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家庭治療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28625
- 條形碼:9787518428625 ; 978-7-5184-2862-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庭治療技術 本書特色
本書*章關注了新手治療師經常遇到的苦惱,例如在臨床工作中建立自信。第二章到第六章依照治療的常規時間順序——從與來訪者的初次接觸,到全面的評估,再到治療計劃和干預。第七章到第十章探討了與兒童青少年、老年人、夫妻以及受困于嚴重精神疾病的家庭相關的主要問題和工作方法。后續幾章則討論了治療師可能會遇到的部分阻礙以及治療結束時要注意的問題,非常適合新手家庭治療師閱讀。
家庭治療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非常貼合新手家庭治療師的需要。五位作者中,有四位均為美國圣地亞哥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項目教授,另一位為美國西雅圖太平洋大學婚姻與家庭項目教授。他們一直致力于這本家庭治療技術教材的更新,希望能更好地將他們學到的許多理念和模型濃縮成精練而實用的指導原則。本書也得到了盛曉春、孟馥和易春麗三位老師的強烈推薦。
家庭治療技術 目錄
準備開始
處理焦慮和自信問題
治療師發展階段
對臨床工作的癡迷
處理耗竭 第二章 初始訪談之前
處理家庭對治療的期待和焦慮
對于初次接觸來訪者的建議
需要采集哪些信息
誰該參與治療
初步假設 第三章 初始訪談
初始訪談的階段
建立聯結:如何加入來訪者
處理管理性事務
明確來訪者對于治療的預期
評估和培養動機
建立信任度 第四章 評估實施指南
初始評估
潛在傷害性因素
評估物質濫用
評估心理因素
評估社會因素
評估精神生活
評估家庭外部的社會系統
評估更大的系統:背景、性別、文化 第五章 建立治療焦點和治療計劃
形成治療焦點上的四大阻礙
運用理論和研究來建立概念化地圖
治療計劃的組成部分
評估治療的有效性 第六章 基本的治療技術和干預
盡快實施干預還是先建立關系
基本咨詢技術
系統/關系式治療師獨特的干預技巧
熟練運用干預技術 第七章 與家庭和兒童一起工作
對兒童及青少年的評估
治療兒童和青少年的新興資源
再次回顧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發展中的各種變動 第八章 與老年人及其照顧者工作
對于老年人的評估和治療
家庭照顧者 第九章 夫妻治療
有效夫妻治療的關鍵
特殊話題
夫妻治療何時可能無效 第十章 有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
個體和家庭的概念
家庭背景下的個體診斷
抑 郁
焦 慮
酒精和藥物濫用
沖動控制和神經發育障礙 第十一章 走出治療困境
理解來訪者對于改變的矛盾心理
治療師—來訪者之間計劃和時機的不匹配
對來訪者指導性上的匹配程度
治療師進行干預的遲疑
治療師缺乏概念化清晰度
改變和接受
反移情:治療師的問題如何產生影響
取消預約和爽約
其他家庭成員難以參與治療
秘 密
應對我們不喜歡的來訪者
治療機構的影響
督 導
自我督導提問
利用研究和文獻來走出困境 第十二章 結束
共同結束
治療師結束
來訪者結束 第十三章 未來的家庭治療
與新手治療師息息相關的問題
醫療改革:對你和來訪者的啟示
治療領域的新興趨勢
身為治療師的責任和獲益
治療師的個人和職業發展旅程 參考文獻
家庭治療技術 相關資料
如果你有閑暇,或者有志向,愿意了解家庭的奧秘,那么這本書是很好的選擇。如果你是家庭治療的門外漢或新兵,那這本書能指導你從準備初次訪談開始,按照一定的步驟,有章法地對家庭開展工作。如果你是內行或老手,它也能幫助你把多年的感悟分門別類地梳理好,同時為你提供一些新的、可供參考的觀點。
——盛曉春
哈爾濱工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常務理事
對于一個家庭治療師來說,家庭治療技術很重要,然而它易懂卻不易學。這是因為:家庭治療技術是建立在治療師的系統思維基礎之上的,沒有系統的思維角度,再適用的治療技術也無用武之地;家庭治療技術是依托于家庭治療的理論框架之下的,沒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再完善的技術也無法刺透家庭的種種謎團;家庭治療技術是蘊藏于家庭治療的實踐之中的,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再嫻熟的治療技術也無法運用于需要幫助的來訪者和家庭。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治療的技術本身就是一個系統思維的方式和視角,一種系統理論的架構,一套源于大量實踐經驗并經過提升和凝練再付諸于臨床實踐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孟馥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心理治療與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家庭治療學組組長
本書的作者都有多年的家庭治療培訓和教學經驗,因此書中的內容非常貼近學習者,并且極具指導性。無論是新手治療師常體驗到的焦慮感,還是未來家庭治療的趨勢,書中的內容都能給治療師許多啟發。因此,我相信不僅是新手家庭治療師,家庭治療督導師也會因為閱讀本書而感到受益匪淺。
——易春麗
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講師
家庭治療技術 作者簡介
作者介紹
喬艾倫·帕特森(JoEllen Patterson)博士
美國圣地亞哥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項目教授,加州大學家庭與預防醫學系以及精神病學系臨床副教授
李·威廉斯(Lee Williams)博士
美國圣地亞哥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項目教授,并在圣地亞哥醫療中心為退伍軍人提供伴侶治療服務
托德·M.愛德華茲(Todd M. Edwards)博士
美國圣地亞哥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項目副教授、主任,加州大學家庭與預防醫學系臨床副教授
拉里·查莫(Larry Chamow)博士
美國圣地亞哥大學婚姻與家庭治療項目臨床教授,并在加州太平洋家庭治療中心從事臨床治療工作。
克勞迪婭·格勞費-格勞茲(Claudia Grauf-Grounds)博士
美國西雅圖太平洋大學婚姻與家庭項目教授、主席,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師。
譯者介紹
王雨吟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北京大學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臨床心理學方向獲得博士學位,已在國內外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同時擔任多本學術期刊的審稿人。有超過10年的臨床干預經驗,累計個體和家庭咨詢治療時間超過1000小時,主要治療方向為家庭治療。
- >
推拿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