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801750
- 條形碼:9787521801750 ; 978-7-5218-017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研究 本書特色
本著作圍繞“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這一主題,構建了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問題研究的總體框架,并通過將涵蓋有民族地區的11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分成生態脆弱區、省際交界區、特殊地緣區、特殊文化區四類,提出反貧困分類研究設想。通過選取干旱牧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武陵山區、滇桂邊境地區、高寒山區作為重點研究區域,從各區域特殊類型貧困的現狀特征、致貧機理、減貧成效、反貧困制度創新四個部分展開深入研究。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研究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成功地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和貧困人口大規模減少的發展奇跡。但不容忽視的是,貧困作為一個持久復雜而頑固的問題,仍然是我國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絆腳石。隨著扶貧開發的進一步深入,貧困區域縮小到14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尤其是片區中的民族區域自治地方。民族地區的貧困問題不但是一個扶貧問題,更是一個戰略問題,其減貧和發展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國防安全、社會穩定都具有重要意義。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研究》圍繞“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這一主題,構建了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問題研究的總體框架,并通過將涵蓋有民族地區的11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分成生態脆弱區、省際交界區、特殊地緣區、特殊文化區四類,提出反貧困分類研究設想。通過選取干旱牧區、武陵山區、滇桂黔石漠化區、滇桂邊境地區、高寒藏區作為重點研究區域,從各區域特殊類型貧困的現狀特征、致貧機理、減貧成效、反貧困制度創新四個方面展開深入研究。研究結果可供政府決策參考,以提高扶貧開發和區域協調發展的工作績效,促進民族地區,尤其是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中的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和脫貧攻堅。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研究 目錄
**章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問題研究的理論框架
**節 貧困概念界定
第二節 貧困區域定位
第三節 貧困形成機理探析
第四節 片區貧困的特殊性與跨學科融合的內在機理
第二章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問題測度的多維方法
**節 跨學科框架下多維致貧機理及影響路徑
第二節 生計資本評估
第三節 多維貧困測度
第三章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問題治理的分類策略
**節 生態脆弱區貧困治理策略
第二節 特殊地緣區貧困治理策略
第三節 特殊文化區貧困治理策略
第四節 省際交界區貧困治理策略
本篇結論
第二篇 干旱牧區特殊類型貧困研究
第四章 干旱牧區特殊類型貧困現狀與多維測算
**節 干旱牧區概況
第二節 干旱牧區貧困狀況
第三節 干旱牧區多維貧困指數測算
第四節 干旱牧區貧困問題的特殊性:基于與農區的比較
第五章 干旱牧區特殊類型貧困特征與成因
**節 貧困異質性特征分析
第二節 貧困的異質性成因分析
第三節 干旱牧區生態脆弱性分析:基于生態足跡視角
第六章 干旱牧區反貧困策略:模式、績效與推廣
**節 干旱牧區扶貧政策
第二節 扶貧模式及評價
第三節 典型案例
第四節 干旱牧區反貧困的政策建議
本篇結論
第三篇 武陵山區特殊類型貧困研究
第七章 武陵山區貧困現狀與特殊類型貧困測量
**節 武陵山區貧困時空演變分析
第二節 武陵山區空間貧困測量
第三節 武陵山區貧困脆弱性測量
第四節 武陵山區多維貧困測量
第八章 武陵山區特殊類型貧困形成的微觀機理
**節 武陵山區農戶家庭生命周期劃分
第二節 武陵山區農戶貧困形成的生命軌跡分析
第三節 武陵山區農戶貧困形成的劣勢累積機制
第四節 武陵山區特殊類型貧困的影響因素分析
第九章 協同治理視角下武陵山區特殊類型貧困的破解
**節 武陵山區貧困問題特殊性來源:行政區劃分割
第二節 武陵山區貧困問題協同治理的基礎與困境
第三節 武陵山區貧困問題協同治理體系
第四節 武陵山區貧困問題協同治理的農戶扶持政策
本篇結論
第四篇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貧困研究
第十章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貧困現狀與致貧機理
**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貧困現狀
第二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多維貧困測算
第三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貧困的致貧機理
第十一章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貧困的減貧模式與績效評價
**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貧困脫貧攻堅的頂層架構
第二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貧困治理的典型模式與工程
第三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現行扶貧政策的績效評估
第十二章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的制度創新
**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特殊類型反貧困制度的創新方向
第二節 滇桂黔石漠化區消減特殊類型貧困的政策建議
本篇結論
第五篇 滇桂邊境地區特殊類型貧困研究
第十三章 滇桂邊境地區多維貧困測度及貧困原因
**節 滇桂邊境地區貧困現狀及特征
第二節 滇桂邊境地區農戶多維貧困測度
第三節 滇桂邊境地區特殊類型貧困的成因
第十四章 滇桂邊境地區扶貧開發效果評價及扶貧政策創新
**節 滇桂邊境地區扶貧開發效果評價
第二節 滇桂邊境地區扶貧政策創新
本篇結論
第六篇 高寒藏區特殊類型貧困研究
第十五章 高寒藏區特殊類型貧困總體特征與空間差異研究
**節 高寒藏區總體區域概況
第二節 高寒藏區特殊類型貧困總體特征
第三節 高寒藏區特殊類型貧困空間差異研究
第十六章 高寒藏區特殊類型貧困微觀調查與農戶政策依賴性
**節 農戶基本情況調查
第二節 農戶多維貧困測量
第三節 農戶貧困認知與意愿分析
第四節 貧困農戶政策依賴性分析
第十七章 高寒藏區特殊類型貧困成因及反貧困模式突破
**節 高寒藏區特殊類型貧困的成因分析
第二節 高寒藏區反貧困模式突破
本篇結論
參考文獻
后記
民族地區特殊類型貧困與反貧困研究 作者簡介
李俊杰,男,漢族,湖北房縣人,中共黨員,管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南民族大學副校長。歷任中南民族大學科研處副處長、研究生工作部部長、經濟學院院長等職務,2014年7月起任校黨委委員、常委、副校長。主要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經濟和區域經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2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1項,主持部委、省市項目10項;獨撰著作3部,參撰4部,在《光明日報》(理論版)《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世界民族》《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等期刊發文30多篇;成果獲部委、省市社科獎10次。 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和《湖北省社會科學界青年學者名錄》,2011年被評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012年入選《荊楚社科英才》。兼任湖北經濟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學會理事、湖北省民族學會副秘書長、湖北省經濟學界第六次代表大會副秘書長。
- >
史學評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