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15937
- 條形碼:9787520315937 ; 978-7-5203-159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 內容簡介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是一部研究少數民族德育的專著。少數民族德育是整個中華民族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該書認為,在少數民族德育實踐中,教育者需要根據少數民族文化實際,把社會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轉換為適合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德育內容與形式,并采用少數民族文化易于接受的方式,建構充滿文化意蘊的德育環境,形成新的文化德育范式,以增強民族德育實效性。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 目錄
**章 民族德育的現狀與問題
**節 民族德育的現狀調查
第二節 民族德育的特點與存在的問題
第二章 民族德育需植根于民族文化
**節 民族德育概述
第二節 民族德育要形成文化自覺
第三章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結合的依據
**節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的內在關系
第二節 民族文化對民族德育的影響與制約
第四章 民族德育融入民族文化的對策
**節 民族德育內容的文化闡釋
第二節 民族德育方式的文化轉換
第三節 民族德育環境的文化重構
結語 少數民族要走文化德育之路
參考文獻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 節選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 (二)民族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民族德育 民族德育需植根于民族文化主要緣于民族文化對于民族德育的重要性?傮w來說,民族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民族德育。民族文化對民族德育的深刻影響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 ∥幕瘋鹘y決定著道德教育的內容。文化是一個民族在其長期共同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具有強烈情感傾向和心理歸屬的觀念系統。道德作為人們之間社會關系的反映,受制于一定的生產關系和文化傳統,有什么樣的文化傳統就有什么樣的道德價值觀念。例如,土家族長期生活在邊遠山區,大山里獨特的生存環境和社會關系形成了土家族堅韌不拔、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的文化傳統和德性精神。從世界上看,世界不同民族因其文化背景差異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內容和道德精神。比如,英格蘭人的道德教育特別強調謙恭、智慧、禮貌和學問,強調通過道德教育培養具有大不列顛文化的紳士型人格。同時,在西方信仰文化背景下,人們的道德具有一種追求自由、博愛、民主、平等的道德原則,而又把這種道德歸于上帝或神的啟示。在中國傳統文化背景下,其道德內核體現為“仁”,孔子說仁者愛人,中國傳統文化決定了“仁”這一道德教育特定內容。所以,古代有“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之說。世界各民族如此,一個國家內部各民族也如此。在一個國家內部,由于地域和生產生活差異,各民族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而每一種文化內部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道德關系和道德內容。 文化傳統決定著人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人頭腦中相對穩定或相對定型的思維結構和思維模式,是思維主體把握客體的理性認識方式。人是一種文化性的存在。語言、神話、宗教、倫理和藝術等文化樣式既是少數民族理解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少數民族自身的生存方式。不同民族的生存狀態和生存方式是獨特的。這不僅是因為不同民族群體把握世界和自身生存方式彼此有別,更為根本的是,在理解和把握世界時有不一樣的思維方式。一般而言,一個文化群體的思維方式是相對定型的,并為這個文化群體所共有。這一特定的思維方式相應形成了特定的道德接受模式。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需要深入教育對象的文化傳統,把握教育對象及其群體的思維方式。教育者只有深刻把握教育對象思維方式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道德教育措施,才能有效開展思想道德教育。這是因為,道德教育包含著道德知識的培養、道德情感的熏陶以及道德意志的磨煉等環節,每一環節都與個體思維模式密切相關?梢哉f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通過受教育者把握世界的方式,把握住隱藏在這一方式背后的思維方式是有效開展道德教育的重要機理與邏輯。而且只有達到了對教育對象所在群體的思維方式的理解和把握,才算是更為深刻地把握了教育對象,才能更有效地開展道德教育。在如何把握受教育者思維方式方面,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的實踐活動方式是怎樣的,人的思維方式大體也就是怎樣的,個體的思維方式取決于個體所處的環境以及所從事的社會實踐活動。因此,道德教育者需要深入教育對象文化之中,把握教育對象群體思維方式,才能有效地開展道德教育! ∥幕瘋鹘y決定著道德教育環境。環境是圍繞著人類生產生活的外部世界,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社會和物質條件的綜合體。任何個體的成長都離不開環境的影響,道德教育也如此。一般來說,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產生的法律、道德等社會意識形態及其社會風俗習慣,為人們設計出道德行為規范,形成道德環境,并制約和影響著人們的言行。個體的道德品質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形成的。不同的文化傳統形成了不同的道德教育環境。 ……
民族德育與民族文化 作者簡介
邱世兵,土家族,湖北利川人,教育學博士。現為湖北民族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少數民族文化與教育方向的研究。近年來出版學術專著1部,在各類期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2016年入選第三批“湖北省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中青年理論家培育計劃”。
- >
月亮虎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