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7258
- 條形碼:9787520357258 ; 978-7-5203-572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 本書特色
實踐活動育人是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沉淀下來的寶貴經驗。□001年《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試行)》將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獨立課程,明確法定課程地位,由此拉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序幕。培養綜合素質,發展實踐能力,培育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再是一句口號。□017年教育部基于對16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經驗的總結與反思,正式頒發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這賦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深度實施以法定依據和明確指針。 在國際上,不同階段課程改革的成敗往往歸因于課程實施。我國16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雖然取得了□□□□的巨大成就,但也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正如有調查所表明的,還有不少學校沒有真正開課,開課的學校有的也很不規范,不少學校感到活動類課程設計難度較大,不知道該怎么開設。①其關鍵原因同樣與課程實施的系列因素有關。教師隊伍是影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效實施的關鍵因素。此外,還有教材、評價制度、社會支持等因素也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影響深遠。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正式頒發,對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隊伍建設、內容組織、實施保障等做出了細致、明確的規定。 然而,政策層面的課程要轉化為學生的獲得課程,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經歷教師領悟、課堂運作、學生經驗三個課程層級,只有逐級有效轉化,減少落差,方能取得□大成效。因此,教師需要深度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新的歷史階段的內涵與使命,明確其課程實施取向及可能的挑戰,掌握課程內容校本建構的基本規律,明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殊的教學過程,以便智慧地駕馭不同的活動類型、活動環節與活動方式的策略與方法。 為此,特撰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一書,供廣大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參考。本書致力于深度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鍵特征、素養導向教育變革背景,確證其課程實施創生取向和關鍵影響因素;揭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規定性及其校本建構基本策略,探索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特性、活動要素結構及活動方案設計,結合案例分析升華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的基本框架、流程和要求;從價值、設計、實施、評價四個層面分別就考察探究、設計制作、社會服務、職業體驗活動指導進行深入剖析;系統分析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評價維度、觀測點和操作方法,探討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素質要求、崗位研修組織和指導教師共同體建構路徑。這些內容大致圍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理論解讀、實踐操作和條件保障三方面展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 內容簡介
實踐活動育人是世界教育改革與發展史沉淀的寶貴經驗。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我國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大舉措,為此,培養綜合素質,發展實踐能力,培育情感態度價值觀,不再是一句口號。2001年《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將綜合實踐活動作為一門獨立課程,給予法定課程地位。由此拉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序幕。2017年教育部在反思16年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基礎上,正式頒發《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從而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有了法定依據和指南。然而,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復雜性,加之我國社會文化環境對教育的影響,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仍然面臨挑戰。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致力于深度理解新的歷史形勢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關鍵特征,確證其課程實施的創生取向和主要影響因素,探索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特性、活動方式及活動要素結構。揭示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特殊規定性及其校本建構基本策略。結合案例分析,升華了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的基本框架、流程和要求,從價值、設計、實施、評估四個層面分別就考察探究、設計制作、社會服務、創意物化、研學旅行等活動方式進行了深入剖析。系統分析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評價的維度、觀測點和操作方法。*后探討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師的素質要求、教師崗位研修的組織和指導教師共同體建構的路徑。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 目錄
**章 深度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
**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新發展
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新樣態
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本質內涵與特征演變
第二節 素養導向教育變革: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時代機遇
一 人工智能時代與核心素養導向的教育
二 核心素養導向的教育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
第三節 理性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取向
一 理解“課程實施
二 理解課程實施取向
三 理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取向
第四節 系統把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
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清晰性、適宜性直接影響其實施過程
二 教師始終是課程實施成功的關鍵
三 世界即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的系統升級
四 課程領導與管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第二章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與教學過程
**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規定性
一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基本性質
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預設內容校本調適的可能空間
一 調研設計
二 調研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基于地方文化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體系校本建構
一 將地方文化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重要原料和精神營養
二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的結構
三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校本建構策略
第四節 綜合實踐活動過程
一 過程:綜合實踐活動展開的邏輯基點
二 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如何實現
第五節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
一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的價值與理念
二 綜合實踐活動方案的基本框架與設計流程
第三章 考察探究與職業體驗活動指導
**節 考察探究
一 考察探究的性質與價值
二 活動設計
三 活動實施
四 活動評價
五 活動指導
第二節 研學旅行
一 研學旅行性質與價值
二 活動方案設計
三 活動實施
四 活動評價
五 活動指導
……
第四章 社會服務與設計制作活動指導
第五章 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與教師發展
參考文獻
后記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研究 作者簡介
李臣之,男,深圳大學教育學部副主任、教授,基礎教育與教師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師范大學、澳門城市大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育學分會課程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教育部省市課題20余項。在《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40余篇。在Sense Publishers、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著作20部。獲深圳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1項、廣東省普通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新聞出版總署廣電總局“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廣東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2項。 潘洪建,男,揚州大學基礎教育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學會教學論專業委員會理事、課程專業委員會理事、教育實驗分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首批入選人員,江蘇省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重點課題多項。先后在《教育研究》《課程·教材·教法》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出版學術專著3部,編著主編學術著作10部,參編學術著作20部,獲四川省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揚州大學優秀教學一等獎1項,甘肅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江蘇省第二屆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