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zhàn)后英國的科學(xué)、文學(xué)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jīng)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fēng)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國學(xué)的天空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3812526
- 條形碼:9787553812526 ; 978-7-5538-1252-6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xué)的天空 本書特色
“國學(xué)”是個寬泛的名詞,其中儒家與道家是重點。儒家的代表是孔子與孟子,道家是老子與莊子。
傅教授全面解讀了四位圣哲的著作思想,并分析其核心概念。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學(xué)生問“仁”,孟子多次說明“心之四端”,老子對“道”加以描述,莊子由各種角度形容“游”與“化”……這些思想是他們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實本質(zhì),并以此闡述他們的哲學(xué)思想與人生智慧。
比如孔子主張“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性的價值必須由內(nèi)而發(fā),人道確立則萬物亦得以安頓。
孟子認為“思誠者,人之道”,只要真誠,就可以體驗自我要求的力量,走上人生正途,由此活出人格的尊嚴與偉大。
老子的修養(yǎng)方法是虛與靜,以道為本源,由此孕生智慧,則人生的困境與虛無之感化解于無形。
莊子相信人的*智慧在于明白“未始有物”,既然如此,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生何必執(zhí)著?何不逍遙自得,與道同游。
全書分為四部二十三章上百小節(jié),以《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四部原典原文加以引申發(fā)揮,精選材料,生動闡發(fā),沒有錯過四部經(jīng)典的任何一段重要的部分。
國學(xué)的天空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傅佩榮教授全面闡釋國學(xué)文化的著作, 主要用孔、孟、老、莊的智慧解答當(dāng)代人的心靈困惑。“國學(xué)”是個寬泛的名詞, 其中儒家與道家是重點。儒家的代表是孔子與孟子, 道家是老子與莊子。傅教授全面解讀了四位圣哲的著作思想, 并分析其核心概念。譬如, 孔子一再回答學(xué)生問“仁”, 孟子多次說明“心之四端”, 老子對“道”加以描述, 莊子由各種角度形容“游”與“化”……這些思想是他們的心得, 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實本質(zhì), 并以此闡述他們的哲學(xué)思想與人生智慧。
國學(xué)的天空 目錄
**部
孔子的真誠
**章 立志于學(xué)
1.孔子之學(xué) /002
2.珍惜時間 /004
3.用心專注 /007
4.把握時機 /009
5.不厭不倦 /011
6.老師幫不上忙 /014
7.學(xué)生不爭氣 /016
8.學(xué)生啟發(fā)老師 /018
第二章 立志行仁
1.立志行仁 /020
2.行仁與為善 /022
3.六位仁者 /024
4.立志求道 /027
5.一以貫之 /029
第三章 自我修養(yǎng)
1.化解我執(zhí) /032
2.欣賞曾點之志 /035
3.困惑來自何處 /038
4.“克己復(fù)禮”新解 /040
5.心存敬畏 /042
6.少說為妙 /045
第四章 孝敬父母
1.孝出于天性 /048
2.敬愛父母 /051
3.委婉溝通 /053
4.孝與健康 /055
5.法理與人情 /057
6.孝與守禮 /059
7.三年之喪 /062
第五章 結(jié)交良友
1.真誠相待 /066
2.志趣相投 /069
3.信義兼顧 /071
4.益者三友 /073
5.損者三友 /075
6.孔子交友 /078
第六章 社會責(zé)任
1.淑世精神 /082
2.社會責(zé)任 /085
3.孔子想移民 /087
4.名正言順 /089
5.上行下效 /092
6.一言興邦 /094
第七章 理解孔子
1.誰了解孔子 /097
2.誰歧視女性 /100
3.誰在收肉干 /102
4.為何挑剔食物 /104
5.誰的耳朵順了 /107
6.誰說孔子不幽默 /109
7.孔子知不知“死” /112
8.孔子有無信仰 /114
第二部
孟子的向善
**章 人性向善
1.人性向善 /118
2.善是什么 /123
3.心之四端 /125
4.人禽之辨 /127
5.三種快樂 /130
第二章 人格之美
1.修養(yǎng)六境 /133
2.浩然之氣 /137
3.三種勇敢 /139
4.四種圣人 /142
第三章 人我之間
1.勇于自省 /147
2.做人處世 /149
3.五種不孝 /151
4.易子而教 /153
5.以德論交 /156
6.守經(jīng)達權(quán) /158
第四章 仁政理想
1.一曝十寒 /161
2.緣木求魚 /164
3.與民共享 /166
4.見牛未見羊 /169
5.不可忽視環(huán)境 /172
6.事半功倍 /174
第五章 自我超越
1.豪杰之士 /177
2.效法堯舜 /179
3.與古人為友 /182
4.有為者亦若是 /184
5.天降大任 /186
6.孟子之樂 /188
第三部
老子的智慧
**章 老子的道
1.儒道之別 /192
2.《老子》**章 /195
3.道是什么 /198
4.道與自然 /201
5.道生萬物 /203
6.悟道之法 /206
7.自足于道 /208
第二章 圣人之道
1.自我反省 /211
2.被褐懷玉 /213
3.不為物役 /215
4.內(nèi)在覺悟 /217
5.處下居后 /219
6.為而不爭 /221
第三章 治國之道
1.四種統(tǒng)治 /224
2.若烹小鮮 /226
3.小國寡民 /229
4.反戰(zhàn)思想 /231
5.民不畏死 /234
第四章 立身之道
1.化解執(zhí)著 /238
2.自己做主 /241
3.消除煩惱 /243
4.以德報怨 /245
5.和光同塵 /247
6.老子三寶 /249
第五章 閱世之道
1.相對價值 /255
2.禍福相生 /258
3.慎始慎終 /260
4.功成身退 /262
5.上善若水 /264
6.天地不仁 /266
第四部
莊子的逍遙
**章 轉(zhuǎn)化生命
1.未始有物 /270
2.大鵬展翅 /273
3.太倉稊米 /276
4.螳螂捕蟬 /279
5.鼓盆而歌 /281
第二章 修煉方法
1.渾沌之死 /285
2.心如死灰 /288
3.忘適之適 /290
4.天人合一 /293
5.不死不生 /295
第三章 審美情操
1.粘蟬老人 /298
2.庖丁解牛 /301
3.桓公讀書 /303
4.誰是美女 /305
5.自以為美 /308
第四章 處世態(tài)度
1.孝的六種境界 /311
2.算命不如修養(yǎng) /313
3.材與不材之間 /316
4.從容的風(fēng)度 /318
5.虛己以游世 /321
6.外化而內(nèi)不化 /323
第五章 與道相通
1.魚快樂嗎 /325
2.彼此相忘 /327
3.朝三暮四 /330
4.每下愈況 /332
5.莊周夢蝶 /335
國學(xué)的天空 作者簡介
傅佩榮,1950年生,祖籍上海,現(xiàn)任臺灣大學(xué)哲學(xué)系教授。傅佩榮在教學(xué)、研究、寫作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著述繁多,范圍涵蓋哲學(xué)、宗教、神話、教育、文化、心理勵志等。學(xué)術(shù)論著融貫古今與中西,結(jié)構(gòu)嚴謹,迭出創(chuàng)見,是當(dāng)代新士林學(xué)派的重要代表,當(dāng)代華人世界公認的一流國學(xué)研究專家。傅教授專心注解中國哲學(xué)的傳統(tǒng)經(jīng)典,出版有《大學(xué)中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等作品。
傅教授還是一位杰出的演講家,每年演講達兩百多場,態(tài)度真誠,條理清晰,理融辭暢,使聽者不倦,相悅以解。2006年首開大陸問道,先后在復(fù)旦大學(xué)、北京大學(xué)等開展一系列國學(xué)演講,并在中央電視臺、鳳凰衛(wèi)視等多家電視臺主講國學(xué),獲得一致好評。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jīng)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