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自動運營的企業系統研究:學習型組織創建與知識管理的應用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5211232
- 條形碼:9787305211232 ; 978-7-305-2112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自動運營的企業系統研究:學習型組織創建與知識管理的應用研究 本書特色
[ 南京大學出版社編委會評審結論 ]
學習型組織理論發端于西方,從理論的應用角度來看,很難在中國本地化應用。一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發端于西方,研究樣本基于國際化企業、成熟期企業、歐美企業文化,仍然難以適用于廣大的中國企業、成長期企業、中國傳統文化。二是由于東西方思維模式、理論范式的差異,西方的學習型組織理論不容易被中國人系統理解。三是以彼得·圣吉為代表的現代學習型組織理論,更多是“道”和“術”的層面,中國學術界、咨詢間普遍沒有將學習型組織理論中國化、本地化,沒有結合廣大中國成長期企業的特點和需要,深入到“器”即管理工具的層面”。因此,學習型組織理論亟需中國化,以更好地指導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
本書首先從學習型企業的創建主體——員工出發,探索了系統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基礎條件,進而將學習型企業的創建分為兩個剖面——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個人。[ 南京大學出版社編委會評審結論 ]
學習型組織理論發端于西方,從理論的應用角度來看,很難在中國本地化應用。一是學習型組織理論發端于西方,研究樣本基于國際化企業、成熟期企業、歐美企業文化,仍然難以適用于廣大的中國企業、成長期企業、中國傳統文化。二是由于東西方思維模式、理論范式的差異,西方的學習型組織理論不容易被中國人系統理解。三是以彼得·圣吉為代表的現代學習型組織理論,更多是“道”和“術”的層面,中國學術界、咨詢間普遍沒有將學習型組織理論中國化、本地化,沒有結合廣大中國成長期企業的特點和需要,深入到“器”即管理工具的層面”。因此,學習型組織理論亟需中國化,以更好地指導中國企業的管理實踐。
本書首先從學習型企業的創建主體——員工出發,探索了系統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基礎條件,進而將學習型企業的創建分為兩個剖面——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個人。
針對學習型企業層面的創建,立足企業層面,以系統學視角,緊密圍繞社會自組織系統的四個根本特征——自適應、自組織、自反饋、自涌現,建構學習型企業的建設模型與評估模型。其中,建設模型,分別圍繞四個自組織特征,提出了涉及的管理域,分析了相關的常見問題與解決對策;評估模型,應用管理成熟度理論,創新提出了學習型企業創建的評估指標體系。
針對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個人這一層面,以企業能力建設為目標,以知識管理理論為主要建設工具,系統探討了企業知識管理的戰略、體系、評估、組織,從而系統構建了學習型團隊建設與學習型個人塑造的理論范式;本書進而重點圍繞中國企業通常的四項知識管理工作——知識識別、知識沉淀、知識轉移(含知識共享)、知識創新,分別提出了相關的管理要點或實踐要點,是企業知識管理實務的一次深化。
綜觀本書,本書創新提出了學習型企業創建的一種新的研究范式、理論體系與管理模式,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工商管理領域中國化、系統化的一次嘗試,既有理論的大膽探索,同時貼近中國企業的理論認知習慣和工商管理實踐。
自動運營的企業系統研究:學習型組織創建與知識管理的應用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從學習型企業的創建主體——員工出發,探索了系統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基礎條件,進而將學習型企業的創建分為兩個剖面——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團隊和學習型個人。本書提出了學習型企業創建的一種新的研究范式、理論體系與管理模式,是學習型組織理論在工商管理領域中國化、系統化的一次嘗試,既有理論的大膽探索,同時貼近中國企業的理論認知習慣和工商管理實踐。
自動運營的企業系統研究:學習型組織創建與知識管理的應用研究 目錄
第二章 創建學習型企業**節 創建學習型企業的基礎條件 一、職業環境 1,品牌榮譽 2,公司治理 3,企業流程 4,組織結構 5,企業文化 二、職業平臺 1,薪酬設計 2,甄選標準 3,任務管理 4,績效輔導 5,員工關系 三、職業發展 1,職業發展通路 2,職業共同體建設 3,企業創新機制 第二節 學習型企業的建設模型 一、四模范式 1,模式 2,模塊 3,模型 4,模板 二、學習型企業的建設模型 1,學習型企業的基礎建設模型 2,學習型企業的建設模型 三、學習型企業的評估模型 1,管理成熟度模型 2,學習型企業的評估模型 四、學習型企業與知識管理
第三章 企業知識管理與學習型團隊、學習型員工**節 企業知識管理的目的 一、企業外部視角的四種能力 1,能動能力 2,附加能力 3,核心能力 4,變化能力 5,小結 二、企業內部視角的六種能力 1,生存能力 2,發展能力 第二節 企業知識管理的戰略 第三節 企業知識管理的體系 第四節 企業知識管理的評估 一、初始級 二、可重復級 三、管理級 四、已定義級 五、優化級 第五節 企業知識管理的組織 一、組織設計 1,職能定位 2,隊伍建設 二、企業大學 1,虛擬概念 2,實質內涵 3,設立模式 4,功能定位 第四章 知識識別**節 知識識別的標準 一、知識識別的內容 二、知識類型的識別 1,事實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元認知知識 2,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3,高附加值知識和低附加值知識 4,個體知識和組織知識 三、知識來源的識別 1,內部知識、外部知識 2,直接知識、內省知識與間接知識 第二節 知識識別的工具 一、知識識別模型 二、知識體系表 三、課程目錄 四、考卷 五、內部人才庫 六、外部專家庫 七、知識銀行 八、學習日志 九、知識地圖 十、搜索引擎 第三節 知識識別的主體
第五章 知識沉淀**節 知識沉淀的內容 第二節 知識沉淀的方式 第三節 知識編碼的形式 一、方案、標準、制度 二、教材 三、檔案 1,檔案與檔案管理的價值 2,檔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知識轉移**節 知識轉移的概念 第二節 知識轉移的方法 一、知識的內化 二、知識的轉化 第三節 知識轉移的方式 1,連續性轉移 2,近轉移 3,遠轉移 4,戰略轉移 5,專家轉移
第七章 企業自主培訓體系**節 學習平臺 一、培訓模式 (一)個體學習 1,書籍閱讀 2,課堂講授 3,在線學習 4,互助培訓 5,師帶徒 6,項目參與 7,學習路徑圖技術 8,工作輪換 (二)團隊學習 1,團隊學習要點 2,反思改進 3,頭腦風暴 4,標桿學習 5,行動學習 6,CAT模式 7,CRASC模式 二、培訓組織 三、學習文化 1,精神文化定位 2,行為文化定位 四、小結 第二節 培訓師資 一、講師 二、師父 三、管理人員 第三節 培訓課程 一、教材的編寫 1,“讀者”定位 2,功能定位 3,內容定位 二、案例的編寫 三、單點課程的開發 四、教案的開發 (一)布盧姆教育目標分類表 (二)教程結構的編排 1,知識體系建構導向的教程結構 2,任務導向或問題導向的教程結構 (三)教案的書面結構 (四)配置教學方式 1,記憶導向的教學法 2,理解導向的教學法 3,應用導向的教學法 4,分析導向的教學法 5,評價導向的教學法 6,創造導向的教學法 7,常用教學方法 (五)呈現知識內容 1,結構設計 2,節奏設計 3,技術類課程的生動化 四、PPT講義的制作 1,PPT=圖片 2,風格統一 3,敢于留白 4,布局對稱 五、學員手冊的制作 六、團隊的課程體系 第四節 培訓工具 一、培訓表單 (一)培訓體系建設年度計劃表 (二)培訓需求調查表 (三)行動學習立項表 二、學習看板 三、成長手冊 四、趣味家法 第五節 培訓制度 一、制度的功能 二、制度設計模型 三、培訓制度的分類 四、企業制度的有效性 第八章 知識創新 一、問題管理 二、行動學習 三、知識沉淀
自動運營的企業系統研究:學習型組織創建與知識管理的應用研究 作者簡介
本書作者系扎根中國企業管理實踐的資深管理顧問、民間管理學者,為珠三角、長三角各類民企、國企、外企提供管理咨詢、運營代管近20年。作為南京大學兼職研究人員,本書作者主持南京大學學習型企業課題研究九年。 作者長期專注于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研究、咨詢與培訓。近20年來,為中國銀行江蘇省分行、南京地鐵、南京江南公交、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埃斯頓自動化、聯合工業、濰柴盛達特種車、揚州臨港建設、南京衛崗乳業、蘇州天順風能、常州天房控股、江蘇金旺包裝機械伏爾坎機械、萬坤機械等等數十家民企、國企、外企提供咨詢服務,為江蘇弘陽集團、南京凱盛開能、江蘇謝馥春國妝股份、常州福隆控股、揚州鍛壓機床、康源乳業、大金重工、金蓮紙業等數十家企業提供顧問意見,涉足知識管理、自主培訓體系、企業大學、流程優化、組織設計、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薪酬績效、計劃管理、企業戰略、企業文化、市場營銷、設備操作維修管理體系、生產安全管理體系、顧客服務體系、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再生問題防范機制、產業化投資論證、地產開發策劃等經營管理的眾多細分領域。 咨詢案例入選“2013中國人才發展創新獎”,2016年入選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案例庫(案例編號:HRM-0242)。
- >
自卑與超越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