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7701385
- 條形碼:9787807701385 ; 978-7-80770-138-5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本書特色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主要圍繞文化自信與中國夢,文化自信與傳統文化,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文化自信與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關系,文化自信與民族精神的培育,文化自信與中國未來等問題進行選編和訪談。旨在研究、分析文化自信在整個國家、民族和黨的事業發展中,特別是在當前的深刻歷史轉型期間所迫切需要厘清的問題,以使我們有的放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民眾的期待。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內容簡介
全書主要圍繞文化自信與中國夢,文化自信與傳統文化,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文化自信與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關系,文化自信與民族精神的培育,文化自信與中國未來等問題進行選編和訪談。旨在研究、分析文化自信在整個國家、民族和黨的事業發展中,特別是在當前的深刻歷史轉型期間所迫切需要厘清的問題,以使我們有的放矢,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民眾的期待。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目錄
讀史與文化復興之關系
文| 章太炎 / 001
論中國國民之品格
文| 梁啟超 / 005
論西來學術亦統于六藝
文| 馬一浮 / 010
論近世文學之變遷
文| 劉師培 / 013
《讀經示要》自序
文| 熊十力 / 018
中華民族文化之過去與今后之發展
文| 張君勱 / 022
王靜安先生遺書序
文| 陳寅恪 / 028
儒教的使命
文| 胡 適 / 030
文化思想之沖突與調和
文| 湯用彤 / 035
今天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孔子
文| 梁漱溟 / 040
中國文化與中國青年
文| 錢 穆 / 049
中國文化之精神
文| 林語堂 / 055
人生的境界
文| 馮友蘭 / 065
從我怎樣學國文說起
文| 朱光潛 / 068
中國文化的美麗精神往哪里去?
文| 宗白華 / 073
逐漸由西方轉回東方
文| 方東美 / 077
孔子以后之中國學術文化
文| 唐君毅 / 081
談談中國傳統文化
文| 張岱年 / 085
從儒家的當前使命說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文| 牟宗三 / 088
“美美與共”和人類文明
文| 費孝通 / 095
漢學的生命力
文| 任繼愈 / 103
中國文化能否為“文明的共存”作貢獻
文| 湯一介 / 110
試談中國的智慧
文| 李澤厚 / 116
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的一個重大問題
文| 陳先達 / 124
解讀文明歷史 增強文化自信
文| 李學勤 / 134
文化自信與文化定力
文| 王 蒙 / 140
禮樂文明與文化自信
文| 張立文 / 152
也說“文化自信”
文| 陶富海 / 160
文化拒絕全球化
文| 袁行霈 / 163
中華文明——唯一未中斷的文明
文| 許嘉璐 / 165
以儒家核心價值觀對話西方
文| 杜維明 / 171
中國傳統價值理念的現代意義
文| 劉夢溪 / 174
文化怎么自覺
文| 馮驥才 / 178
文化自信的力量
文| 仲呈祥 / 182
說經典
文| 梁 衡 / 186
中國夢的文化底蘊
文| 郭齊勇 / 190
在比較中增強文化自信
文| 張西平 / 197
中國文化的軟實力
文| 傅佩榮 / 200
論中國文化的包容性
文| 陳 來 / 205
面向21 世紀的中國文化
文| 劉云德 / 208
怎樣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
文| 楊金海 / 220
從全球化省視儒家倫理的當代境遇
文| 景海峰 / 226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文化走向
文| 邴 正 王明華 / 236
中國文化建設的歷史方位——兼論文化自信
文| 韓 震 / 240
中國文化的當下與前景
文| 萬俊人 / 247
重建儒學學科 提高文化自覺
文| 舒大剛 舒 星 / 251
用文化自信塑造現代人
文| 鄒廣文 / 259
也談文化自信
文| 祝東力 / 261
認識儒學價值,堅定文化自信
文| 楊朝明 / 265
中國照亮世界——中華文明的普世價值傳播
文| 毛 峰 / 273
文化自覺、文化自信與文化發展
文| 孫熙國 / 299
徐復觀論文化自信與民族生命
文| 干春松 / 302
文化自信的基點應確立在哪里?
文| 沈壯海 / 306
展開全部
中國人的文化自信 作者簡介
章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
錢穆,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云。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梁衡,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作家。歷任《內蒙古日報》記者、《光明日報》記者、國家新聞出版署副署長,著名的新聞理論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論家。
傅佩榮,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師從余英時),專攻宗教哲學,F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