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線裝中華國粹:晏子春秋
-
>
東坡詞
-
>
邵雍集
-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孝經
-
>
道德經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心經 壇經-(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784744
- 條形碼:9787540784744 ; 978-7-5407-847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經 壇經-(典藏版) 本書特色
《心經·壇經》在中國佛教中體現著原典精神和獨有的思想價值,它們的影響涉及僧俗各界,滲透到社會文化的各個方面,具有傳統文化的價值。
心經 壇經-(典藏版) 內容簡介
《心經》即《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簡稱。《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誦的佛經。此《心經》即為Z流行的唐代玄奘譯本。
《心經》在佛教三藏中的地位殊勝,就相當于釋迦牟尼佛的心臟一樣。心指心臟,含有精要、心髓等意。本經系將內容龐大之般若經濃縮,成為表現“般若皆空”精神之簡潔經典。全經舉出五蘊、三科、十二因緣、四諦等法以總述諸法皆空之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語,即是出自本經。
《壇經》即《六祖壇經》,是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它記載了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跡及啟導門徒的言教,內容豐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
《壇經》的精髓是“見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論,“頓悟見性”的修行觀。性,指眾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壇經》還主張唯心凈土思想。惠能反對離開世間空談佛法,主張“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壇經》中強調在世間求解脫的主張引發了傳統佛教的人間化、生活化,并將世間法和佛法相結合、相統一。
中國文化藝術即中國古代詩、書、畫特別注重“意境”“氣韻”,就是深受《壇經》注重“頓悟”的思維方式之影響。
心經 壇經-(典藏版) 目錄
心經 壇經-(典藏版) 作者簡介
玄奘(602~664),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創始人,法名“玄奘”,被尊稱為“三藏法師”,后世俗稱“唐僧”,與鳩摩羅什、真諦并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
玄奘為探究佛教各派學說分歧,于貞觀元年一人西行五萬里,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取真經。前后十七年學遍了當時的大小乘各種學說,帶回佛舍利、佛像和經論多部,并長期從事翻譯佛經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譯出佛典多部。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等。
玄奘被世界人民譽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其愛國及護持佛法的精神和巨大貢獻,被譽為“中華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他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不畏生死的精神,西行取佛經,體現了大乘佛法菩薩,度化眾生的真實事跡。他的足跡遍布印度,影響遠至日本、韓國以至全世界。玄奘的思想與精神如今已是中國、亞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財富。
惠能(638~713),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并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
他弘化于嶺南,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影響,王維《能禪師碑銘》謂其“實助皇王之化”;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并為其建寺造塔。在滑臺大云寺的無遮大會之后,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
在惠能入滅一百年后,禪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談禪。柳宗元撰《賜謚大鑒禪師碑》說: “凡言禪,皆本曹溪。” 武宗滅法之后,曹溪禪即位居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