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高等學校協同創新合作機制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321305
- 條形碼:9787566321305 ; 978-7-5663-213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等學校協同創新合作機制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問題提出與研究設計、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演化理論研究、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概念建模、協同創新系統合作仿真建模、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機制仿真結果及分析、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機制建議等。
高等學校協同創新合作機制研究 目錄
第1章 問題提出與研究設計
1.1 研究背景
1.1.1 “2011計劃”提出協同創新的科研發展方向
1.1.2 協同創新面臨的國家科研體制障礙
1.1.3 高等學校亟待創新機制體制參與協同創新
1.2 研究問題
1.3 文獻綜述
1.3.1 創新研究
1.3.2 制度建構視角的合作機制研究
1.3.3協同創新研究視野中的高等學校
1.3.4 已有研究述評
1.4 研究設計
1.4.1 相關概念界定
1.4.2 研究內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演化理論研究
2.1 理論基礎
2.1.1 復雜系統理論
2.1.2 復雜自適應系統
2.1.3 經典三角形理論
2.2 協同創新復雜自適應系統
2.2.1 協同創新系統的開放性和非平衡態
2.2.2 協同創新系統的耗散結構
2.2.3 協同創新系統的自組織
2.3 基于復雜自適應系統的協同創新理論分析框架
2.4 協同創新系統的合作機制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概念建模
3.1 創新環境
3.1.1 市場對創新環境的影響
3.1.2 政府對創新環境的影響
3.2 創新主體及其相互關系
3.2.1 創新主體及其屬性
3.2.2 創新主體之間的關系
3.3 基于現實的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仿真建模
4.1 模型總體結構和建模思路
4.2 效用函數建模
4.3 主體建模
4.3.1 企業建模
4.3.2 大學建模
4.3.3 科研院所建模
4.4 仿真平臺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機制仿真結果及分析
5.1 初始條件設置
5.2 創新主體合作要素對創新系統影響仿真結果
5.2.1 基礎理論研究支持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2 人力支持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3 應用研究支持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4 企業資金支持水平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5 創新主體合作要素對協同創新績效影響綜合分析
5.3 評價方式對創新系統影響仿真結果
5.3.1 評價壓力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3.2 長期評價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4 聲譽水平對創新系統影響仿真結果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機制建議
6.1 研究結論
6.2 提升協同創新系統合作績效的對策建議
6.3 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基本情況及合作機制建議
6.3.1 我國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基本情況
6.3.2 我國協同創新中心的創新主體組成分析
6.3.3 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的合作機制建議
6.4 研究創新之處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中國高等學校跨學科交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踐
7.1 中國高等學校科技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的動力
7.1.1 技術發展推動學科交叉融合
7.1.2 高等學校科技體制與機制存在的問題
7.1.3 高等學校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路徑
7.2 有組織的科學研究——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機制體制創新實踐
7.2.1 信息技術研究院的創建背景
7.2.2 信息技術研究院發展定位
7.2.3 信息技術研究院科研組織機制
7.3 信息技術研究院科研團隊攻關創新
7.3.1 數字電視技術研究中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7.3.2 共建聯合研究機構,面向產業發展需要開展技術創新攻關
7.4 信息技術研究院團隊績效管理機制
7.4.1 科研團隊績效管理
7.4.2 管理團隊績效管理
7.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1.1 研究背景
1.1.1 “2011計劃”提出協同創新的科研發展方向
1.1.2 協同創新面臨的國家科研體制障礙
1.1.3 高等學校亟待創新機制體制參與協同創新
1.2 研究問題
1.3 文獻綜述
1.3.1 創新研究
1.3.2 制度建構視角的合作機制研究
1.3.3協同創新研究視野中的高等學校
1.3.4 已有研究述評
1.4 研究設計
1.4.1 相關概念界定
1.4.2 研究內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演化理論研究
2.1 理論基礎
2.1.1 復雜系統理論
2.1.2 復雜自適應系統
2.1.3 經典三角形理論
2.2 協同創新復雜自適應系統
2.2.1 協同創新系統的開放性和非平衡態
2.2.2 協同創新系統的耗散結構
2.2.3 協同創新系統的自組織
2.3 基于復雜自適應系統的協同創新理論分析框架
2.4 協同創新系統的合作機制分析框架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概念建模
3.1 創新環境
3.1.1 市場對創新環境的影響
3.1.2 政府對創新環境的影響
3.2 創新主體及其相互關系
3.2.1 創新主體及其屬性
3.2.2 創新主體之間的關系
3.3 基于現實的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結
第4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仿真建模
4.1 模型總體結構和建模思路
4.2 效用函數建模
4.3 主體建模
4.3.1 企業建模
4.3.2 大學建模
4.3.3 科研院所建模
4.4 仿真平臺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機制仿真結果及分析
5.1 初始條件設置
5.2 創新主體合作要素對創新系統影響仿真結果
5.2.1 基礎理論研究支持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2 人力支持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3 應用研究支持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4 企業資金支持水平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2.5 創新主體合作要素對協同創新績效影響綜合分析
5.3 評價方式對創新系統影響仿真結果
5.3.1 評價壓力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3.2 長期評價對創新系統的影響
5.4 聲譽水平對創新系統影響仿真結果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協同創新系統合作機制建議
6.1 研究結論
6.2 提升協同創新系統合作績效的對策建議
6.3 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基本情況及合作機制建議
6.3.1 我國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基本情況
6.3.2 我國協同創新中心的創新主體組成分析
6.3.3 建設協同創新中心的合作機制建議
6.4 研究創新之處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中國高等學校跨學科交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實踐
7.1 中國高等學校科技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的動力
7.1.1 技術發展推動學科交叉融合
7.1.2 高等學校科技體制與機制存在的問題
7.1.3 高等學校科技體制機制創新的路徑
7.2 有組織的科學研究——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機制體制創新實踐
7.2.1 信息技術研究院的創建背景
7.2.2 信息技術研究院發展定位
7.2.3 信息技術研究院科研組織機制
7.3 信息技術研究院科研團隊攻關創新
7.3.1 數字電視技術研究中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7.3.2 共建聯合研究機構,面向產業發展需要開展技術創新攻關
7.4 信息技術研究院團隊績效管理機制
7.4.1 科研團隊績效管理
7.4.2 管理團隊績效管理
7.5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高等學校協同創新合作機制研究 作者簡介
黃春梅,1979年生人,現任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2000年于北京工商大學獲得法學學士學位,2003年于清華大學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2016年于清華大學獲得教育博士學位。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成“北京市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多主體科研組織協同創新合作機制及模型研究”等多項課題,在《中國高等教育》、《清華大學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在IEEEICCSE2016、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 Education等國際會議上發表EI論文2篇。
書友推薦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