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科技型中小企業合作型勞動關系的構建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051693
- 條形碼:9787564051693 ; 978-7-5640-516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技型中小企業合作型勞動關系的構建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運用人力資本產權等理論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合作型勞動關系的構建進行了理論探討, 通過對部分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深入調查和實證研究, 明確了影響雇傭雙方合作效果的主要因素, 從合作機制和合作行為兩方面開展了探索性研究, 在政府、企業和員工三個層面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對策建議。
科技型中小企業合作型勞動關系的構建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國外研究現狀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3.3 國內外研究狀況述評
1.4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技術路線
1.5 研究方法
1.6 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2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勞動關系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相關概念
2.1.1 勞動關系的相關概念
2.1.2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界定
2.2 西方勞動關系思想的演進
2.2.1 早期西方勞動關系思想
2.2.2 當代西方勞動關系思想
2.3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內涵與價值理念
2.3.1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內涵
2.3.2 與合作型勞動關系相關概念的辨析
2.3.3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價值理念
2.4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理論基礎及述評
2.4.1 利益相關者理論
2.4.2 人力資本理論
2.4.3 不完全契約理論
2.4.4 分享經濟理論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理論探析
3.1 勞動關系形態及其調整模式的演變
3.1.1 沖突型勞動關系
3.1.2 對峙型勞動關系
3.1.3 協調型勞動關系
3.1.4 合作型勞動關系
3.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特性及其目標形態定位
3.2.1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特性
3.2.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形態的目標定位
3.3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產權邏輯
3.3.1 人力資本產權的一般特性
3.3.2 人力資本產權視角下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理論分析
3.3.3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可行性分析
3.4 科技型中小企業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內容構成
3.4.1 組織戰略層面的內容
3.4.2 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層面的內容
3.4.3 工作場所實踐層面的內容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的實證研究
4.1 調研方案設計
4.1.1 調查目的與內容
4.1.2 調查范圍與方式
4.1.3 調查指標設計
4.1.4 問卷發放與回收
4.2 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
4.2.1 樣本企業分布
4.2.2 員工特征分布
4.3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的總體分析
4.3.1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現狀
4.3.2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4.3.3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存在問題的深層次原因
4.4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的定量分析
4.4.1 變量選擇
4.4.2 數據處理及統計描述
4.4.3 研究假設
4.4.4 不同解釋變量對勞動關系總體滿意度的一元回歸分析
4.4.5 所有解釋變量對勞動關系總體滿意度的多元回歸分析
4.5 實證研究結果的進一步討論
4.5.1 完善的合作機制是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制度保障
4.5.2 對雇傭雙方合作行為的引導是實現合作目標的基本手段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機制研究
5.1 有關勞動與資本關系的不同假說
5.1.1 “資本雇傭勞動”假說
5.1.2 “勞動雇傭資本”假說
5.1.3 勞資共同治理與勞資合作
5.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契約的不完全性對合作的效應研究
5.2.1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契約的不完全性
5.2.2 勞動契約不完全性對合作的正向效應
5.2.3 勞動契約不完全性對合作的負向效應
5.3 科技型中小企業信任機制的建立與信任關系的維持
5.3.1 信任的內涵及作用
5.3.2 科技型中小企業信任機制的建立
5.3.3 聲譽效應及其信任關系的維持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行為研究
6.1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的動因
6.1.1 帕累托改進的基本內涵
6.1.2 基于帕累托改進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的動因
6.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的博弈分析
6.2.1 靜態博弈下雇傭雙方的沖突行為分析
6.2.2 動態博弈下雇傭雙方的合作行為分析
6.2.3 工資與雇傭量存在替代關系下雇傭雙方的合作區間分析
6.3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的行為選擇
6.3.1 雇傭雙方的沖突行為
6.3.2 雇傭雙方的合作行為
6.3.3 雇傭雙方行為的整合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對策建議
7.1 政府層面的對策建議
7.1.1 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經濟政策
7.1.2 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勞動力市場信息化水平
7.1.3 完善勞動法律法規,提高法律和政策的執行力
7.1.4 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增強政府服務意識
7.2 企業層面的對策建議
7.2.1 以組織文化為引領,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7.2.2 以“共享”為基本原則,完善企業收益分配制度
7.2.3 注重員工培訓與職業生涯發展,挖掘員工合作潛能
7.2.4 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團隊運行效率
7.3 員工層面的對策建議
7.3.1 加強工會建設,充分發揮工會職能
7.3.2 提高雇員合作意識,增強合作的主動性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結論
8.1.1 合作型勞動關系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形態的目標定位
8.1.2 人力資本產權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重要基礎
8.1.3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需從不同層面整合雇傭雙方的利益
8.1.4 合作機制和合作行為是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制度保障和基本手段
8.1.5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需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機制
8.1.6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面臨合作和沖突兩種不同的行為選擇
8.1.7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需要勞、資、政三方聯動
8.2 研究局限與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調查問卷
附錄B: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訪談提綱
后記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義
1.2.1 理論意義
1.2.2 實踐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綜述
1.3.1 國外研究現狀
1.3.2 國內研究現狀
1.3.3 國內外研究狀況述評
1.4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4.1 研究內容
1.4.2 技術路線
1.5 研究方法
1.6 本書的創新之處
第2章 基本概念與理論基礎
2.1 勞動關系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相關概念
2.1.1 勞動關系的相關概念
2.1.2 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界定
2.2 西方勞動關系思想的演進
2.2.1 早期西方勞動關系思想
2.2.2 當代西方勞動關系思想
2.3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內涵與價值理念
2.3.1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內涵
2.3.2 與合作型勞動關系相關概念的辨析
2.3.3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價值理念
2.4 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理論基礎及述評
2.4.1 利益相關者理論
2.4.2 人力資本理論
2.4.3 不完全契約理論
2.4.4 分享經濟理論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理論探析
3.1 勞動關系形態及其調整模式的演變
3.1.1 沖突型勞動關系
3.1.2 對峙型勞動關系
3.1.3 協調型勞動關系
3.1.4 合作型勞動關系
3.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特性及其目標形態定位
3.2.1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特性
3.2.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形態的目標定位
3.3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產權邏輯
3.3.1 人力資本產權的一般特性
3.3.2 人力資本產權視角下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理論分析
3.3.3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可行性分析
3.4 科技型中小企業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內容構成
3.4.1 組織戰略層面的內容
3.4.2 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層面的內容
3.4.3 工作場所實踐層面的內容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的實證研究
4.1 調研方案設計
4.1.1 調查目的與內容
4.1.2 調查范圍與方式
4.1.3 調查指標設計
4.1.4 問卷發放與回收
4.2 調研對象的基本情況
4.2.1 樣本企業分布
4.2.2 員工特征分布
4.3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的總體分析
4.3.1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的現狀
4.3.2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4.3.3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存在問題的深層次原因
4.4 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的定量分析
4.4.1 變量選擇
4.4.2 數據處理及統計描述
4.4.3 研究假設
4.4.4 不同解釋變量對勞動關系總體滿意度的一元回歸分析
4.4.5 所有解釋變量對勞動關系總體滿意度的多元回歸分析
4.5 實證研究結果的進一步討論
4.5.1 完善的合作機制是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制度保障
4.5.2 對雇傭雙方合作行為的引導是實現合作目標的基本手段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機制研究
5.1 有關勞動與資本關系的不同假說
5.1.1 “資本雇傭勞動”假說
5.1.2 “勞動雇傭資本”假說
5.1.3 勞資共同治理與勞資合作
5.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契約的不完全性對合作的效應研究
5.2.1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契約的不完全性
5.2.2 勞動契約不完全性對合作的正向效應
5.2.3 勞動契約不完全性對合作的負向效應
5.3 科技型中小企業信任機制的建立與信任關系的維持
5.3.1 信任的內涵及作用
5.3.2 科技型中小企業信任機制的建立
5.3.3 聲譽效應及其信任關系的維持
5.4 本章小結
第6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行為研究
6.1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的動因
6.1.1 帕累托改進的基本內涵
6.1.2 基于帕累托改進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合作的動因
6.2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的博弈分析
6.2.1 靜態博弈下雇傭雙方的沖突行為分析
6.2.2 動態博弈下雇傭雙方的合作行為分析
6.2.3 工資與雇傭量存在替代關系下雇傭雙方的合作區間分析
6.3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的行為選擇
6.3.1 雇傭雙方的沖突行為
6.3.2 雇傭雙方的合作行為
6.3.3 雇傭雙方行為的整合
6.4 本章小結
第7章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對策建議
7.1 政府層面的對策建議
7.1.1 制定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經濟政策
7.1.2 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提高勞動力市場信息化水平
7.1.3 完善勞動法律法規,提高法律和政策的執行力
7.1.4 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增強政府服務意識
7.2 企業層面的對策建議
7.2.1 以組織文化為引領,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7.2.2 以“共享”為基本原則,完善企業收益分配制度
7.2.3 注重員工培訓與職業生涯發展,挖掘員工合作潛能
7.2.4 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團隊運行效率
7.3 員工層面的對策建議
7.3.1 加強工會建設,充分發揮工會職能
7.3.2 提高雇員合作意識,增強合作的主動性
7.4 本章小結
第8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8.1 研究結論
8.1.1 合作型勞動關系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形態的目標定位
8.1.2 人力資本產權是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重要基礎
8.1.3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需從不同層面整合雇傭雙方的利益
8.1.4 合作機制和合作行為是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的制度保障和基本手段
8.1.5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需要建立相互信任的機制
8.1.6 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主體面臨合作和沖突兩種不同的行為選擇
8.1.7 科技型中小企業構建合作型勞動關系需要勞、資、政三方聯動
8.2 研究局限與展望
8.2.1 研究局限
8.2.2 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A: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調查問卷
附錄B:科技型中小企業勞動關系狀況訪談提綱
后記
展開全部
科技型中小企業合作型勞動關系的構建研究 作者簡介
馮小俊,男,1977年10月生,山西省孝義市人,經濟學博士,現任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社會保障和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多年來承擔本科生和研究生“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人力資源規劃與工作分析”“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等課程教學工作;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主持和參與多項橫向課題研究,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出版著作2部。
書友推薦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