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理解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25358
- 條形碼:9787518425358 ; 978-7-5184-2535-8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理解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本書特色
本書以年幼兒童發展的獨特性為核心,以美國幼兒教育協會(NAEYC)和兒童發展適宜性實踐(DAP)指導方針為標準,將年幼兒童發展與學校、家庭、社區以及文化緊密結合,向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幼兒教師、父母以及其他需要與年幼兒童打交道的專業人士介紹了如何以適應他們發展的方式開展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等工作,解決當前的兒童早期問題。 本書介紹了0—8歲兒童的發展和學習特點,尤其是3—6歲兒童在身體、認知、語言、情感方面發展的特點,突出結合閱讀、寫作的早期發展以及一般認知發展而給出了大量教育建議,還給出了關于如何與兒童的家庭一起工作、如何與特殊兒童一起工作以及幼小銜接的現實事例和教育建議。特別設計的“早期兒童教育技術”“大腦發育”以及“現實世界中的兒童發展”專欄將前沿研究與更多現實問題聯系在一起。
理解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專為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和托兒機構及幼兒園教育工作者打造的教材和實踐指南。對于早教指導師、嬰幼兒課程開發及嬰幼兒產品研發者等社會服務行業專業人士、特殊教育教師以及家長等其他想了解幼兒發展實用知識的人來說,這亦是一部富有價值的**工具書。
本書聚焦學前教育從業者普遍關注的3—6歲兒童的心理發展特點與問題,涵蓋內容深入廣泛,包括:
·游戲與數字化媒體在年幼兒童學習中的作用;
·影響年幼兒童學習的因素有哪些
·孕期和嬰兒期的影響
·學步兒的自主性發展
·3—6歲兒童的身體和動作發展
·3—6歲兒童認知、概念系統和智力發展
·3—6歲兒童口語和書寫語言發展
·成人如何豐富3—6歲兒童語言與概念發展
·3—6歲兒童情感發展
·成人如何支持3—6歲兒童情感發展
·幼小銜接
理解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目錄
1.1 年幼兒童與環境
1.2 典型兒童與非典型兒童
1.3 成人的關鍵作用
1.4 兒童發展理論
1.5 謹慎應用發展與學習的理論及研究
1.6 兒童研究簡史
1.7 兒童研究方法與真實性評價
1.8 職業倫理
第二部分 學習:0—8歲 第2章 游戲技術和數字化媒體
2.1 學習概述
2.2 知覺
2.3 學習是如何發生的
2.4 技術和數字化媒體作為學習的工具
2.5 游戲在學習中的作用
2.6 游戲的工具和功能
2.7 游戲的情境 第3章 影響學習的因素
3.1 成人的作用:將理論應用于現實
3.2 思考、解決問題以及學習的環境
3.3 成人為適當的媒體使用所做的準備
3.4 融合班級中的教學
3.5 提供優質的環境和優質的指導
3.6 家庭在兒童的學習中的作用
第三部分 孕期與嬰兒期 第4章 孕期、出生和*初兩周
4.1 懷孕:天性與教養/遺傳與環境
4.2 遺傳學的重要性
4.3 環境中的危險因素
4.4 在孕期發展過程中的環境作用
4.5 懷孕的家長的角色與責任
4.6 受精與懷孕
4.7 孕期發展階段
4.8 出生與分娩
4.9 新生兒階段 第5章 嬰兒期:理論、環境、健康和動作發展
5.1 理論家們是如何看待嬰兒的
5.2 嬰兒的感覺能力
5.3 嬰兒的環境
5.4 影響嬰兒健康的重要因素
5.5 嬰兒的生理發育
5.6 嬰兒的動作發展 第6章 嬰兒認知和情感發展
6.1 嬰兒認知學習與發展
6.2 交流、語言和閱讀能力發展
6.3 嬰兒期的腦發育
6.4 社會參照與游戲
6.5 成人與嬰兒的互動
6.6 依戀
6.7 與成人和同齡人的互動
6.8 氣質與情緒發展
6.9 文化與親子互動模式
第四部分 學步兒:在發展中走向獨立 第7章 學步兒:自主性發展
7.1 走向自主
7.2 理論家眼中的學步兒
7.3 健康與營養
7.4 身體和動作發展
7.5 有效的指導
7.6 皮亞杰、維果茨基和認知發展
7.7 概念和語言發展
7.8 社會文化因素
7.9 學步兒的發展和游戲
7.10 成人對學步兒情感發展的影響
第五部分 兒童:3—6歲 第8章 身體和運動發展
8.1 身體發育:身高、體重和身體比例
8.2 身體適應性以及心理健康
8.3 營養:重要性和指導方針
8.4 安全
8.5 營養、安全和健康教育
8.6 粗大動作
8.7 精細動作技能:書寫以及畫畫
8.8 動作技能的評估
8.9 學習和運動發展 第9章 認知系統、概念發展與智力
9.1 理解認知系統以及認知發展理論
9.2 認知結構和機制
9.3 認知特征和概念發展
9.4 發展適宜性教育理論的應用
9.5 關于智力的主要觀點
9.6 智商分值:批評和警示
9.7 無偏見測驗:環境和文化影響
9.8 創造力、智力和智力超常 第10章 口語和書寫語言的發展
10.1 語言規則和語言學習
10.2 思維和語言
10.3 語言發展和使用的文化層面
10.4 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語言使用
10.5 幼兒成為具有讀寫能力的人
10.6 平衡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方法
10.7 關于閱讀、寫作、印刷和拼寫,幼兒知道什么?
10.8 閱讀和寫作中的社會文化因素 第11章 成人如何豐富兒童的語言和概念的發展
11.1 采用有意識的教學支持語言和概念發展
11.2 口語發展中成人的作用:支持性策略
11.3 語言的文化多元性與發展
11.4 幼兒如何學習書面語言
11.5 為游戲提供機會
11.6 成人如何培養幼兒概念、語言和讀寫能力發展中的創造性 第12章 情感發展
12.1 主要的理論家對情感發展的觀點
12.2 情緒發展
12.3 人格發展
12.4 性態
12.5 幼兒的自我概念
12.6 社會性發展
12.7 關系
12.8 同伴關系
12.9 道德發展
12.10 融合性的環境與社會行為 第13章 成人如何支持兒童的情感發展
13.1 美國幼兒教育協會決策指南
13.2 愛和感情
13.3 發展適宜性引導技術
13.4 民主、非暴力與道德發展教育
13.5 在危機時刻提供支持
第六部分 幼小銜接 第14章 從幼兒園到小學:與小學低年級的銜接
14.1 從學前班學齡前到小學的連續性
14.2 準備狀態概念中的主要因素
14.3 兒童早期的評估選擇
14.4 為兒童準備未來所需要的技能/433
14.5 小學階段的學業成就和適應能力
14.6 發展適宜性學校教育
理解學前兒童心理發展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羅莎琳德·查爾斯沃思(Rosalind Charlesworth)
美國韋伯州立大學兒童與家庭研究系榮譽教授和前系主任,有著豐富的早期兒童教育經驗,包括在實驗學校、公立學校和日托與正常及特殊兒童工作的經歷,主要的研究領域是社會性和認知發展及行為。
譯者簡介
王思睿 博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畢生發展與創新教育中心副主任,中國心理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
孫 夢 美國哈佛大學兒童發展和心理學碩士。
封周奇 博士,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講師。
陳葉梓 博士,南通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講師。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