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南山教育行思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9121518
- 條形碼:9787519121518 ; 978-7-5191-215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南山教育行思錄 本書特色
★ 進行教育改革的必讀書 ★ 值得借鑒的全國教育強區和改革先進區深圳南山區輸出的教育經驗和模式 ★ 深圳南山區教育局局長劉根平多年的教育觀察、經驗和感悟
南山教育行思錄 內容簡介
本書總結提煉了深圳市南山區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和經驗。作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公辦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治理模式及實施效果研究”的研究成果,全面反映了《南山區教育質量攻堅五年行動計劃(2013—2018年)》和《南山教育事業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的實施效果,充分展現了南山教育的發展水平、突出亮點及顯著成效,生動再現了南山的教育形象、氣質、風格和氣派。為全國不同地區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和模式,輸出南山教育經驗及相關標準,真正發揮南山作為教育強區和改革先進區的引領示范作用。
南山教育行思錄 目錄
理想·質量
理想的教育需要堅定教育的理想
《南山教師宣言》引領教師角色生成
教育的“南山質量”是這樣煉成的
質量攻堅:用行動說話
變革·行動
“三個轉變”導航南山教育人新時代新探索
“六張牌”打出教育的南北均衡
新行動催生優質教育資源帶縱橫交錯
集團化辦學的“南山經驗”
課程改革持續深化
教師專業發展的“南山行動”
技術·治理
技術提升教育智慧
用信息技術推動未來學校變革
新常態下的學校治理
打造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南山范式”
創新·未來
教育本身就是供給側
教育“南山質量”的法治之維
唯創新贏未來
以國際標準高位謀劃教育改革發展
附錄
南山教育行思錄 節選
打造人民滿意的教育“南山質量” 劉根平 深圳南山,深圳文化之根、改革開放發源地。自1990年建區以來,南山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城市邊緣向城市中心的華麗轉身,坐擁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現正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 南山因改革而生,南山教育因創新而強。建區29年來,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是歷屆南山區委、區政府的戰略認知。區委、區政府推出一批教育改革創新舉措、民生實事項目。近些年,區委、區政府更是在每年教師節前均召開常務會,專題研究教育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送出高含金量的“大禮包”。高質量教育已經成為南山社會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回顧過去,南山教育大致走過了五個重要歷史階段:**階段(1979—1989年)是奠基階段;第二階段(1990—2002年)從建區到成為廣東省**個教育強區;第三階段(2003—2008年)從教育強區到成為廣東省**個教育現代化先進區;第四階段(2009—2012年)追求卓越教育,探索教育內涵發展,成為全國教育改革實驗區;第五階段(2013年至今)實施質量攻堅五年行動計劃,打造教育“南山質量”,成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南山一代又一代教育人凝心聚力,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堅定不移地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構建了層次清晰、銜接科學的國民教育體系和結構合理、靈活多樣的終身教育體系,實現了從農村教育到城市教育、從城市教育到現代化教育的兩度歷史性跨越,為進一步打造教育的“南山質量”,在推進教育現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全國前列打下了堅實基礎。 南山教育發展是一場接力跑,需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一任接著一任干。2013年3月,南山教育領頭人的接力棒傳到了我手中,適逢黨的十八大召開不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強調扎根中國、融通中外、立足時代、面向未來,對教育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面對新階段、新形勢、新任務,我與班子成員一起,以十八大精神為引領,謀劃南山教育未來如何在“高原之上,再起高峰”。經反復思考、充分論證,我們提出“讓每一所學校都優質,讓每一位教師都精彩,讓每一個孩子都幸福”的理想追求,確立“均衡化、優質化、多元化、國際化、特色化”的發展路徑,出臺了《南山區教育質量攻堅五年行動計劃(2013—2018年)》,推動南山教育從速度到質量、從效率優先到追求公平而有質量的轉型升級,致力打造貫通教育全鏈條的教育高地,爭當深圳乃至全國教育質量的排頭兵。白駒過隙,如今攻堅五年行動計劃已到收官之時。 這五年,注定不平凡。五年來,南山教育改革發展與國家教育發展戰略同頻共振,全面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懷揣教育理想,堅守職業道德,踐行價值追求,全面推進十大攻堅項目,打造教育的“南山質量”。一項項改革舉措、一個個發展成效,尤其是十大攻堅項目的推進與實施,南山教育再筑新高地,又攀新高峰,為南山打造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提供了有力支撐,成為中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一面旗幟。 這五年,創新體制機制,南山學校更優質 教育治理能力明顯提升。南山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打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在深圳率先成立區教育督導委員會,首創學校“黨建+督導”模式,實現中、小、幼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全覆蓋,成為全國中小學責任督學掛牌督導的樣板。深化與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合作,依托國家教育智庫,助力南山教育高質量發展。全區公辦學校全部實現“一校一章程”,在全省率先實現學校工會組織100%全覆蓋。試點探索理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推動學校內部治理結構邁向現代化。 教育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切實加大投入,教育預算內經費逐年遞增,從2013年的154億元增至2018年的656億元,翻了兩番。充分保障教育用地,規劃義務教育設施用地,實現配套學校(幼兒園)與住宅項目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五年新改擴建學校30所,增加學位約37萬個。實施“清涼教室”工程,為全區所有學校所有教室安裝空調。進行圖書館改造,使圖書館成為學生*愛去的閱讀中心、學習中心。實行陽光招生,多途徑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義務教育問題,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校比例達95%左右。 新建學校辦一所優一所。提升學校建設標準,每平方米造價在原基礎上提高40%。借助華潤、萬科、華僑城、招商蛇口等大型企業的力量,通過配建、代建、總承包等模式,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提升學校建設速度和質量。提前一年遴選優秀校長,下達教師編制,賦予校長選人用人自主權,迅速組建結構合理、業務精湛的教師隊伍。注重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引入AI、VI等技術,促成前沿技術與課程深度整合,探索個性化、場景式學習,課程建設借助技術實現“彎道超車”,即時性反饋成為常態。 多元合作辦學蔚然成勢。新組建南方科技大學教育集團(南山)(簡稱“南科大教育集團”)、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簡稱“南山二外”)、文理實驗學校三大教育集團,集團總數達6個,全區集團學校覆蓋公辦學校的45%,集團學校學生人數占全區學生總人數的58%。在堅持公辦導向的基礎上,引進著名科研院所、創新企業、教育基金等優質資源,開展多元合作辦學。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簡稱“中科先進院”)、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深圳中學、大疆公益基金會等合作舉辦學校。北部片區通過大學城聯盟、南北聯盟、新組建教育集團、新建品牌學校,22所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升,涌現一批新名校,南山東西走向的優質教育資源帶全面打通。 這五年,打造“四有之師”,南山教師更精彩 配足編制,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優化。嚴格按照上級編制部門的有關規定為各校配足編制,通過優秀教師“選聘選調”、定向招聘重點師范院校畢業生、公開招考等途徑,不斷充實師資力量。近三年共引進優秀教師2000余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A類雙一流院校與全球排名前列的境外名校的畢業生紛紛加盟,進一步優化了南山教師隊伍結構,提升了教師整體水平,為南山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持續的人才儲備。 價值引領,教師責任感、榮譽感不斷增強。在全市率先發布《南山教師宣言》,倡導教師成為塑造學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促進“思維體系、話語體系和行為體系”三個轉變。完善教師考核機制,推進師德師風APP在線評價,建立師德檔案,強化以人為本、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打造教師職業的榮譽體系,開展“魅力教師·魅力團隊”評選活動,樹立優秀的教師典型、學科組典型。評選精英教師、年度教師、榜樣教師。由此涌現出一批扎根教學一線、師生家長公認的模范典型。 定制培養,教師專業素養不斷提升。在全省率先探索成立區級教師發展中心,實施行政導向的“先鋒計劃”和學術導向的“引領者計劃”,量身定制新崗、優秀、骨干、名優等梯級成長方案,進行專業分類培養,實現教師培訓100%覆蓋。成立涵蓋學前至高中的146個區級名師工作室,覆蓋全區3000多名教師,打造教研教學共同體。南山教師連續3年獲得深圳市“年度教師”稱號。 完善機制,教師待遇不斷提高。實行“評聘合一”職評制度,推進校長職級制改革,全面實行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每年及時核定學校績效工資總量。持續加大教育系統人才住房的保障力度,不斷提高園丁獎和各類獎勵金額,給符合條件的新引進應屆畢業生發放一次性生活補貼。在全市率先縮短民辦學校教師和幼兒園保教人員從教津貼起步年限,逐年提高津貼起點標準。南山教師已經成為人們羨慕和尊重的職業。 這五年,聚焦核心素養,南山學生更幸福 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全市率先發布《南山青少年成長宣言》,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全面實施《南山區中小幼德育行動計劃》,通過開展“方圓行動、培根行動、紅星行動、燈塔行動、地圖行動、搖籃行動”六大行動,認真扣好中小學生人生**粒扣子。掛牌成立了12個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常態開展“體育節”“藝術節”“英語節”“科技節”“心理節”“創客節”活動。德育政策體系逐步健全,內容體系不斷豐富,實施體系創新發展,保障體系持續完善,推動中小學生養成良好的政治素質、道德品質、法治意識和行為習慣,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全面深化課程改革。制定《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的指導意見》《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優質發展的指導意見》《南山區中小學博物館課程指導意見》等文件,并積極實施,以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為總體目標,區域整體推進與學校自主創新相結合,形成有南山區域特色和學校獨特個性的創新型課程體系。打造高階課堂,推進“三新課堂”(新教材、新理念、新課堂),全面提高課堂效率,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加強校本課程建設,擬定并實施“1+7”特色發展指導意見,統籌規劃全區學校體育、音樂、美術、創新教育、傳統文化、國際化和信息化等領域的課程特色發展,鼓勵特長生學段銜接、師生靈活走校等。出臺《南山區中小學學生生涯規劃實施指引》《南山區中小學學業質量評價指導意見》等,推進學業質量評價改革,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讓小學生開心起來,讓初中生“心”樂起來,讓高中生“心”活起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大力開展創新教育。建設智慧校園,打造未來教室,進行圖書館改造升級,搭建校園No1網絡競技平臺,為學生提供展示天賦特長的機會。實施“大學(企業)—中小學”伙伴計劃,在全市首創成立南山少年創新院,分院達到34個。開展“龍鷹對話”“留學生文化使者進校園”等活動,加強國際理解教育,推進跨文化交流。 全面提升學生素質。中高考成績連續多年排在全市前列,實現了“南山學子人人上大學”的目標。近三年,128名南山學子獲評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占深圳獲獎總數的一半。中國少年科學院小院士連續三年走進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簡稱“高交會”),學生創客與李克強總理對話。73名南山學子獲評“*美南粵少年”,占了深圳獲獎總數的四成。 這五年,我們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的生命線,教育的社會貢獻力顯著提升,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我區被評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區、全國中小學校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創新區、全國教育信息化優秀試點單位。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在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之際,為了系統梳理總結南山教育發展五年來的實踐歷程,我們精心組織編寫了“教育的南山質量”系列叢書,分為《南山教育行思錄》《讓每一所學校都優質》《讓每一位教師都精彩》《讓每一個孩子都幸福》四冊,對南山教育做了“一斑窺豹”的梳理和展現,記錄了南山教育人闊步前行留下的行行足跡和感人故事,提煉了南山教育改革的有效做法、典型經驗和創新機制,也書寫了南山教育人在改革道路上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憧憬。我們希望本叢書的出版,能為波瀾壯闊的中國教育改革提供鮮活生動的案例和樣本,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和關心支持教育的讀者提供有益借鑒。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盡管編委會和各分冊的作者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由于水平所限,“教育的南山質量”系列叢書仍會有不少缺點和不足,請讀者予以指正。 是為序。 2019年7月21日于深圳南山
南山教育行思錄 作者簡介
劉根平,深圳市南山區政協副主席、區教育局局長,深圳市南山區第四屆人大代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UCSD)訪問學者。曾在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系任教,曾任深圳市南山區博倫職業技術學校副校長、深圳市南山外國語學校校長、深圳市育才中學校長、深圳市育才教育集團總校校長等職務。先后出版《潛課程論》《班級管理》《質量與效能:美國創建一流基礎教學的啟示》等專著五部,翻譯出版20余萬字英文論著,發表《論“教育力”》《焦慮過度與個性發展》等論文50余篇。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
- >
唐代進士錄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