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人文中國學報(第29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5167
- 條形碼:9787532595167 ; 978-7-5325-9516-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人文中國學報(第29期) 本書特色
《人文中國學報》第29期收錄學術論文共11篇,書評2篇。論文主題包括古代文學、文字學、現代文學、翻譯等各個方面。其中以文學論文居多,且類型多樣,從時代上劃分,有古代文學、現代文學等,從題材上劃分,則有詩文、小說、戲曲、甚至翻譯文學等。
人文中國學報(第29期) 內容簡介
《人文中國學報》中國人文社科類學術集刊。在大陸、港臺甚至是國際上都有一定影響。本期論文包括古典文學、文化、現當代文學、語言學、翻譯等方面,所探討的問題對各學科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人文中國學報(第29期) 目錄
李詠健:據上博楚簡訂補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十則
道坂昭廣:《王勃集》的編纂時期——以日本傳存《王勃集》卷三十所收《族翁承烈致祭文》為中心
長谷部剛:從《費諾洛薩筆記》來看森槐南的李白詩解釋
余佳韻:間架的美感:試探長調過片的抒情類型與表現
羅麗容:明茅暎評點《牡丹亭》析論
章琛:機鋒與神理:王夫之《遣興詩》及其詩學意義初探
張明明:東亞漢詩的艷情傳統——以琉球詩人蔡大鼎為例
廖棟樑、錢瑋東:“文如其人”、“風格即人”與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張小虹:張愛玲的“姘”字練習:《桂花蒸 阿小悲秋》的文學實驗
李波:同志文學翻譯之敘事建構:以白先勇作品《孽子》的英譯為例
高婉瑜:從“布施”與“檀越”看譯詞的歷時之變
姜復寧、李金澤:《玉燭寶典》所見杜臺卿音系研究 書評
錢志熙:《陶淵明傳》
龔宗傑:《明代戲曲中的詞作研究》
道坂昭廣:《王勃集》的編纂時期——以日本傳存《王勃集》卷三十所收《族翁承烈致祭文》為中心
長谷部剛:從《費諾洛薩筆記》來看森槐南的李白詩解釋
余佳韻:間架的美感:試探長調過片的抒情類型與表現
羅麗容:明茅暎評點《牡丹亭》析論
章琛:機鋒與神理:王夫之《遣興詩》及其詩學意義初探
張明明:東亞漢詩的艷情傳統——以琉球詩人蔡大鼎為例
廖棟樑、錢瑋東:“文如其人”、“風格即人”與李長之的“傳記批評”
張小虹:張愛玲的“姘”字練習:《桂花蒸 阿小悲秋》的文學實驗
李波:同志文學翻譯之敘事建構:以白先勇作品《孽子》的英譯為例
高婉瑜:從“布施”與“檀越”看譯詞的歷時之變
姜復寧、李金澤:《玉燭寶典》所見杜臺卿音系研究 書評
錢志熙:《陶淵明傳》
龔宗傑:《明代戲曲中的詞作研究》
展開全部
人文中國學報(第29期) 作者簡介
《人文中國學報》第29期的作者包括李詠健、道坂昭廣、余佳韻、廖棟梁、錢瑋東等,或為成名學者,或為青年才俊,共13位。
書友推薦
- >
二體千字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姑媽的寶刀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