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法律答案之書:人力資源法務風險管理與案件實操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04702
- 條形碼:9787521604702 ; 978-7-5216-0470-2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HR法律答案之書:人力資源法務風險管理與案件實操 本書特色
本書以人力資源法務工作的全流程為線索,劃分為入職管理、培訓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用工管理、離職管理六大板塊,每個板塊下再細分若干具體問題,涵蓋了企業管理者、人力資源工作者、法務等相關工作人員所需掌握和運用的全方位法律知識。內容上以案例為依托,每個案例按照“題干問題描述 司法處理結果 法律依據分析 可行實操方案”的結構講述,讀者可以像查字典一樣就自己遇到的法律問題查閱本書,得到專業法律人士提出的解決之道,是一本真正的法律“答案之書”。
HR法律答案之書:人力資源法務風險管理與案件實操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翁飛律師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相關的法律實務工作,積累了豐富的人力資源相關的工作經驗。全書分為入職管理、培訓管理、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用工管理、離職管理六個部分,涵蓋了人力資源法務工作的方方面面。每個部分又分為若干個具體的問題,作者大都以實際案例的形式描述出題干問題的情形并給出*終的司法處理結果,然后就該問題結合案例進行了分析,給出了法律依據和切實可行的實操方案。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以像查字典一樣就自己遇到的問題查閱本書,得到切實可行的專業法律人士的建議和實操方案。
HR法律答案之書:人力資源法務風險管理與案件實操 目錄
入職管理
◆ 招聘管理
○ 背景調查
• 職工提交虛假學歷證明,公司辭退是否應支付賠償金?/ 4
• 下崗待業人員能與新的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嗎?/ 6
• 勞動者主張存在“雙重勞動關系”,是否會被支持?/ 7
• 離退休人員到其他單位工作,應認定為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 8
• 證券經紀人與證券公司是勞動關系嗎?/ 9
• 超市促銷員與公司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派遣關系?/ 10
• 演出合作協議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11
• 外國人未取得“外國人就業證”,是否適用勞動爭議處理程序?/ 12
• 外國人取得“外國人就業證”但未在許可范圍內就業,能否主張經濟補償?/ 13
• 如何理解“發包方承擔用工主體責任”?/ 17
• 用人單位承擔用工主體責任,是否必然與勞動者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18
• 如何認定是委托合同關系,還是勞動合同關系?/ 20
• 勞務糾紛中雙方均無過錯,應如何認定損失賠償?/ 21
• 混合用工下,如何認定勞動關系?/ 23
○錄用條件
• 以“不符合錄用條件”解除勞動合同,如何認定合法性?/ 25
• 發送聘書后拒絕錄取,應承擔什么責任?/ 26
• 員工錄用審批表是否可以取代書面勞動合同?/ 28
• 欠缺勞動合同的必要條款,該合同是否可視為勞動合同?/ 29
• 職工入職隱瞞已婚事實,公司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31
• 員工虛構工作經歷,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是否一定合法?/ 34
◆錄用管理
○訂立書面合同
• 用人單位不提供與勞動爭議有關的證據,應承擔什么責任?/ 37
• 公司能否以勞務協議替代勞動合同?/ 38
• 員工無法提供勞動合同原件,能否證明與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39
• 勞動者未在合同落款處簽名,用人單位是否支付二倍工資?/ 41
• 勞動者求職不提供離職證明,用人單位不簽勞動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資?/ 42
• 用人單位未與公司高級管理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資?/ 43
• 應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未簽訂,用人單位是否應支付二倍工資?/ 45
• 訂立兩次勞動合同后,續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是否可以主張二倍工資?/ 46
• 用人單位未與人事經理簽訂勞動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資?/ 48
• 勞動合同到期沒有續簽,用人單位仍用工的,是否支付二倍工資差額?/ 49
• 在校生是否一律不能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 50
•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不一致,應如何認定?/ 54
• 試用期沒有包含在勞動合同期限內,是否視為勞動合同期限?/ 57
• 違法約定試用期,勞動者是否可以主張賠償金?/ 58
• 試用期約定是否可以約定無底薪?/ 59
• 試用期對員工不滿意,公司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60
○勞動合同條款
• 公司變更工作地點,員工不來上班,公司予以辭退是否合法?/ 63
• 勞動合同約定用人單位可以調整工作地點,勞動者拒不服從合法嗎?/ 64
• 綜合計算工時制下是否存在休息日加班?/ 67
• 如何認定不定時工作制適用的范圍?/ 69
• 勞動合同約定無故離職的違約金,是否有效?/ 72
• 勞動合同約定單方終止合同應支付賠償金和違約金,是否有效?/ 73
○續訂書面合同
• 變更勞動合同未采取書面形式,是否有效?/ 75
•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長期兩不找”,如何處理?/ 78
• 勞動關系中止后,公司以員工曠工解除勞動關系,是否合法?/ 79
• 連續簽訂兩次“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之后是否應當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82
• 連續兩次訂立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后,是否必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83
◆規章制度
○制定程序
• 公司能否依照規章制度開除打斗的員工?/ 86
○規章效力
• 員工不認可考勤記錄,公司以曠工為由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合法?/ 87
• 員工僅有一次違章行為,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合法?/ 89
• 員工請病假后出國休養,公司能否以嚴重違反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 90
• 員工在微信群散布謠言,公司能否依據規章制度解除勞動合同?/ 93
○違紀責任
• 公司對損失存在重大過錯,勞動者是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94
• 員工失職給公司造成損失,應如何認定賠償責任?/ 96
• 員工將本單位財物占為己有,構成職務侵占罪還是貪污罪?/ 97
培訓管理
◆培訓協議
○職業培訓
• 公司能否以崗前培訓屬于專業技術培訓為由,與員工約定服務期?/ 102
○專項技術培訓
○培訓費用
○服務期
• 飛行員離職是否應賠償公司違約金?/ 105
• 聘用合同中約定服務期的違約金,法院是否支持?/ 107
◆商業秘密
○商業秘密認定
• 客戶名單是否屬于商業秘密?/ 110
○保密方式
• 是新公司獨立研發的系統,還是竊取原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 111
○泄密責任
• 員工離職開辦新公司,贏得原公司客戶,是否侵犯經營秘密?/ 113
○維權途徑
• 如何計算侵犯商業秘密罪的損失?/ 117
◆競業限制
○競業限制范圍
• 競業禁止條款是否適用于所有員工?/ 119
• 員工在職期間籌劃設立新公司,離職后與原公司競爭,是否違反誠實信用原則?/ 121
• 在職員工違反競業限制義務,應否支付違約金?/ 122
• 員工離職后違反競業限制協議,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 124
○競業限制補償
• 勞動合同僅約定競業限制,未明確經濟補償,該競業限制約定是否有效?/ 126
○競業限制豁免
• 競業限制違約金設定過高,員工能否請求酌情降低?/ 128
○競業限制和不正當競爭
• 員工離職開辦公司,致使原公司業務受到損失,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 130
○競業限制和商業秘密
• 員工侵犯商業秘密與違反競業限制協議責任競合,公司應如何維權?/ 132
績效管理
◆績效考核
○崗位考核
• 員工工作表現不佳,公司能否扣發考核獎?/ 137
○末位淘汰
• “末位淘汰”辭退員工是否合法?/ 138
○調崗權益保護
• 調崗后員工拒絕到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141
• 勞動合同約定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調整工作崗位,該約定是否有效?/ 143
◆調崗降薪
○法定調崗
• 駕駛員發生交通事故,公司能以“不勝任工作”解除勞動合同嗎?/ 145
• 如何認定用人單位以“不勝任工作”調整工作崗位的合法性?/ 147
○合法調崗
• 用人單位是合法輪崗,還是違法調整工作崗位?/ 149
• 如何認定用人單位單方調整工作崗位的合法性?/ 150
• 如何認定“調整工作崗位具有懲罰性和侮辱性”?/ 152
○高管的調崗降薪
• 解除經理勞動合同,受公司法還是勞動法調整?/ 154
• 解除高級管理人員職務的董事會決議,是否可以主張撤銷?/ 156
◆商業賄賂
○商業賄賂形式
○商業賄賂犯罪
○企業合規
薪酬管理
◆工資薪酬
○工資總額
• 通過競崗降低員工薪酬導致員工離職,公司應按照什么標準支付經濟補償?/ 165
• 對工資標準有爭議,由用人單位還是勞動者舉證?/ 167
• 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是否區分用人單位主觀故意?/ 168
○提成工資
• 約定不明下,員工主張提成工資能否得到支持?/ 169
• 公司收回已售出物品,員工是否可以主張銷售提成款?/ 171
• 對勞動者主張的銷售提成款,應如何計算?/ 172
• 如何認定勞動者主張提成款的時效?/ 173
○加班費
• 員工下班后微信與客戶溝通,是否構成加班?/ 176
• 勞動者在工作場所等待工作安排,是否應認定為加班時間?/ 178
• 保安的加班時間如何認定?/ 179
• 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制,如何計算加班費?/ 184
• 不定時工作制未經審批,是否有效?/ 185
• 不定時工時制下,是否支付加班費?/ 186
• 固定數額的“加班費”,是否屬于法定標準工作時間內的工資?/ 188
• 用人單位保存工資記錄的時限是多長?/ 189
○年休假工資
• 員工入職到新單位不到一年,能否要求休年休假?/ 193
• 公司能否以員工沒有申請休年假為由,免除相應工資支付義務?/ 196
○年終獎
• 公司和員工對年終獎存在異議,應如何認定?/ 199
• 公司以員工病假規定為由,取消年終獎是否合法?/ 200
• 員工離職不發年終獎之規定是否合法?/ 201
○工資支付
• 勞動者主張高溫津貼,應符合什么條件?/ 205
• 困難企業停產停工,公司能否安排工會主席待崗?/ 208
• 企業工會副主席主張基于職務的工資差額,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212
• 如何認定構成“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 214
◆福利待遇
○一般福利待遇
○特殊福利待遇
• 員工提前離職是否應退還購房補貼?/ 220
• 公司承諾給予房產獎勵無法兌現,是否承擔責任?/ 222
◆社會保險
○社會保險制度
• 女職工要求公司給付生育保險金,是否屬于勞動仲裁范圍?/ 224
• 降低社會保險繳費基數的協議書,是否有效?/ 225
○社會保險糾紛
• 用人單位未繳納社會保險,勞動者能否主張賠償?/ 226
• 用人單位未辦理社會保險且無法補辦,員工能否主張賠償?/ 227
• 用人單位少繳社會保險,勞動者要求補足,法院是否予以受理?/ 229
• 員工因用人單位違法用工而提出離職,是否符合失業保險金的條件?/ 231
◆住房公積金
○公積金制度
○公積金糾紛
• 職工要求補繳公積金,法院是否予以受理?/ 233
◆股權激勵
○股權激勵計劃
• 以購買股權形式代替工資發放,是否有效?/ 234
• 勞動者因違紀被解除勞動合同,能否主張股權激勵?/ 235
• 員工離職后能否主張股票期權?/ 236
• 如何認定“激勵股票解鎖條件成就”?/ 238
○股票期權
• 公司承諾的激勵性期權沒有實施,員工可以主張索要嗎?/ 240
• 公司章程規定員工離職應退還股份,是否有效?/ 241
• 勞動者兼具股東身份,如何認定其主張的是勞動報酬還是股東分成?/ 242
• 公司因清算遲延退股,是否應對退股員工承擔賠償責任?/ 243
用工管理
◆勞動保護
○勞動條件
○勞動保護
• 孕期女職工違反規章制度,公司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249
• 女職工主動離職后發現懷孕,能否以重大誤解撤銷離職申請?/ 250
○職業防護
○職業病
○職業禁忌
○安全生產
◆工傷管理
○工傷認定
• 如何理解“上下班途中受到機動車事故,應認定為工傷”?/ 260
• 職工因公意外受到暴力傷害,能否認定為工傷?/ 261
• 職工不夠謹慎而受傷,是否影響工傷認定?/ 264
• 超過工傷認定時限,能否提起工傷賠償請求?/ 266
○勞動能力鑒定
○工傷保險待遇
○因工致殘待遇
• 工傷職工構成刑事犯罪,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應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 275
○工亡待遇
• 受工傷職工,能否同時主張工傷保險待遇與侵權賠償?/ 278
• 職工被認定為工傷,保險公司是否當然承擔工傷意外身故賠償責任?/ 280
• 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與工傷勞動者簽訂工傷調解協議后,勞動者能否反悔?/ 282
• 用人單位未繳納工傷保險,與工傷勞動者簽訂工傷調解協議,勞動者能否主張撤銷?/ 283
◆休假管理
○病假管理
• 員工以生病為由不來上班,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是否合法?/ 287
○醫療期
• 如何認定“職工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待遇?/ 293
○事假
○法定假
○探親假
○婚喪假
○路程假
○產假
○哺乳假
○年休假
◆特殊用工
○勞務派遣
• 勞務派遣員工能否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303
• 勞務派遣公司主張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訂,員工能否主張違法解除?/ 304
• 勞動者發生工傷,勞務派遣單位與用工單位的責任如何劃分?/ 308
○非全日制用工
• 判斷全日制用工的主要標準是什么?/ 311
○兼職管理
• 簽訂聘用兼職協議書,是否必然是勞務關系?/ 314
• 公司對職工兼職行為是否具有處罰權?/ 316
◆勞動監察
○勞動監察職責
○勞動保障監察
• 兩年前存在違法用工,勞動監察是否應處罰?/ 321
離職管理
◆勞動合同解除
○協商一致解除
• 什么情形下視為“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 324
○用人單位解除
• 如何認定勞動者“嚴重違反規章制度”?/ 326
• 員工乘坐非法營運的車輛,公司以違規辭退是否合法?/ 327
• 員工言行不當擾亂公司工作秩序,能否解除勞動合同?/ 328
• 公司股權轉讓,是否構成“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 335
• 新舊廠址調整,是否構成“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導致勞動合同不能履行”?/ 336
• 用人單位如何以“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解除勞動合同?/ 337
○勞動者解除
○違法解除的處理
• 公司違法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是否應予以恢復?/ 345
• 如何認定“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 347
• 離職后工作崗位已被他人替代,勞動者能否主張恢復勞動關系?/ 348
• 勞動合同解除超過一年提起仲裁,是否超過時效?/ 351
◆勞動合同終止
○法定終止
• 用人單位決定提前解散的情形下,如何認定勞動合同終止的具體時點?/ 353
• 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354
○逾期終止
○約定終止
◆經濟補償
○協商一致解除的
○用人單位解除的
• 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公司是否支付經濟補償金?/ 358
○勞動者解除的
○勞動合同終止的
• 勞動者不續簽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360
• 用人單位注銷,勞動者如何主張權利?/ 362
○經濟補償計算
• 員工無法提供勞動,績效獎金是否能作為計算經濟補償的標準?/ 363
• 職工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之后離職如何計算經濟補償金?/ 365
• 如何認定“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 367
○醫療補助費
○代通知金
◆賠償金
○賠償金的支付
• 連續訂立多次固定期限合同后,勞動者同意終止勞動關系,能否主張賠償金?/ 372
○賠償金的計算
• 解除勞動合同違法,但勞動合同無法繼續履行,員工能否主張賠償金?/ 374
• 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通知工會,是否支付賠償金?/ 375
• 員工請假未履行手續,公司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支付賠償金?/ 376
• 員工遲到一小時遭公司解雇,能否主張賠償金?/ 377
• 離職員工是否享有“被遺忘權”?/ 378
◆離職辦理
○離職程序
○離職文書
• 員工簽訂離職協議后主張賠償金,能否得到支持?/ 383
○檔案移交
• 用人單位以員工欠公司債務為由,拒絕辦理檔案轉移手續,是否合法?/ 385
• 用人單位能否以勞動者未支付違約金為由,不配合辦理檔案、社會保險關系轉移等手續?/ 386
• 辦理退休手續發生的爭議,是否屬于勞動爭議?/ 388
○職業健康檢查
• 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是否有效?/ 389
展開全部
HR法律答案之書:人力資源法務風險管理與案件實操 作者簡介
翁飛: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西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堪薩斯城分校法學碩士。中國法學會會員、北京市律師協會建設工程法律專業委員會委員(第十屆)、北京市朝陽區律師協會規章委員會委員(第三屆)。具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資格(上交所第37期)、軍工涉密業務咨詢資格(軍工保密資格審查認證中心)。執業領域為訴訟仲裁,具體為勞動人事、工程房產、行政訴訟等。曾承辦多起有社會影響的、重大疑難的民商及行政類案件,部分代理案件被高級人民法院作為典型案例裁判文書發布,作為法院調解員參與處理百余起執行案件,常年擔任政府部委、軍工央企、央視媒體、外國企業等法律顧問,熟悉各類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及合規實務。合著《企業常用合同范本:勞動合同(律師批注版)》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