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韋伯與馬克思以及黑格爾與哲學的揚棄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22283
- 條形碼:9787305222283 ; 978-7-305-22228-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韋伯與馬克思以及黑格爾與哲學的揚棄 本書特色
洛維特代表作《馬克斯?韋伯與卡爾?馬克思》首次中文譯介。洛維特用近百頁篇幅對韋伯和馬克思進行了深入比較和闡釋,在英美社會學界有非常大的影響力。
本書第二部分對《從黑格爾到尼采》中所討論的問題進行了專題式展開和進一步深化,能夠幫助讀者進一步了解,現代世界的諸種論題在黑格爾那里如何展開,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黑格爾死后的思想世界所分裂出的種種道路。
本書譯自德語版《卡爾?洛維特全集》第五卷,收錄了洛維特關于韋伯和黑格爾的所有重要論文。
韋伯與馬克思以及黑格爾與哲學的揚棄 內容簡介
本書是極重要的哲學家洛維特的文章選集, 在本書中他評論了海德格爾、韋伯、馬克斯等人的理論觀點, 這些文章均為首次譯介, 特別是他評論韋伯和馬克思并將兩者進行比較, 這對中國大陸的政治學界、哲學界而言是極為重要的理論文本。
韋伯與馬克思以及黑格爾與哲學的揚棄 目錄
一?馬克斯?韋伯與卡爾?馬克思?/?003
二?馬克斯?韋伯和他的后繼者?/?98
三?馬克斯?韋伯的科學觀?/?110
第二部分
四?L.?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143
五?黑格爾與黑格爾主義?/?171
六?作為哲學問題的理論與實踐?/?192
七?對赫伯特?馬爾庫塞的《理性與革命》的兩篇評論?/?209
八?馬克思早期文本中的自我異化問題?/?219
九?路德維希?費爾巴哈?/?247
十?黑格爾對基督教的揚棄?/?272
十一?黑格爾是如何走向《精神現象學》的?/?327
十二?盧梭、黑格爾和馬克思論人權和公民權?/?335
十三?黑格爾、馬克思和費爾巴哈的中介與直接性?/?347
十四?黑格爾的教育概念?/?384
十五?黑格爾的復興??/?404
十六?哲學的世界歷史??/?415
十七?黑格爾的現實性和非現實性?/?448
附錄?/?500
譯后記?/?509
韋伯與馬克思以及黑格爾與哲學的揚棄 相關資料
洛維特的《韋伯與馬克思》是無與倫比的,這本書的英譯本我們整整等了半個世紀!
——《英國社會學雜志》(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韋伯與馬克思》英譯本的出版是一個大事件,對那些試圖理解我們所存在的這個現實的獨特性的人而言更是如此。——《社會學評論》(Sociological Review)
洛維特關于韋伯和馬克思的研究至關重要,具有高度的原創性。——布萊恩·S. 特納(Bryan S.Turner,著名社會學家)
韋伯與馬克思以及黑格爾與哲學的揚棄 作者簡介
[德]卡爾·洛維特,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生于慕尼黑,1919年前往弗賴堡大學求學,師從胡塞爾和海德格爾,1923年獲得博士學位。在完成博士論文之后,洛維特隨海德格爾去了馬堡大學,在他的指導下完成了教職論文,1928—1933年在馬堡大學任教,隨后因納粹的反猶政策流亡意大利、日本和美國等地,1952年受伽達默爾邀請,返回德國到海德堡大學哲學系任教至1964年退休。一生著述遍涉神學、歷史哲學、社會哲學和思想史研究。洛維特的主要著作另有《尼采的相同者的永恒輪回哲學》(1935)、《雅各布·布克哈特》(1936)、《歐洲虛無主義》(1940)、《從黑格爾到尼采》(1941)、《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1953)、《海德格爾——貧困時代的思想家》(1953)與《知識、信仰、懷疑》(1956)等。德國麥茲勒(Metzler)出版社在其辭世后為之出版九卷本的作品全集(1982—1988)。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史學評論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隨園食單
- >
我與地壇
- >
自卑與超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