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從1到M:讓企業走出去的國際戰略畫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12070
- 條形碼:9787521712070 ; 978-7-5217-1207-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1到M:讓企業走出去的國際戰略畫布 本書特色
1.一張圖讀懂國際化經營!復雜時代的企業實戰工具,席卷全球市場的行動利器,一家企業實現國際化的完整行動體系! 企業國際化是企業進行戰略選擇的重要趨勢。這本書以一張畫布的形式,讓抽象的國際戰略概念躍然紙上,為尋求國際化發展機遇的企業家、高管提供了一個便捷易用的爆款工具——國際戰略畫布。每家企業都可以從畫布中簡單的構成要素入手,一步步制定符合自身情況的企業國際戰略,邁向國際市場。 2.5大角度刷新國際戰略模型,13大要素施展國際戰略畫布,顛覆傳統慣性思路,瞄準全球發展機遇,洞悉企業國際化陷阱!一部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參考讀物! 擁有價值主張的企業都有機會瞄準全球。當下的國際商業環境充滿了易變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企業單靠模式復制已經無法在國際上立足。作者針對新環境提出的新5P戰略模型和國際戰略畫布將分別作為理論指導和實操工具,幫助企業制定出靈活的國際化戰略行動方案。 3.學界翹楚、商界知名實踐者鼎力推薦!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商學院院長 陳春花 國際商務學會中國區主席 武常岐 香港創業創新研究院院長 曹仰鋒 全球化智庫(CCG)創始人 王輝耀 阿里巴巴產業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 陳威如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教授 張娟娟 嘉賓大學創辦人 吳婷 4.華為、小米、吉利、菜鳥的國際化路徑 深度解讀成功企業的國際化路徑,層層分析,揭開企業國際化經營中的陷阱,避免入坑! 5.知名專家深耕營銷學及國際化領域心血之作!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永貴,美國猶他大學國際戰略管理學博士、南卡羅來納大學摩爾商學院國際商務系終身教授李卅立多年致力于營銷學及企業國際戰略方面的教學和研究,為讀者傾力打造企業國際化戰略落地工具。
從1到M:讓企業走出去的國際戰略畫布 內容簡介
對一家企業來說,從0 到1 意味著從無到有,從1 到N 意味著對從0 到1 模式的復制。而在從1到N的過程中,其實還有蘊含著一個從1 到M 的階段,M就是靠前化經營(Multinational)。創業企業如何借助靠前化獲得全新的發展機會?中國企業家如何刷新自身的慣性思維?目前我們有哪些實戰經驗和工具可以借鑒和使用?這本書就是要解決這一系列問題。兩位作者是營銷學和靠前戰略管理方面的知名專家,他們長期深耕于此領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讓企業成功實現靠前化經營的新工具——靠前戰略畫布。作者認為,如今的時代充滿了易變性、不確定性、復雜性、模糊性,各個國家或地區都有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政策和習俗,復制靠前已有的成熟商業模式不足以幫助企業在靠前上立足,而預測能力和戰略制定的可塑性是實現企業靠前化跨越的關鍵要素。因而,作者在這本書中提出新5P戰略模型和靠前戰略畫布,分別作為實現企業靠前化跨越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工具。無論是對于剛剛步入靠前化的初創公司,還是已有成熟靠前化戰略的公司,運用好這個系統且實用的工具,公司在實現靠前化經營中所面臨的致命難題將迎刃而解。
從1到M:讓企業走出去的國際戰略畫布 目錄
目錄
推薦序一 國際化新路的探索
推薦序二
前 言
**部分 新時代下的國際化
第1 章 國際化進程中的誤區
誤區一:為了國際化而國際化
誤區二:固守自己的“經營之道”
誤區三:失控的制度與環境
誤區四:劍拔弩張的勞資關系
誤區五:尋找靠山而丟失自我
誤區六:以競爭取代合作
第2 章 企業走出去的**課
易變性
不確定性
復雜性
模糊性
VUCA 時代的生存法則是什么
第3 章 實現“從1 到M”的三要素
國際化的企業家能夠尊重多元文化
國際化的企業家需要有多維度思考的能力
國際化的企業家能夠把握多邊關系問題
第4 章 新5P 戰略模型
從計劃到人
從謀劃到伙伴關系
從模式到預測
從定位到可塑性
從觀念到多元文化
第二部分 國際化戰略升級
第5 章 國際戰略畫布
商業模式畫布的9 個要素
新的競爭武器—國際戰略畫布
國際戰略畫布的構成
第6 章 國際化驅動
并非資本雄厚的企業才能走出國門
如何確定目標客戶
預測目標國的制度與環境
企業該如何“進場”
第7 章 再塑成功
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力
優勢再塑
合作伙伴很關鍵
如何處理子母公司關系
第8 章 盈利模式
收入來源
成本結構
第三部分 國際化沒有想象中那么難
第9 章 手機西游:小米在印度
國際戰略畫布助力小米“西游”
新5P 戰略模型助小米布局海外市場
第10 章 蛇吞象:吉利并購沃爾沃
國際戰略畫布助力吉利“蛇吞象”
新5P 戰略模型助吉利布局海外市場
第11 章 “菜鳥”全球飛: 菜鳥在俄羅斯
國際戰略畫布助菜鳥飛向全球
新5P 戰略模型助菜鳥確認航向
第12 章 跳“桑巴”的“狼”:華為在巴西
國際戰略畫布助力華為巴西起舞
新5P 戰略模型助華為搭建國際舞臺
結 語
參考文獻
從1到M:讓企業走出去的國際戰略畫布 節選
推薦序一 國際化新路的探索 隨著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范圍內的互聯互通成為現實,全球市場不再專屬于大型的跨國企業,新興的初創企業也開始參與全球競爭。初創企業如何借助國際化獲得全新的發展機會,正是本書吸引我的地方。 相較于創業,國際化一直都扮演著一個小眾的角色,然而對當前中國經濟轉型來說,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中國企業如何抓住新技術革命的機遇,并通過海外市場尋求新突破?有關這一問題的探索是極有意義的。 初創企業在實施國際化戰略前,一方面要有實施國際化戰略的資源和能力,另一方面需要運用自身的創新能力選擇一條不同的路徑。這本書正是從這個視角提供了觀點、方法和工具,這些有關觀點、方法和工具的探討,可以幫助初創企業整理出自己的戰略和行動方案。由于目前市面上能夠指導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的工具書還比較少,因此這本書的探索和創新非常有價值。 任何企業要想成功制定國際化戰略,都需要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具有戰略思維。作為初創企業的國際化戰略制定者,作者認為初創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需要擁有“從1 到M”的戰略視角,即需要具備三個M 能力:Multiculture 代表能夠尊重多元文化,Multidimension 代表有多維度思考的能力,Multilateralism 代表能夠把握多邊關系問題。具備這三個M 能力是企業的高層管理者成功制定國際化戰略的關鍵所在。 這本書以世界上*杰出的管理思想家亨利·明茨伯格的5P戰略模型為原型,結合新的時代要素,為高層管理者制定國際化戰略提供了新5P 戰略模型—由關注計劃到以人為本,由側重謀劃到重視合作伙伴,由照搬模式到強調預測,由保持一貫定位到增強可塑性,由秉承傳統觀念到兼容多元文化。這5 個轉變可以幫助初創企業在國際競爭中因地制宜地制定自身戰略,而不是簡單地把在國內已經成熟的模式復制到海外市場上去。這本書還對A. O. 史密斯、麥當勞、福耀集團、小米、沃爾瑪、中糧等知名企業走出去的案例進行描述與解讀,闡述了新5P 戰略模型在本地市場所發揮的戰略指導作用。 這本書創造性地打造了國際戰略畫布,來幫助想實現國際化的企業制定國際化戰略,并提供了多種可能性。畫布非常形象地解讀了初創企業的國際化戰略的要素構成及其解決方案。它的**個“國際化驅動”模塊包含4 個要素:國際化動因、目標客戶、CAGE 距離模型和國際化路徑。第二個模塊是“再塑成功”模塊,它為初創企業重塑自身優勢、尋找新合作伙伴、處理子母公司關系提供了支持。第三個模塊是“盈利模式”模塊,它能更好地幫助企業分析如何從不同客戶群體中獲取收入。*后,這本書以小米、吉利、菜鳥和華為作為案例,具體探討如何將以上研究結論運用于國際化戰略中。 總之,國際化是一個復雜、動態且非常依賴具體情境的戰略過程。本書作者非但沒有陷入傳統國際化理論的桎梏,反而將新舊管理思想與當下國際化趨勢及中國企業的獨特性相融合,提出了創造性與實踐性并存的國際化戰略指導模型。該模型體現了作者在國際商務領域深厚的理論功底和對前沿國際化現象的深刻把握,因此非常適合中國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閱讀。 陳春花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BiMBA 商學院院長、王寬誠講席教授 推薦序二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的大形勢云譎波詭,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1978 年,新一輪的全球化啟動。進入21 世紀后,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數字經濟、移動終端以及人工智能等技術高速發展,未來的世界格局正在被重新構建。作為20 世紀80 年代的新一輪經濟全球化的發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我國見證了世界的巨大變化。在改革開放的40 年中,中國通過“內向國際化”把自己變成世界工廠,中國制造的優質產品向全球輸出,在海外市場的份額日益擴大。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規模正在不斷擴大,*新的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數據顯示,2018 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1 205 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三。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接近2 萬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二。這些投資分布在全球189 個國家和地區。這些鼓舞人心的統計數據的背后是眾多中國企業的努力奮斗。 在中國企業經受住了國內市場的沖擊和洗禮并邁出國門后,它們看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在技術急劇變革的同時,商業模式也在發生轉變,從以占有資源為基礎的競爭模式,轉化為以全球平臺為根基、充分對世界范圍內的優質資源加以利用的模式。這個過程存在一系列問題和挑戰。文化差距、制度差距、合規經營等各類問題亟待思考。 例如,美國的Airbnb(愛彼迎)和Uber(優步)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充分發揮共享經濟的作用,依靠嶄新的商業模式,整合全球資源,并取得了蓬勃發展。Airbnb 并未擁有眾多房產的所有權,卻能夠在全球191 個國家的三四萬個城市里為客人提供住宿服務。Uber 并未擁有汽車的所有權,卻為世界各地千百萬人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同時使閑置時間和閑置資源重新發揮作用。我們是時候以系統性、全局性、戰略性的眼光去思考企業邁向國際化的新路徑了。 我國正在努力打造優質的營商環境,并為下一步的經濟發展服務。各級政府也不斷出臺政策,將行動落在實處,促進各類企業的健康良性發展。但并不是每一個國家和地區都能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營商環境,作為企業的領導者,要不斷提升企業在動蕩的環境中的應變能力以及開拓海外市場的業務能力。謀大事者必先觀大勢。認清世界的大格局對企業制定國際化戰略至關重要。 當我們洞察經濟全球化的未來發展方向時,我們有必要回顧歷史,并從回顧歷史的過程中加深對經濟全球化的認識。縱觀歷史發展脈絡,經濟全球化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全球化1.0:國與國之間產生了貿易往來和人員流動。在古典全球化時代,絲綢之路是這一時代的標志性經濟活動。來自亞洲國家的絲綢經過多個國家轉運到世界財富中心—羅馬。伴隨著貿易與文化的交流,各國的商人在長安交換著香料、馬匹、絲綢。不同的文化通過貿易活動得到傳播。麥哲倫和哥倫布的全球航行,把全球化1.0 推向高潮。全球化1.0 代表大航海時代,大航海時代也標志著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的開始。伴隨著全球貿易的發展,大規模的殖民活動也開始了。 全球化2.0:**次工業革命到來了。從事紡織業生產的企業的效率被大幅提高,大航海時代被殖民時代取代。非洲的奴隸貿易、美洲的種植業和歐洲的加工工業構成了所謂的三角貿易。15世紀伊始,歐洲殖民者入侵非洲。他們以殖民掠奪的方式進行原始資本積累,并搶占了大部分海外市場。特別是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殖民者通過非法販賣奴隸賺取高額的利潤,這樣的經濟活動一直持續至19 世紀末。在此次殖民擴張中,沒有搭上工業化快車的國家的領土被侵占,這些國家也成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雖然中國沒被卷入這一場以殖民掠奪為主要方式的革命中,但這場革命對中國的影響是深遠的。中國的企業受到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的影響,開啟了民族企業探索之路。 全球化3.0:隨著新的產業革命的到來,物流效率得到了極大提升,生產組織可以通過不同國家之間的產業鏈來組織全球化生產。通過國際貿易實現經濟全球化的主要邏輯是各個國家和地區進一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并按照產業鏈進行分工。發達國家的企業紛紛在人工成本較低、資源成本較低的發展中國家投資建廠。中國也開始順應發展大趨勢,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經過40 年摸索,中國成為這一輪全球化*大的獲益者。中國通過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具有競爭力的優惠政策,形成了中國制造業的巨大優勢,成為全世界的工廠。我們用時間換空間,生產出來性價比*高的產品,并出口到各個國家。隨著中國人工成本上升,人口紅利逐漸減少,企業又開始尋找新的勞動力,很多工廠搬到了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全球化3.0 的格局和模式。 全球化4.0:現代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其與智能制造成為下一階段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它們也是新一輪全球化的推動力。著眼未來,它們*有可能在全球化4.0 的進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因全球的技術和資本被重新配置而形成的利益共享機制,將造福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上來看,未來我們將掌握更先進的科學技術,如人工智能技術、空間技術、新能源技術等。同時,我們也更容易身處一個“ VUCA”a 時代—一個充滿了易變性、不確定性、復雜性和模糊性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對企業和企業的領導者來說,*重要的事情就是學會未雨綢繆,常備不懈。 戰略管理和商業方面的專家學者在過去60 年里,做了很多有關企業跨國經營的研究。這些研究揭示了企業跨國經營的規律,也提出了抵御外來企業融入本地市場環境的方法。這些研究對正在走出去或者已經走出去的中國企業來說,存在著一些缺失,這些缺失可以歸結為三方面。首先,這些學術研究的積累大多是基于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的過往經驗完成的。在過去的500 年里,這些國家和誕生在這些國家的企業大多經歷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和殖民掠奪,有著比較豐富的應對海外復雜事件的經驗。而中國在過去的500 年里,不僅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海外擴張,且在1840 年后的100 年里,還頻繁受到各國列強的攻擊。所以中國的企業家對不同國家在歷史文化、宗教信仰方面存在的差異認識不足。其次,1978 年的改革開放是以開放本土市場并吸引外資和外企進入中國開始的。中國企業的國際化經驗是在本土市場上逐步積累的,積累經驗的環境相對單一。而一旦走出國門,大千世界可謂千變萬化、錯綜復雜。企業必須清楚自己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趨勢,清楚可能遇到的機遇和挑戰,清楚應對危機的方法,才能使自己始終立于不敗之地。再次,這些學術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理論性。雖然這些學術研究取得了累累碩果,但這些知識沒能以一種企業家熟悉的深入淺出的方式傳播開來,難以充分為中國的企業和企業家提供服務。 為了幫助企業面對挑戰、克服困難,并*終實現國際化,本書的兩位作者精心策劃了這本書。本書以企業走出去可能遇到的陷阱與問題作為開篇內容,給企業敲響警鐘;引入能夠分析易變、不確定、復雜、模糊環境的VUCA 模型,有條理地介紹了企業在當前趨勢下會面臨哪些挑戰,又存在何種生存機遇,以此拉開新時代的中國企業的國際化序幕。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部分講述了新時代下的國際化,旨在幫助讀者了解VUCA 時代下的企業生存法則—企業如何應對易變、不確定、復雜、模糊的海外市場所帶來的挑戰,以及如何實現成功模式的復制。兩位作者在書中提出了新5P 戰略模型,以及如何利用該模型制定企業的國際化戰略。第二部分向讀者介紹了什么是國際戰略畫布,以及企業應如何利用國際戰略畫布這一工具輔助新5P 戰略模型,讓企業的走出去之路更加順利。第三部分以成功實現國際化的企業為案例,幫助企業家深刻理解國際戰略畫布與新5P戰略模型在不同情境下的運用。 這本書的特點在于把復雜的學術研究的成果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再現出來,指出了中國企業在新一輪全球化中需要把握的機會和規避的風險。對將要和正在實施國際化戰略的企業家來說,它將是一部重要的參考書。 武常岐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國際商務學會中國區主席
從1到M:讓企業走出去的國際戰略畫布 作者簡介
王永貴,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高校市場學研究會副會長,獲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等近20項教學與科研獎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市場營銷雜志》(Journal of Marketing)和《管理世界》等國內外知名期刊上。翻譯出版菲利普·科特勒、彼得·德魯克、約翰·杜爾等人的多部經典著作,包括《這就是OKR》等。;.;李卅立,美國猶他大學國際戰略管理學博士,南卡羅來納大學摩爾商學院國際商務系終身教授。作者長期致力于企業國際戰略方面的教學和研究,為中美跨國企業咨詢培訓,并獲得多個教學獎。在2017年被國際商務學會評為“有為學者”。他關于國際化的研究發表在《哈佛商業評論》(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知名國際期刊上,并多次獲得美國管理學年會的年度論文獎,以及美國國際商務教育與研究中心新興市場論文獎。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