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920032
- 條形碼:9787513920032 ; 978-7-5139-2003-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本書特色
孩子的身上存在缺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為孩子人生領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確的家教觀念和教子方法。 ——[美]珍妮·艾里姆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內容簡介
現在的孩子大多缺少一種創造精神,不是孩子沒靈性,一是應試教育的漏洞,再就是孩子時間的流失。孩子每天被畫圈一樣的生活思維化,你還敢奢望孩子會有一顆改變世界的心嗎?孩子的過去影響著現在,他的現在又關系到未來。作為父母,不要忽視和孩子的互動。懂得孩子,才懂得教育。本書分為十二章,以平實的講述結合個案分析的方式,糅合心理學與教育學,分別闡述各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成長特點及教育方法。作者結合豐富的心理咨詢實踐,選取家庭教育的熱點問題,在了解孩子心理、如何與孩子溝通、怎樣提高學習效率等方面為家長、教師提供切實有益的建議與幫助。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目錄
**章 好關系,成就好教育 / 1
1.小嬰兒,需要建立安全感 / 2
2.孩子會被寵壞嗎 / 4
3.媽媽太強勢,孩子變怯懦 / 6
4.孩子為何更“黏”爸爸 / 9
5.對待孩子,放養還是圈養 / 11
6.小心隔代親的寵溺 / 13
7.有了老二,如何對待老大 / 16
第二章 良好的情緒,源于愛與自由 / 19
1.真正的愛,是無私的 / 20
2.讓孩子感受到被信任 / 22
3.傾聽,是對孩子基本的尊重 / 24
4.情緒如流水,宜疏不宜堵 / 26
5.面對孩子的“起床氣” / 28
6.孩子也有情緒周期 / 31
7.任性的孩子傷不起 / 33
8.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 / 35
9.給孩子說“不”的權利 / 37
10.為孩子按下“暫停鍵” / 39
第三章 和善而堅定地教養,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 41
1.專注,讓孩子成就未來 / 42
2.放手,讓孩子更加獨立 / 44
3.餓了,孩子才會吃得更香 / 46
4.父母大手大腳,孩子不知節約 / 48
5.財商,應該從小培養 / 50
6.寫作業拖拖拉拉為什么 / 52
7.分享,讓孩子收獲友誼 / 55
8.拖延,是一種消極的反抗 / 57
9.不強迫,讓孩子自己做主 / 59
第四章 優秀的品質,讓孩子的人生“高大上” / 61
1.誠實的人,勇于承擔責任 / 62
2.與人為善,于己為善 / 64
3.堅定不移地做自己,不當“小好人” / 66
4.做一棵向日葵,永遠向著太陽 / 68
5.尊重,讓孩子更自尊 / 70
6.自信,讓孩子的人生揚帆起航 / 72
7.堅持,才能笑到*后 / 74
8.勇敢,讓孩子遠離膽怯 / 76
第五章 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擁有成長的廣闊天地 / 79
1.愛,不是溺愛 / 80
2.接納自己,接納孩子 / 82
3.人前不教子,孩子也有自尊心 / 84
4.爸爸和媽媽,到底該聽誰的 / 86
5.尊重,才能激發孩子的談興 / 88
6.鼓勵,比贊美與表揚更重要 / 90
7.學會放手,要“斷奶”的不只是孩子 / 92
8.“懶惰”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勤快的孩子 / 94
9.比較為何會讓孩子歇斯底里 / 96
10.消除代溝,讓溝通更順暢 / 98
第六章 任何時候,都對世界充滿愛與感恩 / 101
1.孩子為何成為“白眼狼” / 102
2.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 / 104
3.孩子,是父母的鏡子 / 106
4.媽媽,我愛你 / 108
5.把愛的訊息傳遞給孩子 / 110
6.關愛,讓孩子遠離冷漠 / 113
7.享受孩子的愛,讓孩子養成愛你的習慣 / 115
第七章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規范孩子的人生 / 117
1.孩子,是*不該被原諒的 / 118
2.遵守規矩,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榜樣 / 120
3.樹立規矩,越早越好 / 122
4.對不守規矩的孩子冷處理 / 124
5.和善堅定,不破壞規矩 / 126
6.父母要成為同一個戰壕的“戰友” / 128
7.獎勵與懲罰并不矛盾 / 130
第八章 激發孩子對閱讀和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心靈充實 / 133
1.閱讀,應從娃娃抓起 / 134
2.書香世家,為孩子營造閱讀氛圍 / 136
3.親子互動,讓孩子遠離電子產品 / 138
4.興趣,是*好的老師 / 140
5.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自由成長 / 142
6.物質獎勵,一定要適度 / 144
7.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147
第九章 良好的人際關系,助力孩子邁出走向社會的**步 / 151
1.該不該與陌生人說話 / 152
2.不要過度干涉孩子交朋友 / 154
3.打回去,到底好不好 / 156
4.父母是否應該介入孩子之間的糾紛 / 158
5.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競爭觀 / 161
6.寬容,是對朋友的善待 / 162
7.尊重孩子的朋友 / 164
第十章 教養孩子,父母不可不知的敏感期 / 167
1.媽媽,你走錯路了 / 168
2.小家伙*愛走不平路 / 170
3.媽媽,我要和爸爸結婚 / 172
4.讓人崩潰的十萬個為什么 / 174
5.奶奶,這是我的朋友 / 176
6.我覺得這個更漂亮 / 177
7.你這個可惡的家伙 / 179
8.這是我的,不是你的 / 181
第十一章 面對叛逆的孩子,明智的父母從不抓狂 / 185
1.除了學習,你與孩子還有話題 / 186
2.讓孩子當一次小老師 / 189
3.角色互換,給孩子當家長的機會 / 190
4.不催促,孩子才能更主動 / 193
5.父母當監工,孩子更偷懶 / 195
6.厭學有理,你知道嗎 / 198
7.為何父母子女之間“一夜成仇” / 200
第十二章 教育孩子,要避開這些坑人的陷阱 / 203
1.人生真的有起跑線嗎 / 204
2.左撇子到底用不用糾正 / 206
3.親子班非上不可嗎 / 208
4.測智商就能預知孩子未來嗎 / 210
5.補習班的作用到底幾何 / 212
6.你能堅持不給老師送禮嗎 / 214
7.作業不是萬惡之源 / 217
8.有多少父母迷信延遲滿足 / 219
后記:每個孩子都會帶給你全新的體驗 / 223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節選
**章 好關系,成就好教育 小小嬰兒從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先接觸到的就是家庭關系,而且家庭關系也營造和決定了他們的成長與生存環境。從本質上而言,整個世界就是一張巨大的關系網,每個人唯有適應這個網絡,才能更好地生存,孩子也不例外。作為父母,只有經營好家庭關系,才能給予孩子良好的教育;只有經營好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才能更好地承擔作為孩子成長陪伴者的角色。 1.小嬰兒,需要建立安全感 才出生三個月的哲哲*近總是哭鬧,似乎內心充滿了焦慮,所以哭聲總是一聲緊似一聲。媽媽一看到哲哲哭,自己也要哭出來,作為新手媽媽的她月子里還有父母幫忙,如今父母也回去了,所以她一個人侍弄哲哲,簡直手忙腳亂,不知所措。有一次,哲哲足足哭了半個小時,媽媽一開始謹遵育兒書上的理論,堅決不抱起哲哲,但是十幾分鐘后看到哲哲的小臉哭得通紅,皺皺巴巴就像一個可憐的小老頭,不免心疼起哲哲,思來想去,才一咬牙抱起哲哲,把育兒專家所說的“總是抱孩子會慣壞孩子”等理論完全拋諸腦后。 雖然被媽媽抱起,感受著媽媽溫暖安全的懷抱,但是哲哲依然不依不饒地哭個沒完。在哲哲一聲緊似一聲的哭聲催促下,媽媽只好抱著哲哲輕輕地走動,小心翼翼地搖晃。又過去十幾分鐘,哲哲的情緒才漸漸平穩下去,哭聲也漸漸停息。媽媽不知道到底怎么了,也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錯了,因為哲哲在月子里一直很好帶,吃飽了睡覺,睡飽了吃奶,有時候還會咿咿呀呀自己和自己玩會兒呢。怎么現在月齡越來越大,反而還難帶了呢?媽媽決定咨詢一下專門學習兒童心理學的高中同學,而不要再迷信育兒書上的教條主義了。等到哲哲再次入睡,媽媽當即拿起電話給同學打了過去。聽完哲哲媽媽說的有關哲哲的情況,同學不由得笑起來,說:“你們這些新手媽媽啊,真的應該學學兒童心理學,這也是對孩子的成長負責。孩子才3個多月,哪里就會被慣壞了,他們正處于建立安全感的特殊時期,父母即使再怎么疼愛他們,懷抱他們,也是不為過的呀。你啊,非要等到孩子哭得岔氣了才抱起孩子,難怪孩子會生氣,哭個沒完沒了呢!”媽媽很驚訝:“難道我應該隨時隨地抱起他嗎?”同學斬釘截鐵地說:“當然,只要他需要。”后來,媽媽一旦看到哲哲想要媽媽抱,或者不想繼續躺著了,或者想和媽媽玩了,她都會**時間抱起哲哲。果然,哲哲越來越依賴媽媽的懷抱,而且建立了安全感,哪怕情緒緊張時,只要進入媽媽的懷抱,就會恢復平靜,保持心情愉悅。 嬰兒剛剛出生的那個月,主要以生理上的需求為主,每天*重要的任務就是滿足吃喝拉撒睡的需求,尤其是睡眠占據了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隨著嬰兒不斷成長,滿月之后會有特別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局限于嬰兒的生理,也表現在嬰兒的內心需求不斷增長上面。例如,嬰兒開始嘗試著感受父母,他們的視力盡管發育還不完善,但是已經能夠依稀看到父母的模樣。他們的內心需求也開始漸漸增長,不愿意繼續停留在吃喝拉撒睡的方面,而且也渴望與父母親近,更加近距離與父母建立彼此的親近感和深厚感情。總而言之,嬰兒正處于建立安全感的特殊時期,父母一定不要迷信育兒書所說的慣壞嬰兒的理論,也不要刻意疏遠嬰兒,否則就會導致嬰兒內心焦慮不安,也因此而缺乏安全感。 對于嬰兒來說,父母是他們降臨人世之初唯一的依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因而形成對父母的安全感,對于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也將會影響他們對整個世界的感知和印象。作為父母,對于襁褓期的嬰兒,*重要的不是疏離,也不是培養嬰兒的獨立性,而是要竭盡全力給予嬰兒安全感,在嬰兒需要的時候馬上毫無保留地付出。 試想,如果一個孩子連*基本的安全感都沒有,又如何能夠真正走向獨立呢?對于每一個父母而言,養育孩子*重要的是給孩子安全感,然后才能談及對孩子其他方面優秀品質的培養。 越是年幼的孩子越是需要安全感,對于嬰兒來說,父母給予他們多少次深情的懷抱,給予他們多少疼愛,都是不為過的。只有良好的親子關系,才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地信任父母,也才能讓孩子真正依賴父母。作為父母,也許會因為各方面的原因導致不能滿足孩子全方位的需求,但是一定要記住,無論工作多忙,無論家庭生活多么艱難,都要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畢竟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不可逆的,一旦錯過,再也不會重新來過。生命中,有很多東西都值得人們珍惜,而陪伴孩子成長的機會是值得每一個父母珍惜的。
別讓不懂教育害了孩子 作者簡介
王旭東 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管理哲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亞洲幼教年會董事,中國教育家大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國際基礎教育研究室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未來研究會理事,北京大學教練文化與研究中心認證教練,國內*一個提出“教練型父母”與“教練型園長”培訓體系,其經典原創課程《教練型園長》入選“國家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專業教學數據庫”,中國關心下一代委員會“家園共育”國培專家,中國嬰幼兒發展論壇組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被中國幼教年會、中國幼教博覽會和亞洲幼教年會特聘為專家講師。 2016年度“中國幼教創新領軍人物”。 2017年度“十年楷模、管理典范”,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國務委員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全國人大原副委員長周鐵農、原科技部部長朱麗蘭、原民政部副部長、中國未來研究會理事長張文范,原教育部副部長張天寶,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張秋儉,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孫曉華等領導的親切接見并合影留念。中央電視臺對王老師進行了兩次專訪。
- >
莉莉和章魚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