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東西方悲劇意識與中國先鋒小說創作(1979-2016)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54697
- 條形碼:9787520154697 ; 978-7-5201-5469-7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東西方悲劇意識與中國先鋒小說創作(1979-2016) 本書特色
新時期中國先鋒小說家普遍具有現代主義特質的悲劇意識,其創作亦有更為突出的體現,構成獨特文化價值與時代意蘊的本土藝術存在。恰是中西結合、歷史復雜順延至今的現代悲劇意識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使得先鋒小說包含多元的表現技巧與深刻的思想內涵。
本書在挖掘人類不同歷史時期文學內部悲劇意識嬗變的基礎上,結合代表性作品,重點探討先鋒小說作為中國當代文學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派別,其內在悲劇意識的多元性、變化性與矛盾性,對中國新時期先鋒小說蘊含多變的悲劇意識進行一次全面的探索。
該研究為“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自由探索面上項目 ”[16LZUJBWZY034]、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學科研創新學術團隊建設項目“外國語言文學教材建設與研究”[16LZUWYXSTD018]成果,獲得“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資金人文社科類圖書出版經費”。
東西方悲劇意識與中國先鋒小說創作(1979-2016) 內容簡介
新時期中國先鋒小說家普遍具有現代主義特質的悲劇意識,其創作亦有更為突出的體現,構成獨特文化價值與時代意蘊的本土藝術存在。恰是中西結合、歷史復雜順延至今的現代悲劇意識以及獨特的藝術表現,使得先鋒小說包含多元的表現技巧與深刻的思想內涵。 本書在挖掘人類不同歷史時期文學內部悲劇意識嬗變的基礎上,結合代表性作品,重點探討先鋒小說作為中國當代文學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派別,其內在悲劇意識的多元性、變化性與矛盾性,對中國新時期先鋒小說蘊含多變的悲劇意識進行一次全面的探索。 該研究為“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自由探索面上項目 ”[16LZUWZY034]、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學科研創新學術團隊建設項目“外國語言文學教材建設與研究”[16LZUWYXSTD018]成果,獲得“蘭州大學雙品質建設資金人文社科類圖書出版經費”。
東西方悲劇意識與中國先鋒小說創作(1979-2016) 目錄
**章 相似與延異:東西方文學悲劇意識的發生與嬗變
**節 天殘:悲劇意識傳統維度
第二節 地缺:悲劇意識現代維度
第三節 人殤:悲劇意識現實維度
第二章 繼承與發展:“天殘”的先鋒認同
**節 神秘與先鋒
第二節 宿命的探究
第三章 認識與改造:“地缺”的先鋒延伸
**節 荒誕的世界
第二節 生命的孤獨
第四章 深入與擴大:“人殤”的先鋒重拾
**節 人性的陰暗開掘
第二節 群像審視
余論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東西方悲劇意識與中國先鋒小說創作(1979-2016) 作者簡介
柴橚,1982年生,蘭州大學文學博士,蘭州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甘肅省外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主要研究領域為翻譯理論研究與實踐、東西方比較文學。主持中央高校科研項目“面向二十一世紀的翻譯研究團隊建設”“后現代主義典范作品《白色旅館》的結構主義研究”等9項;在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Languag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anadian Social Science及《當代外國文學》《外國文學動態研究》《外語學刊》《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核心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出版譯著《有無之間的游漾——民間傳奇》等。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姑媽的寶刀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