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案例分析指導用書(全2冊)
-
>
新東方(2021)十天搞定考研詞匯(便攜版)
-
>
安全生產管理 2019版中級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自學考試學習讀本 (2018年版)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自學考試學習讀本(2018年版)
-
>
長篇小說:格列佛游記
-
>
普通話水平測試專用教材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75929
- 條形碼:9787517075929 ; 978-7-5170-759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 內容簡介
地方本科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是國家人才培養戰略調整的重要舉措,是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轉方式調結構的必然選擇。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應立足學科專業建設、課程和教學體系建設、教學支持和保障體系建設三大系統工程:強化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導向的學科專業建設,強調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的課程和教學體系建設,完善以提升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為指導的教學支持和保障體系建設。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對涉及該領域的國內研究現狀進行分析和歸納,為本地的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提供參考。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 目錄
**章 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及其體系建設
**節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背景分析及存在的問題
第二節 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
第三節 構建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第四節 國際化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的影響因素及評價體系構建
第二章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特色模式研究
**節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的特色分析
第二節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特色的評價
第三節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特色發展的對策
第三章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節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內涵及原則
第二節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組成
第三節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第四節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方法
第四章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節 地方本科院校辦學轉型發展的新形勢
第二節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特點和調整及實現對策
第三節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體系的新思考
第四節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實踐+”人才培養模式的若干問題
第五章 基于OBE理念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構建
**節 基于OBE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評價體系構建
第二節 基于OBE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外部評價體系構建
第三節 基于OBE應用型人才外部評價體系的構建
第六章 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與途徑的多視角分析
**節 應用型高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的作用、意義及原則
第二節 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弊端及其成因分析
第三節 構筑多元化人才培養模式的路徑探索
第四節 培養適應工業4.0時代的應用型人才
……
第七章 再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 節選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 一、人才培養質量評價 評價概念的誕生和價值有密切的關系,傳統的評價是對客體滿足主體需求程度的判斷,在精益求精的現代社會,評價更多地被用來描述、收集和分析客體的發展狀況,協助決策者做出主觀價值判斷,選擇合理的決策方案,以促進客體的改進或實現價值的增值。因此,評價不僅僅可以滿足主體的目的,還可以促進客體的發展。美國教育家泰勒教授于20世紀30年代至40年代提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概念,認為教育評價就是衡量教育活動達到教育目標的程度。此后,隨著評價實踐的發展及人們對教育評價認識的深化,出現了不同的關于教育評價的定義,各種教育評價理論也紛紛出現。各種關于評價理論的主要分歧在于將教育評價看作是一種價值判斷的過程還是一種全面系統的考察,旨在收集信息、為改進服務的過程。筆者通過分析認為,教育評價從本質上講是一種價值判斷活動,通過全面地收集教育方面的有關信息,來對教育的價值進行全面考察和判斷,從而提出改進的行動,更好地滿足主體需要,促進教育持續改進和不斷發展的過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就是評價主體依據高校教育的性質和目的,系統收集有關信息,對高校培養的人才質量進行價值判斷,從而提出改進的舉措,促進高校教育的持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內容非常復雜而廣泛,這主要是由于質量的多樣性以及高校教育的特性等所決定的,它主要包括對影響質量的有關因素和過程,以及質量本身的評價和判斷,主要包括研究生培養質量的評價、學位授權點的評價以及學位授予質量的評價。根據它們在質量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它們分為輸入條件質量評價、培養過程質量評價和輸出成果質量評價。 因此可以得知,關于人才培養質量的評估傾向于強調以下兩個方面:**,強調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的公正性、科學性。通過確定公認的可比較的質量評估標準,可以體現公正和保證評估的科學性。第二,強調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多樣性,防止不顧學校、國家和地區的實際情況而用統一的尺度去衡量高等教育質量,以反映高等教育質量評估的“多樣性”的方面和體現高等教育質量的“個性特征”。認為質量標準并不存在統一的定論,應該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高等教育的質量還應包括國際交往方面的工作,如知識交流、相互聯網、教師和學生流動以及國際研究項目等,當然也要注意本民族的文化價值和本國的情況”,他們同時也認為“質量評估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但不應只想到財政問題,或者主要涉及高等院校的全面工作中那些較適合于用數量來表示的質量指標”,“還應建立獨立的國家評估機構和確定國際公認的可比較的質量標準。但對學校、國家和地區的具體情況應予以應有的重視,以考慮多樣性和避免用一個統一的尺度來衡量”。 二、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內涵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由兩部分構成——校內評價和校外評價。校內評價的主要評價依據就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內部質量,主要評價人就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的評價指標由學校自己設定,檢驗地方本科院校的成果是否能夠達到高校的專業培養目標規定的要求。校外評價指的是從高職院校畢業生的質量角度出發,主要評價人是社會評估單位,評價的過程就是看地方本科院校教育的人才是否能夠得到社會和市場對人才的要求。雖然校內評價和校外評價的評價角度不同,但評價的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地方本科院校培養更高質量的人才,使其能在*短時間內適應社會的發展,使其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一)發展觀或動態觀 人才質量應該是動態的、分層次的,不同類型的學校應該有不同的人才質量標準。在不同的發展時期,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觀不同,有改革開放初期的全面發展質量觀、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后的全面素質質量觀、高等教育大眾化時期的多元化質量觀。有學者提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發展質量觀”,認為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是適合個體發展需要的教育,必須實現個體充分、可持續的發展。 (二)要素觀或構成觀 教育學者將人才培養質量的內容分為三個方面: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正確的思維方式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業精神,信仰、較高的道德素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學者認為,學生是教育質量唯一的載體與評價的對象,知識、能力、素質是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內容;有學者提出21世紀的人才培養質量體現在本質、品質、素質、潛質、氣質五個方面。 ……
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評價體系研究 作者簡介
趙光鋒,男,1976年7月生,山東平原人,博士就讀于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現為山東交通學院副教授,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教育學院訪問學者,山東省大學生創業導師團成員,獲國家二級創業咨詢師、ACI注冊國家創業指導師。近年來研究方向包括地方本科院校改革與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分層研究、高等教育質量體系評估與認證等。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