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教育考試與評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358345
- 條形碼:9787515358345 ; 978-7-5153-5834-5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教育考試與評價 本書特色
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 《教師與考試與評價》以考試作為入口,圍繞評價和考試的理論主線,從50個小切口梳理了實踐中反復遇到、教學中常常產生困擾的問題,如:各學科命題和教學如何體現“立德樹人”?如何用考試結果進行學校和地區評價?課堂教學該不該打分?如何用評價提升教學質量?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如何體現在考試中,教學又該如何進行調整和轉變?等等,很多研究內容涉及《總體方案》中提出的改革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的重點工作要求。 除此之外,作者認為,“不懂教育評價學的教師一定會極大程度地限制其專業成長”,書中“教育評價應用”部分的相關內容及貫穿于全本書的教育評價觀,幫助教師普及評價基本知識,掌握命題本領,提高相關專業水平,為加強教師隊伍的教育評價能力提供了有效路徑。 由于作者選取的問題切口小,實踐性強,所以《教師與考試與評價》讀起來貼近實際、通俗易懂,為各地區、學校貫徹落實《總體方案》,探尋自己的評價改進方案提供了有效的學習借鑒資源,為教師的教學調整提供了有力支持,為傳播改革理念,引導全社會理解教育的*終目標,樹立正確的考試價值觀、人才培養觀提供了優質讀本。
教育考試與評價 內容簡介
中國有著深厚的考試文化,但現代考試測量方法則誕生于西方。 《教師與考試與評價》以考試作為開篇,圍繞評價和考試的理論主線,從50個小切口梳理了實踐中反復遇到、教學中常常產生困擾的問題,建立起教學、考試、評價的有機聯系。 如:從各學科命題和教學如何體現“立德樹人”這個主題,探討如何發揮學科課程的育人功能,引領學生的精神成長;從“如何看待考試”“教學管理如何配合新高考”“如何用考試結果進行學校和地區評價”等重點話題,結合實踐和研究,探究改進學校評價的方法,提供建立調整動態的學校評價方案;從“總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教學評價的原則”“課堂教學該不該打分”等困擾教學實踐的問題,探索更科學的教學評價方式,用評價提升教學質量;針對于國家對于高水平人才素質的要求,以“中高考改革的理念變化及方向”、“中高考命題改革對教學的撬動作用”兩大主題模塊,涉及閱讀能力、試題的時代性、如何考查實踐應用能力、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等29個問題切口,破除“講招不講理”“以不變應萬變”的舊有教學思維,系統分析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如何體現在考試中,教學又該如何進行調整和轉變。從“評價的發展歷史和模式”、“學校教學評價的原則”、“課堂教學的評價指標”,從理論到實踐均做出了詳細講解,為加強教師的教育評價能力進行了基礎的知識普及。 “回顧和總結多年經驗,可以明顯感覺到,每一次改革,總會有一些學校和教師落在后面,他們往往是信息接收滯后,理念跟不上,不去積極實現自身調整和改革的學校與教師。 每一次改革都是一次挑戰,要迎接挑戰就必須學習。每一次改革也是一次機遇,哪些學校跟得快,哪些老師轉變得快,就能迅速融入改革的浪潮,快步前行。 我由衷希望這本《教師與考試與評價》能夠起到這樣的作用: **,傳播考試改革理念; 第二,解析考試改革的重點、要點; 第三,從考試改革理念和考試改革的作用上,給教學以較為清晰的導向,給教學提出改進和改革的具體意見。” ——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北京師范大學資深教授 臧鐵軍
教育考試與評價 目錄
序 教育考試與評價的力量
模塊一 考試的幾個基本問題
第 1 講 如何看待考試
第 2 講 考試的結果值得相信嗎
第 3 講 考試難一點好還是容易一點好
第 4 講 考試的區分度越大越好嗎
第 5 講 怎樣檢查一張試卷好還是不好
第 6 講 好試卷必須要有好結構
模塊二 中高考改革的方向
第 7 講 新高考改革的框架是什么
第 8 講 高考理念的變化帶來了什么
第 9 講 教學管理如何配合新高考
第10講 新高考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的特點
第11講 新高考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的綜合性和整體性
第12講 新高考背景下模塊化教學的建議
第13講 中考的性質定位及改革方向
第14講 中考改革的幾個可操作性問題
第15講 北京中考改革的先行實踐
模塊三 中高考命題改革對教學的撬動作用
第16講 中考改革之 :突出閱讀能力考查
第17講 中考改革之 :以身邊的生活為背景
第18講 中考改革之 :從學科走向生活、走向社會
第19講 中考改革之 :考查學科基礎
第20講 高考猜題、押題真的能奏效嗎
第21講 猜題、押題和復習備考
第22講 試題的時代性 :緊密聯系社會進步和科技發展
第23講 考試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培養負有責任
第24講 如何考查實踐應用能力
第25講 培養實踐應用能力對教學的要求
第26講 考查應用能力對教學的正向拉動
第27講 什么是開放性題目
第28講 開放性題目的命制和評分
第29講 開放性試題對開放性思維教學的引導
第30講 從高考命題改革看綜合能力培養
第31講 知識的整合是具有生長和更新意義的創造
第32講 考綜合能力,試題要素有哪些
第33講 培養綜合能力,教師怎么教
第34講 高考作文命題如何體現立德樹人
第35講 立德樹人 :各學科命題和教學的重中之重
模塊四 考試結果的報告與評價
第36講 如何制定學生成績報告
第37講 如何用考試結果進行學校或地區評價
模塊五 教育評價的應用
第38講 評價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
第39講 教育評價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
第40講 把總結性評價轉成形成性評價
第41講 建立調整的、動態的學校評價方案
第42講 教育評價的5種模式
第43講 學校教學評價的幾個原則
第44講 用評價提升教學質量的要點
第45講 評價課堂教學到底該不該打分
第46講 課堂教學的5類評價指標體系
第47講 如何解決教師對評價缺乏積極性的難題
第48講 建立主動運行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舊法改造
第49講 建立主動運行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一種評價新形式
第50講 建立主動運行的教學質量管理體系—— 教學評價之文化
附 恢復高考四十年:櫛風沐雨 從未停歇
后 記
主要參考文獻
教育考試與評價 節選
第30講 從高考命題改革看綜合能力培養 2018年的北京卷《考試說明》帶給考生一條重要信息:將注重考查學生對學科各模塊間的邏輯聯系,考查學生對學科的整體認識。 從學科覆蓋面的角度說,學科的每一部分都考查到了,無遺漏了,就算得上是完整了,為什么還要特別提出考查學生對學科的整體性認識呢? 1. 什么是知識能力整合 完整性和整體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完整性是無缺失、無遺漏,是內容范圍的概念;整體性是指事物功能的概念,整體的要點在于結構,特指由事物構成的系統。因此,對學科的整體認識,來自對學科各模塊間邏輯聯系的認識,并且在頭腦中建構起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 高考是不會用一道題來考查學科各模塊間的邏輯聯系的,也不會用一道題考查學生對學科的整體認識,而是要用不同題目的組合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所謂綜合,既是縱深和橫向的貫通,體現各模塊間的聯系;也是對事物整合后的特性的把握,體現對學科的整體認識。對這些要素,近幾年的高考命題已經在強化,今后作為命題改革的方向,還會進一步加強考查。 綜合性強的題目意味著多個因素、多種矛盾交織在一起,對此,有些考生感覺無從下手,答題時往往會顧此失彼。只有學會從整體上把握,注重結構,才有可能應對自如。 ...... 第35講 立德樹人:各學科命題和教學的重中之重 每一道聯系社會實際的試題都是有情景的。立德樹人的情感情境,是命題者出于教育目的而設置的,是具有特定情感氛圍和認知活動的環境綜合體。好的試題,不僅能建構出測量認知的環境,還能營造出良好的情感環境。 讀題、理解的認知活動應該是知、情、意等,相互交織在一起的過程。學生審題不僅存在認知活動,還有情感滲透和價值驅動。如果試題在情境設置上具有接近實際的“真實”情感效果,學生就能夠體驗事物發生和發展過程,并形成一定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近些年的高考試題采用多樣、鮮活的試題形式,以潤物無聲的方式,進一步強化試卷的育人導向,實現寓教于考。 1. 高考命題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高考是考生直接面對人生發展選擇的重要節點,也是學生必須上好的“基礎教育*后一課”。高考命題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核心思想和基本遵循,貫穿于謀篇布局的全過程,充分重視試題素材選擇、情境設置以及設問角度和方式的教育價值,根據考查目標并結合學科特點,著力發揮考試命題的育人功能和引領作用。 ......
教育考試與評價 作者簡介
臧鐵軍,曾任國家督學、國家第二屆課程委員會委員、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中山大學兼職教授、河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考試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統計與測量分會副會長、北京教育學會副會長。曾獲國家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1955年生于吉林省長春市,1977年考入吉林大學物理系,畢業后供職于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后考入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法專業深造,獲碩士學位。 從1987年起涉足教育評價與考試研究領域,1992年在中央教科所破格評為副研究員,1997年晉升為研究員。2004年調入北京教育考試院任副院長,從事考試管理、命題、研究工作。2012年晉升二級教授,2014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