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光華思想政治教育論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0406797
- 條形碼:9787550406797 ; 978-7-5504-0679-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光華思想政治教育論壇 內容簡介
《光華思想政治教育論壇(2018總第9輯)》輯刊的稿件,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理論、哲學、政治學、社會主義文化理論、扶貧專項、鄉村振興、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領域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學術探討,其中不乏一些學術質量較高的作品,本論文專輯與時俱進,有很多新的觀點,有利于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和財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時俱進。
光華思想政治教育論壇 目錄
論制度化逃避及其治理
馬克思對黑格爾概念辯證法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的生態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科學把握《共產黨宣言》七篇序言的歷史地位和理論貢獻
對《共產黨宣言》中“兩個必然”理論的認識與思考
辯證否定觀與中國共產黨的自我革命
劉少奇黨性修養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陜甘寧邊區的鄉村文化建設及其現實啟示
第二篇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的內在邏輯
當代中國崛起的現代性含義與道路反思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視域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問題研究
習近平關于教育公平的論述及其實踐路徑
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出場邏輯與時代價值
試論基層干部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關系
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
新時代鄉村治理中德治存在的問題及其完善路徑探析
馬克思人的全面發展視域下的鄉村治理模式探析
新時代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精準扶貧實踐路徑研究
新時代推進我國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路徑研究
可行能力理論視角下對精準扶貧的探析
精準扶貧視角下農村低保主體資格認定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改革開放40年中國國際經濟角色的變遷
第三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思想政治工作
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教學體系的思考
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緒論”的理論邏輯
啟發式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應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同信息技術融合的對策研究
高校黨建工作進學生社團路徑研究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工作的創新與發展
新時代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親和力的創新路徑研究
新時代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發展探析
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的實現路徑探析
全面從嚴治黨形勢下檔案服務高校黨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高校黨建活動在校園文化育人中發揮引領作用調查研究
新時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工作創新研究
光華思想政治教育論壇 節選
《光華思想政治教育論壇(2018總第9輯)》: (二)異化是人與自然關系破裂的關鍵 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與自然的互為對象性存在關系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被割裂,突出地表現為異化勞動的出現。首先,在《手稿》中,馬克思從工資問題開始,繼而討論資本利潤、地租等問題,在英國古典政治經濟秩序學基礎上,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異化勞動的四種表現形式。“自然界一方面在這樣的意義上給勞動提供生活資料,即沒有勞動加工的對象,勞動就不能存在,另一方面,也在更狹隘的意義上提供生活資料,即維持工人本身的肉體生存的手段。”①馬克思認為勞動的本質是自由的、自覺的勞動。人通過勞動獲取勞動產品,勞動產品的獲得也是對人的本質的確證。而人只有在自然界中才能取得生產勞動產品的原料。所以,人與自然界原本是也應該是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的內在統一關系。這是馬克思論證異化勞動的基礎。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化大生產背景下,資本主義私有制對工人的剝削使自然界對工人來說已經不再成為其生存和生活所依賴的對象,而是成為被人類改造和征服的對象。對資本家而言,自然界也不再具有美好的獨特性,而是異化為資本家追逐更大利潤的對象。“憂心忡忡的、貧窮的人對*美麗的景色都沒有什么感覺;經營礦物的商人只看到礦物的商業價值,而看不到礦物的美和獨特性。”②自然界的一切被物化,自然界與人之間的無價的生態關系變成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經濟關系,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異化勞動的支配下體現為對物質財富的無止境追求和對價值理性的忽視。由此看來,異化勞動*終使自然界異化成資本主義的“奴隸”,這也是導致今天全球性生態危機的重要因素,也是理解馬克思生態思想的關鍵。 (三)資本主義私有制是人與自然關系破裂的根源 生態危機是以人與生態自然的尖銳矛盾體現出來的人與社會的矛盾,其根源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生產方式。在《手稿》筆記本I中,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私有制下的異化勞動作了四重規定,其中*根本的是人與人的異化。他進而對這種異化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挖掘,*終發現資本主義私有制是人與自然關系破裂的根源。資本主義制度是一種建立在資本家私人占有制基礎上的剝削制度,絕對地追求剩余價值成為資本主義一切活動和價值的目的與軸心。“私有制使我們變得如此愚蠢和片面,以至于一個對象,只有當它為我們所擁有的時候……簡言之,在它被我們使用的時候,才是我們的。”③首先,資本主義私有制是對工人自身的“自然”的破壞的根源。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私有制下,工人受資本家的雇傭,在勞動的過程中占有自然界,但同時卻失去了這種占有,即勞動產品不為自己所有,勞動對工人來說只是“外在的東西”,甚至失去了工人外部的感性自然和自身的自然,工人在勞動中感受到的不是幸福而是不幸。這是因為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工人的持久健康與環境的持續清潔等都是不需要資本家付出資本的,也不會對產品價值的形成產生任何的影響,從而資本家也不會對工人自身的自然引起重視。其次,資本主義私有制是人與自然異化的根源。在資本主義私有制條件下,自然被異化成資源庫和垃圾場,自然界對于人來說只具有價值開發和利用的功能。而人自身也被異化成動物性和機械性的存在,人與人之間也被異化成異己的和非人的對象,自然界的原始生態在人類無限制的欲望下被肆意踐踏。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關系在資本主義私有制面前變成了浪漫主義的臆想,成為社會利益的犧牲品。更為重要的是,隨著資本主義的縱深發展,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使城市化和工業化以超出以往的速度迅速發展,而城市化和工業化一方面促成了社會和人的現代化,另一方面也導致了生態失調、氣候變暖等問題。此外,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私有制對自然、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破壞不只局限于某個國家范圍內,而是一種普遍的、全球性的資源掠奪,這根源于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和市場的全球化。因此,資本主義的侵略不僅僅是對全球范圍內的生產資料和市場的侵略,也是對全球生態環境的侵略。 (四)只有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馬克思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并未停留在對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批判上,馬克思也為人類社會提供了一種可行的理想社會制度方案——共產主義社會。首先,共產主義與異化勞動的關系。在共產主義條件下,人不是作為異化了的“人”,而是作為真正意義上的“人”來生產、來勞動,人與他人共同主導勞動過程,共享勞動產品,在自由自覺的勞動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感受到精神的愉悅和享受,在勞動中肯定自己和發展自己。可以說,在共產主義條件下的勞動是幸福的,人對自然的索取也是有克制的。其次,共產主義與私有財產的關系。“共產主義是對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是存在和本質、對象化和自我確證、自由和必然、個體和類之間的斗爭的真正解決。”①馬克思認為,揚棄私有財產并不是要消滅它的存在,而是要改變私有財產的存在方式,使之成為人的勞動現實化的積極確證,為人的本質力量的實現創造條件,使人不受私有財產的束縛與統治,使人不被自己創造的物奴役。共產主義對私有財產的揚棄,使自然界不再是誰的私有物品,人對自然的征服欲隨之被自然是人類共同生存的必要條件取代。再次,共產主義與人的本質的關系。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勞動者。人的本質只有在人的對象中才能展現出來。對象的異化或喪失,也就表明了人的本質的異化或喪失。人要真正占有自己的本質,就是要把人的對象收回到自身中。在共產主義條件下,人的意識、情感、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滿足,破除了異化勞動的存在條件,人對自然的無限制的索取和掠奪由于共產主義對人的本質的實現而不復存在,人與自然實現了持續不斷的良性互動。馬克思關于共產主義的論述,蘊含了極具現代特性的生態哲學內容,它為人與自然實現真正的和諧統一提供了制度性的建設方案,為人類生態文明的建設指明了方向。 ……
- >
隨園食單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