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企業迷思:北大管理公開課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44996
- 條形碼:9787111644996 ; 978-7-111-64499-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企業迷思:北大管理公開課 本書特色
企業經營常常陷入兩難或多難選擇之中,做決定之前要反復掂量,衡量利弊,如何穿越這些迷思,對紛繁復雜的事物撥云見日,這是企業家和管理者每天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作者立足40年企業實戰經驗,從戰略、管理、創新、文化4個維度,梳理出20對常見的迷思。每對迷思又分解為5個命題,于是形成100個命題、100個故事、100個觀點,這就是本書的梗概。
全書內容浩博,邏輯縝密,以事說理,通俗可讀,具有強烈的思辨性和趣味性,為企業從業者沖破困頓、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提供了寶貴指南。
通過大量鮮活的案例,深刻揭示了成功的奧秘:做企業從來沒有唾手可得的捷徑,只有寬闊的視野、辯證的思考和果敢的行動才是恒久的法則。
企業迷思:北大管理公開課 內容簡介
深受學員歡迎的北大管理課
40年企業實戰精華,100個企業難題解析
做企業常會遇到哪些困惑?讓企業家和管理者睡不著覺的難題是什么?如何在兩難或多難中做出抉擇?如何撥開迷霧發現企業發展的真諦?
學管理不是要給人定型,而是開拓人的視野,提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增強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能夠以清醒頭腦面對難題,以縝密思維做出判斷,以持續思考力和高效行動力進行創造,這正是探討企業迷思的真正意義。
穿越迷思,觸碰靈感,超越自我——聽作者講述做兩個世界500強企業的故事,領略成功企業家以簡馭繁、合二為一的經營智慧。
企業迷思:北大管理公開課 目錄
**篇 戰略001
迷思一 戰略和管理
戰略是頭腦,管理是腿腳002
戰略和管理是兩碼事003
故事1 餓著肚子想戰略003
觀點1 管理再優秀也代替不了戰略005
管理者不是領導者006
故事2 北新中興的原因006
觀點2 領導者是眺望遠方的人007
戰略贏是大贏,戰略輸是大輸008
故事3 央企要生根大行業009
觀點3 做企業要有精兵、奇兵、鐵兵、將帥010
董事會是戰略性力量012
故事4 魚從頭爛012
觀點4 董事會的責任在于創造價值014
做好董事長是一門藝術015
故事5 兩個董事長一肩挑016
觀點5 做積極的董事長018
迷思二 目標和資源
從有什么做什么到缺什么找什么020
戰略是目標導向還是資源導向021
故事6 水泥!水泥!水泥!021
觀點6 不怕沒資源,就怕沒目標023
用整合優化的方式做大做強024
故事7 草根央企變身巨無霸025
觀點7 做企業要有資源整合的能力026
做企業要有三分天下的思想027
故事8 水泥版圖與巴頓名言028
觀點8 戰略不是面面俱到029
失去機遇是*大的失誤030
故事9 汪莊會談端出“三盤牛肉”031
觀點9 戰略實施要靠抓住機遇033
奇跡越不出規律的邊緣034
故事10 跨界掌門怎么當034
觀點10 成功者是按規律辦事的人036
迷思三 專業化和多元化
把雞蛋放在幾個籃子里038
專業化是立身之本039
故事11 從西三旗走出的隱形冠軍039
觀點11 “小而美”的企業也是成功的041
產業擴張的同心圓模式042
故事12 打到家門口的戰爭043
觀點12 以適度多元對沖風險044
業務選擇要歸核化045
故事13 從水泥大王到三足鼎立046
觀點13 業務不在于多而在于精047
組建業務多元的“聯合艦隊”048
故事14 做個會賺錢的東家049
觀點14 投資應注重業務組合力050
選新業務是*難的事052
故事15 四家世界500強的接力跑052
觀點15 選新業務堅持“三個四”053
迷思四 有機成長和聯合重組
內生式發展與外延式發展并重056
聯合重組是市場競爭的高級方式057
故事16 “蛇吞象”:收購徐州海螺057
觀點16 大企業是過剩產能的終結者058
聯合重組是高水平的經營活動060
故事17 走進哈佛講堂的水泥重組案例061
觀點17 有機成長與聯合重組不是對立的062
聯合重組是獲得效益的故事065
故事18 只收下蛋的母雞065
觀點18 重組的邏輯是賺錢067
聯合重組不應被看成壟斷068
故事19 東北鎖窯風波069
觀點19 以辯證思維正確看待壟斷070
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硬仗071
故事20 水泥行業的自救071
觀點20 把去產能和去產量結合起來073
迷思五 做大和做強
企業的邏輯是成長的邏輯075
從做大做強到做強做優076
故事21 在國藥的任職演講076
觀點21 企業要做大,但不能“貪大”077
時時提防大企業病079
故事22 喬遷日的“一盆冷水”079
觀點22 企業衰落有跡可循080
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082
故事23 玉蘭之約082
觀點23 放下“望遠鏡”,拿起“放大鏡”083
做企業要有格局和能力085
故事24 兩材重組085
觀點24 格局和能力決定企業未來087
大企業戰略應是國家戰略089
故事25 昨天·今天·明天089
觀點25 中國的事業是企業091
第二篇 管理093
迷思六 科學管理和人本管理
人與企業的價值統一094
管理的目標是提高效率095
故事26 豐田的變與不變095
觀點26 科學管理沒有過時096
做企業要以人為中心098
故事27 點燃員工心中的火098
觀點27 企業是人,企業靠人,企業為人,企業愛人100
管理重在調動和發揮潛能102
故事28 插隊時的兩則趣事102
觀點28 管理要學會“求同存異”103
小型漲落是進化過程104
故事29 “臉”比“錢”重要105
觀點29 小沖突小矛盾未必是壞事106
企業要靠規范的制度約束行為107
故事30 新官上任三把火108
觀點30 用制度來“治未病”109
迷思七 管理和經營
正確地做事,還是做正確的事111
搞管理靠工法112
故事31 中國建材的武功秘籍112
觀點31 把好的經驗做法歸納成可供復制的工法114
質量和信譽是永遠的追求116
故事32 一張自罰告示116
觀點32 樹立正確的質量觀117
從管理到經營120
故事33 魯南水泥廠里的思想撞擊120
觀點33 經營之道就是賺錢之道121
開展三精管理124
故事34 讓大象也能跳舞124
觀點34 管理的核心是精簡和瘦身126
定價制勝128
故事35 拉閘限電,因“禍”得福128
觀點35 堅持盈利的八字原則和五優方針129
迷思八 集權和分權
沒有*好的模式,只有*適合的模式131
風險可控可承受132
故事36 見人見物132
觀點36 應對風險要對癥下藥133
選擇適合的管控模式135
故事37 解散30多家子公司135
觀點37 宜集則集,宜分則分136
企業分多少層為宜137
故事38 國藥布局地市級銷售網138
觀點38 組織結構盡量扁平化139
格子化管控140
故事39 巧克力盒子里的秘密141
觀點39 企業要杜絕“兩亂”:行政亂和投資亂142
破除谷倉效應144
故事40 國際工程業務“手挽手”144
觀點40 分家贏活力,協同贏合力145
迷思九 獨資和股權多元化
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148
股權結構不是千篇一律的149
故事41
企業迷思:北大管理公開課 作者簡介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世界水泥協會創始主席,歷任三屆全國工商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MBA)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深耕我國建材行業,2019年11月卸任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是黨的十五大和十八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曾獲“中國優秀企業家金球獎”“袁寶華企業管理金獎”“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全球華人經濟領袖”“改革開放30年中國企業改革紀念章”“影響改革開放進程的企業領袖”“《財富》CEO終生成就獎”等多項殊榮。
作為杰出的央企領導人,宋志平曾同時出任中國建材集團、國藥集團董事長,并帶領兩家企業雙雙躋身世界500強行列。他開創并成功實踐的“央企市營”“整合優化”“八大工法”“六星企業”“三精管理”“格子化”管控等改革創新模式,被企業界推崇為“宋志平模式”。他先后推動8家央企重組、混合近千家民企,創造性提出“央企的實力 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的公式,被公認為我國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行者。在水泥領域進行大規模重組整合,榮獲國家級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一等獎;以混合所有制推進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榮獲第六屆管理科學獎。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