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就業政策執行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064729
- 條形碼:9787513064729 ; 978-7-5130-6472-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就業政策執行論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對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實然描述和理論透析,厘清和探討了積極就業政策構成要素、演進階段、執行現狀、執行模式、執行成效及執行中的問題;以構建的積極就業政策執行分析框架作為研究規范和邏輯起點,以相關變量為切入點,通過剖析關鍵要素對政策執行不同層面的影響,嘗試改善積極就業政策執行效果、效率、效能的對策。本書可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或借鑒價值。
就業政策執行論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實然描述和理論透析,厘清和探討了積極就業政策構成要素、演進階段、執行現狀、執行模式、執行成效及執行中的問題;以構建的積極就業政策執行分析框架作為研究規范和邏輯起點,以相關變量為切入點,通過剖析關鍵要素對政策執行不同層面的影響,嘗試改善積極就業政策執行效果、效率、效能的對策。本書可為相關部門提供參考或借鑒價值。
就業政策執行論 目錄
第 1 章 緒論 1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義 6
1.2 研究綜述 8
1.2.1 國外關于政策執行和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研究 8
1.2.2 國內關于政策執行和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研究 13
1.2.3 研究述評 24
1.3 研究思路、方法與技術路線 26
1.3.1 研究思路 26
1.3.2 研究方法 27
1.3.3 技術路線 28
1.4 研究目標、內容和范疇 29
1.4.1 研究目標 29
1.4.2 研究內容 29
1.4.3 研究范疇 32
1.5 本書的創新點 33
1.5.1 構建了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分析框架 33
1.5.2 提出了就業政策發展四階段論 34
1.5.3 分析歸納了就業政策執行的模式 34
1.5.4 提出了運用府際誘導、約束和能力因素改進執行對策 34
第 2 章 研究基礎與分析框架 35
2.1 核心概念 35
2.1.1 就業政策 35
2.1.2 積極就業政策 36
2.1.3 積極就業政策執行 39
2.2 府際關系理論 40
2.2.1 府際關系理論的興起與發展 42
2.2.2 府際關系理論的基本內容 46
2.2.3 府際關系理論的適用性 50
2.3 中國府際關系的運行實踐 51
2.3.1 縱向府際運行實踐 52
2.3.2 橫向府際運行實踐 52
2.3.3 斜向府際運行實踐 53
2.4 分析框架的構建 54
2.4.1 構建依據 54
2.4.2 變量:誘導、約束與能力三個維度 59
第 3 章 就業政策演進與構成 61
3.1 府際結構與就業狀況 61
3.1.1 省情概述 61
3.1.2 府際結構 64
3.1.3 就業基本狀況 68
3.2 就業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72
3.2.1 積極就業政策 1.0 版:政策體系框架建構期 72
3.2.2 積極就業政策 2.0 版:政策內容調整與完善期 74
3.2.3 積極就業政策 3.0 版:政策體系形成與發展期 76
3.2.4 積極就業政策 4.0 版:政策探索革新時期 79
3.3 就業政策構成要素 80
3.3.1 政策主體 80
3.3.2 政策問題 81
3.3.3 政策對象 82
3.3.4 政策目標 82
3.3.5 政策工具 83
第 4 章 就業政策執行現狀 85
4.1 執行主體與程序 85
4.1.1 執行主體:省級政府及其部門 85
4.1.2 執行程序:政策輸出、投入執行資源和監督檢查 86
4.2 執行模式 89
4.2.1 高層推動模式 90
4.2.2 領導小組模式 90
4.2.3 聯席會議模式 91
4.2.4 簽訂責任狀模式 92
4.2.5 特色活動推動模式 93
4.3 執行效果 94
4.3.1 城鎮登記失業率處于合理區間 95
4.3.2 扶持困難群體就業人數規模大 96
4.3.3 就業配套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大 101
4.3.4 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107
4.4 執行中的問題 108
4.4.1 象征執行或目標替代執行 109
4.4.2 選擇執行或變通執行 111
4.4.3 過度執行或遲緩執行 112
4.4.4 欺上瞞下執行或標的群體外溢執行 114
第 5 章 就業政策執行的推動因素 116
5.1 誘導變量維度 116
5.1.1 權力結構:府際縱向分權使下級政府執行上級政府政策 117
5.1.2 利益結構:府際利益關聯促進積極就業政策執行 121
5.1.3 激勵機制:府際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內在動力 122
5.1.4 資源配置: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根本保障 127
5.2 約束變量維度 133
5.2.1 制度規約:府際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規制與安排 133
5.2.2 績效考核:上級政府約束下級政府完成積極就業政策執行任務的手段 136
5.2.3 監督檢查: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外在壓力 142
5.2.4 行政問責:約束執行主體承擔執行責任 145
5.3 能力變量維度 148
5.3.1 組織協調:設立組織結構及強化溝通協調 148
5.3.2 信息反饋:信息資源建設及加大政策宣傳 153
5.3.3 政策輸出:中央政策的再設計及現存政策的修正 159
第 6 章 就業政策執行的限制因素 163
6.1 誘導變量維度 163
6.1.1 權力結構:府際權力博弈阻礙積極就業政策執行 163
6.1.2 利益結構:積極就業政策執行主體間的利益沖突 167
6.1.3 激勵結構:上級政府的激勵過度與激勵結構錯位限制執行 171
6.1.4 資源配置:府際財政資源配置失衡 176
6.2 約束變量維度 182
6.2.1 制度規約:政府換屆及流程失范 182
6.2.2 績效考核:績效考核體系適用性較弱 183
6.2.3 監督檢查:府際監督檢查有限 188
6.2.4 行政問責:府際問責機制缺失及力度不足 193
6.3 能力變量維度 201
6.3.1 組織協調能力不強 201
6.3.2 信息反饋能力較弱 203
6.3.3 政策再制定前期調研及問題吸取不足 207
第 7 章 改進就業政策執行的對策 209
7.1 科學運用府際誘導變量 209
7.1.1 均衡配置府際權力結構 209
7.1.2 規范和調節府際利益關系 210
7.1.3 創新府際激勵機制 212
7.1.4 科學配置執行資源 214
7.2 有效運用府際約束變量 216
7.2.1 建立健全法制規約 216
7.2.2 提高績效考核體系的科學性和導向性 217
7.2.3 規避監督檢查流于形式 219
7.2.4 健全府際問責機制及增強問責力度 221
7.3 提升執行主體自身能力 223
7.3.1 優化組織結構與提高府際組織協調能力 223
7.3.2 增強府際信息反饋能力 225
7.3.3 加大前期調研和持續吸取經驗提升政策輸出能力 226
第 8 章 結論與展望 228
8.1 主要結論 228
8.2 研究展望 230
參考文獻 231
后記 245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義 6
1.2 研究綜述 8
1.2.1 國外關于政策執行和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研究 8
1.2.2 國內關于政策執行和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研究 13
1.2.3 研究述評 24
1.3 研究思路、方法與技術路線 26
1.3.1 研究思路 26
1.3.2 研究方法 27
1.3.3 技術路線 28
1.4 研究目標、內容和范疇 29
1.4.1 研究目標 29
1.4.2 研究內容 29
1.4.3 研究范疇 32
1.5 本書的創新點 33
1.5.1 構建了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分析框架 33
1.5.2 提出了就業政策發展四階段論 34
1.5.3 分析歸納了就業政策執行的模式 34
1.5.4 提出了運用府際誘導、約束和能力因素改進執行對策 34
第 2 章 研究基礎與分析框架 35
2.1 核心概念 35
2.1.1 就業政策 35
2.1.2 積極就業政策 36
2.1.3 積極就業政策執行 39
2.2 府際關系理論 40
2.2.1 府際關系理論的興起與發展 42
2.2.2 府際關系理論的基本內容 46
2.2.3 府際關系理論的適用性 50
2.3 中國府際關系的運行實踐 51
2.3.1 縱向府際運行實踐 52
2.3.2 橫向府際運行實踐 52
2.3.3 斜向府際運行實踐 53
2.4 分析框架的構建 54
2.4.1 構建依據 54
2.4.2 變量:誘導、約束與能力三個維度 59
第 3 章 就業政策演進與構成 61
3.1 府際結構與就業狀況 61
3.1.1 省情概述 61
3.1.2 府際結構 64
3.1.3 就業基本狀況 68
3.2 就業政策的形成與發展 72
3.2.1 積極就業政策 1.0 版:政策體系框架建構期 72
3.2.2 積極就業政策 2.0 版:政策內容調整與完善期 74
3.2.3 積極就業政策 3.0 版:政策體系形成與發展期 76
3.2.4 積極就業政策 4.0 版:政策探索革新時期 79
3.3 就業政策構成要素 80
3.3.1 政策主體 80
3.3.2 政策問題 81
3.3.3 政策對象 82
3.3.4 政策目標 82
3.3.5 政策工具 83
第 4 章 就業政策執行現狀 85
4.1 執行主體與程序 85
4.1.1 執行主體:省級政府及其部門 85
4.1.2 執行程序:政策輸出、投入執行資源和監督檢查 86
4.2 執行模式 89
4.2.1 高層推動模式 90
4.2.2 領導小組模式 90
4.2.3 聯席會議模式 91
4.2.4 簽訂責任狀模式 92
4.2.5 特色活動推動模式 93
4.3 執行效果 94
4.3.1 城鎮登記失業率處于合理區間 95
4.3.2 扶持困難群體就業人數規模大 96
4.3.3 就業配套財政資金扶持力度大 101
4.3.4 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107
4.4 執行中的問題 108
4.4.1 象征執行或目標替代執行 109
4.4.2 選擇執行或變通執行 111
4.4.3 過度執行或遲緩執行 112
4.4.4 欺上瞞下執行或標的群體外溢執行 114
第 5 章 就業政策執行的推動因素 116
5.1 誘導變量維度 116
5.1.1 權力結構:府際縱向分權使下級政府執行上級政府政策 117
5.1.2 利益結構:府際利益關聯促進積極就業政策執行 121
5.1.3 激勵機制:府際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內在動力 122
5.1.4 資源配置: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根本保障 127
5.2 約束變量維度 133
5.2.1 制度規約:府際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規制與安排 133
5.2.2 績效考核:上級政府約束下級政府完成積極就業政策執行任務的手段 136
5.2.3 監督檢查:積極就業政策執行的外在壓力 142
5.2.4 行政問責:約束執行主體承擔執行責任 145
5.3 能力變量維度 148
5.3.1 組織協調:設立組織結構及強化溝通協調 148
5.3.2 信息反饋:信息資源建設及加大政策宣傳 153
5.3.3 政策輸出:中央政策的再設計及現存政策的修正 159
第 6 章 就業政策執行的限制因素 163
6.1 誘導變量維度 163
6.1.1 權力結構:府際權力博弈阻礙積極就業政策執行 163
6.1.2 利益結構:積極就業政策執行主體間的利益沖突 167
6.1.3 激勵結構:上級政府的激勵過度與激勵結構錯位限制執行 171
6.1.4 資源配置:府際財政資源配置失衡 176
6.2 約束變量維度 182
6.2.1 制度規約:政府換屆及流程失范 182
6.2.2 績效考核:績效考核體系適用性較弱 183
6.2.3 監督檢查:府際監督檢查有限 188
6.2.4 行政問責:府際問責機制缺失及力度不足 193
6.3 能力變量維度 201
6.3.1 組織協調能力不強 201
6.3.2 信息反饋能力較弱 203
6.3.3 政策再制定前期調研及問題吸取不足 207
第 7 章 改進就業政策執行的對策 209
7.1 科學運用府際誘導變量 209
7.1.1 均衡配置府際權力結構 209
7.1.2 規范和調節府際利益關系 210
7.1.3 創新府際激勵機制 212
7.1.4 科學配置執行資源 214
7.2 有效運用府際約束變量 216
7.2.1 建立健全法制規約 216
7.2.2 提高績效考核體系的科學性和導向性 217
7.2.3 規避監督檢查流于形式 219
7.2.4 健全府際問責機制及增強問責力度 221
7.3 提升執行主體自身能力 223
7.3.1 優化組織結構與提高府際組織協調能力 223
7.3.2 增強府際信息反饋能力 225
7.3.3 加大前期調研和持續吸取經驗提升政策輸出能力 226
第 8 章 結論與展望 228
8.1 主要結論 228
8.2 研究展望 230
參考文獻 231
后記 245
展開全部
就業政策執行論 作者簡介
英明,女,1982年生人,漢,博士研究生,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公共政策理論與實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工作單位: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持省部級課題6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朝聞道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