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海外中國研究系列-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29526
- 條形碼:9787214229526 ; 978-7-214-22952-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外中國研究系列-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 本書特色
求神問仙是中國中古時期宗教表達的重要形式,也為道教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一直以來,中古時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繪成一群神秘、隱匿的人。而康儒博在這項開創性研究中的看法則大異其趣。康氏認為,仙并未脫離社會,仙僅僅是諸多社會角色中的一個宗教角色,且在這種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絕世的,他們要在社會環境中尋求治病救人、預測未來、述異志怪的能力。該書融合了多元的理論方法和堅實的中國古代文獻,在此基礎上細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互動。它對修仙作為一種社會氛圍的描摹非常新穎,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對理解其他社會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創造性。
海外中國研究系列-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 內容簡介
求神問仙是中國中古時期宗教表達的重要形式,也為道教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一直以來,中古時期的仙和修仙者都被描繪成一群神秘、隱匿的人。而康儒博在這項開創性研究中的看法則大異其趣。康氏認為,仙并未脫離社會,仙僅僅是諸多社會角色中的一個宗教角色,且在這種映照之下得以成立。修仙者不是絕世的,他們要在社會環境中尋求治病救人、預測未來、述異志怪的能力。該書融合了多元的理論方法和堅實的中國古代文獻,在此基礎上細致入微地分析了修仙者的社會角色和社會互動。它對修仙作為一種社會氛圍的描摹很好新穎,它所提出的研究范式對理解其他社會中的圣人角色也具有創造性。該書先后獲得美國宗教學會2010年度宗教研究杰出著作獎和美國亞洲學會2011年度列文森獎。
海外中國研究系列-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 目錄
序 1
**章 將仙帶回人間 1
解讀仙傳文獻 8
修仙 23
概念、術語和說明 29
第二章 仙的文化總集 41
仙的總集 50
仙界的追尋者和創造奇跡的僧侶:一段題外話 63
結論 65
第三章 更加深入的總集分析:“斷谷” 66
食用谷物、進行烹調,是文明的關鍵標志 67
農業控制、祭祀在國家中居于中心地位 72
另一類更加高級的攝食者 75
結論 88
第四章 秘術、展現奇跡 92
秘奧文化 94
展示秘術的成果 110
展示和隱蔽之間的張力 117
結論 129
第五章 語言的自我展示和聽眾回應 131
修道者的自我敘事 132
自證的評論 144
結論 150
第六章 修道者和他們的社群 151
場景、故事和聽眾 153
治療 158
預言 163
管理當地的神與魔 164
其他類型的幫助 167
交換的經濟 169
贊助人 173
祠廟和供奉 178
結論 180
海外中國研究系列-修仙:古代中國的修行與社會記憶 作者簡介
康儒博(Robert Ford Campany),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范德堡大學亞洲研究和宗教學教授。研究領域為公元前三世紀至公元六世紀的中國宗教史,以及宗教的跨文化比較。除本書(2009)外,還著有《述異:中國中古早期的志怪小說》(1996)、《與天地齊壽:葛洪翻譯與研究》(2002)、《冥祥:中國中古早期的佛教靈應故事》(2012)等。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回憶愛瑪儂
- >
巴金-再思錄
- >
莉莉和章魚
- >
史學評論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