習生態系統
一、學習社區
二、虛擬現實與混合現實
三、虛實結合構筑新的學習生態系統
第四節 教育進入大數據時代
一、教育大數據藏在哪?
二、教育大數據能幫到誰?
三、大數據帶來的教育革命
四、大數據發展面臨的挑戰
第四章 人工智能激起的“沖擊波
**節 人工智能帶給教育的挑戰
一、孔子的學習圖像
二、杜威的思維訓練
三、智能時代新契機
第二節 對人類“智慧”的再認識
一、阿爾法圍棋為什么能贏世界名將?
二、電腦智慧是如何體現的?
三、人工智能真的能完全替代老師的工作嗎?
第三節 自適應學習模式的出現
一、基于信息生態的系統學習
二、基于問題解決的探究學習
三、基于潛能發展的興趣學習
四、基于數據導引的反饋學習
五、基于知識轉換的創新學習
第五章 自適應學習的生存機理
**節 學習新需求呼喚新模式
一、21世紀學習新需求
二、國際課程教學新趨勢
三、上海課程改革聚焦點
四、課程改革下的自適應學習
第二節 智能譜系與能力發展
一、多元智能領域
二、智能發展啟示
三、智能能級進階
四、潛能實現維度
第三節 知識圖譜與知識建構的關系
一、知識圖譜建構
二、圖譜框架列舉
三、學習即時反饋
四、雙向細目表
第六章 自適應學習的適應機制和技術實現
**節 自適應學習的系統構成與原理
一、基本構成
二、自適應技術是如何驅動學習的?
三、基于自適應的學習管理系統
第二節 學習者模型分析與技術實現
一、學習風格測定
二、學習者模型之建模方法
三、學習者模型之技術實現
第三節 知識領域模型
一、知識圖譜
二、學習資源
第四節 自適應推薦引擎
第五節 呈現形態
一、學習狀態
二、基于自適應引擎的學習過程導航
第七章 自適應學習與教育變革的對接
**節 自適應學習助力未來教育變革
一、自適應學習技術促進教育優質均衡
二、自適應學習技術促進綜合素質評價
三、MOOR案例中自適應學習技術的價值分析
第二節 自適應學習與數據大腦校園
一、數據大腦校園
二、數據大腦校園基本架構
三、數據大腦中的自適應建構
第三節 自適應學習“再造”教學流程
一、教學流程再造
二、自適應學習釋放教師教學生產力
三、個案列舉
第四節 自適應學習提升學習品質
一、學生智慧學習五環節
二、基于學習五環節的自適應學習技術攻關
三、個案列舉
參考文獻
后記
新書--上海教育叢書:教育信息化 走進自適應學習時代 作者簡介
張治,博士,正高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教師,上海市電化教育館館長。1997年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美國East—West Center訪問學者,兼任華東師范大學特聘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創客教育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教育學會副秘書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生導師等。 曾參與教育部初中《科學》教材審定,上海市“二期課改”《生命科學》課程標準的制定和高中《生命科學》教材、教參編寫,參加國家基礎教育《研究型課程資料包》教材的編寫,著、合著、編著出版著作50部,在各種專業報刊發表論文70余篇。 任職期間完成了上海市綜合素質評價系統、學籍系統、義務教育入學系統、基礎教育學生成長空間和數據中心、研究型課程自適應學習系統等10余項大型信息化項目的開發建設。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教育大數據、教育治理現代化和未來學校與未來教育新圖景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莉莉和章魚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