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你的誤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0485658
- 條形碼:9787540485658 ; 978-7-5404-8565-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的誤區 本書特色
1.心理學大師、自我啟發領域的知名作家兼演說家、激勵大師韋恩?戴爾博士久富盛名的高口碑巨著,這本書改變了上千萬人的生活。 2.《你的誤區》環球銷量超3500萬冊,創《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記錄,至今仍為美亞的高評暢銷作品。 3.《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經常報道韋恩,他上過數千次電視與電臺節目,是《奧普拉脫口秀》和《艾倫秀》兩檔脫口秀節目至為喜愛的嘉賓之一,在美國可謂家喻戶曉。 4.問題不在于“世界”是什么樣子,而在于“你”選擇成為什么樣子。書中以具體的案例一一破解讓你原地踏步的行為,更進一步提供你具體可行的簡單方案,只需一轉念,就可以改變自己。
你的誤區 內容簡介
深陷需要贊許的心理?跳不出負面邏輯思維?你是不是一部悔恨機器……自我挫敗的情感和行為及其擺脫方法是令人頭痛的領域。你可以在口頭上表示愿意為做出改變而深入地剖析自己,然而你的行為往往大相徑庭。本書將探究你之所以堅持自我挫敗的原因及其心理支撐系統,并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之道。 誤區性的心理活動,不僅使你陷入惰性,還有可能使你重蹈覆轍。摒棄迄今為止所養成的自我挫敗的思維方式,便是人生實現突破性改變的關鍵所在。 你誤區了沒? 1.情緒是可以選擇的嗎? 情緒是一種可選因素,而不是生活中的必然因素。這是走向真我、人生實現突破性改變的關鍵所在。 2.深陷需要贊許的心理? 別人賞賜的贊許可以成為一種強大的支配力量。當你的價值完全取決于別人的看法,一旦別人不再施舍贊許,你便一無所有。你越是想得到恭維,就越有可能受到別人的支配。 3.跳不出負面邏輯思維? 固守自我、維持現狀的大好處便是避免改變,這就像陷入一個循環圈,你越害怕去改變,就越不會有動力去改變。 4. 你是不是一部悔恨機器? 以悔恨的方式折磨自己是一種誤區性心理活動。悔恨無濟于事,不僅使你陷入惰性,還有可能使你重蹈覆轍。 從這本書開始,自檢內心,走出心理誤區!
你的誤區 目錄
第1 章
做自己的主人 / 001
● 快樂與智商/ 003
● 選擇自己想有的感覺/ 005
● 學習擺脫不快樂是項艱巨的任務/ 010
● 選擇就是終極自由/ 012
● 選擇健康而非疾病/ 014
● 避免停滯不前/ 016
● 活在當下的重要性/ 017
● 成長動機vs 不完美動機/ 020
第2 章
從愛自己開始 / 023
● 愛要如何定義/ 025
● 接受自己/ 028
● 愛自己的身體/ 029
● 選擇更正面的自我形象/ 032
● 無怨無尤地接受自己/ 036
● 愛自己vs 自負/ 038
● 選擇不愛自己的心理效益/ 038
● 可輕松掌握的愛自己訓練/ 040
第3 章
不需要別人的認可 / 045
● 尋求認可的軌跡/ 048
● 童年時期尋求家人認可的信息/ 049
● 學校里的尋求認可信息/ 052
● 其他組織中的尋求認可信息/ 054
● 一步一步改掉積習/ 059
● 典型尋求認可行為的一些例子/ 060
● 尋求認可的心理效益/ 061
● 尋求認可行為的*大諷刺/ 063
● 如何不將尋求認可當作需求/ 064
第4 章
擺脫過去 / 069
● 那些“我……”描述句如何開始/ 074
● 自我描述的十種類型/ 076
●“ 我……”自我描述的循環/ 079
● 如何擺脫過去,并排除煩人的自我描述/ 081
● 結語/ 083
第5 章
無謂的情緒——內疚與憂慮 / 085
● 進一步檢視內疚/ 087
● 內疚的根源/ 089
● 典型的內疚來源類型和反應/ 091
● 選擇內疚的心理效益/ 097
● 排除內疚的策略/ 099
● 憂慮/ 102
● 文化中的典型憂慮行為/ 105
● 選擇憂慮的心理效益/ 108
● 消除憂慮的策略/ 110
● 有關憂慮和內疚的結語/ 112
第6 章
探索未知領域 / 115
● 接納新經驗/ 117
● 僵化刻板vs 自主自發/ 119
● 偏見與僵化/ 120
●“ 凡事訂計劃”的陷阱/ 121
● 內在安全與外在安全/ 122
● 以成就來保障安全/ 124
● 完美主義/ 126
● 文化中某些“害怕未知”的典型行為/ 128
● 讓你保持這些行為的心理支持系統/ 131
● 因應神秘與未知領域的一些策略/ 132
● 一些關于害怕未知領域的結語/ 136
第7 章
破除傳統的障礙 / 139
● 內在vs 外在的控制力/ 141
● 歸咎別人與英雄崇拜:外控型人行為的兩個極端/ 144
● 對與錯的陷阱/ 146
● 對/ 錯思維導致猶豫不決/ 147
● 愚蠢的應該、必須和不應該/ 149
●“ 應該”存在的禮節/150
● 盲目服從規則與法律/ 151
● 抗拒有負面影響的文化適應和傳統/ 153
● 某些典型的“應該”行為/ 155
● 強迫執行癥的常見心理效益/ 158
● 排除“應該”的策略/ 160
● 關于“應該”行為的結語/ 164
第8 章
公平的陷阱 / 167
●“ 這不公平!”——無效的抱怨/ 170
●“ 公平問題”的另一面:忌妒/ 171
● 典型的要求公平行為/ 173
● 堅持“要求公平”的心理效益/ 175
● 放棄無謂堅持公平的策略/ 176
第9 章
不要拖延——馬上去做 / 181
● 希望、但愿與也許/ 183
● 惰性是一種生活策略/ 183
● 拖延的作用/ 185
● 批評者與實干者/ 186
● 無聊是拖延的產物/ 187
● 典型的拖延行為/ 188
● 繼續拖延下去的理由/ 189
● 排除拖延行為的一些技巧/ 191
第10 章
宣布獨立 / 195
● 養兒育女和家庭的依賴陷阱/ 197
● 注重獨立的家庭/ 200
● 心理依賴與婚姻危機/ 202
● 你教別人如何對待你,別人就那樣對待你/ 207
● 常見的依賴與助長依賴行為/ 208
● 依賴的心理效益/ 209
● 避免依賴的方法/ 210
第11 章
告別怒氣 / 215
● 有幽默感/ 220
● 憤怒的常見原因/ 221
● 生氣的多種面貌/ 222
● 選擇生氣的心理效益/ 223
● 消除怒氣的方式/ 225
第12 章
擺脫了所有誤區的人 / 229
你的誤區 節選
無益的情緒:悔恨與憂慮 如果你以為只要保持懊悔或憂慮的情緒,便可以改變過去或未來的事情,你就是生活在烏托邦之中。 為已做的事情感到悔恨以及為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憂慮,這是生活中兩大*消極無益的情緒。在審視憂慮和悔恨這兩種負面行為時,你將逐步看到它們之間的相互關聯:實際上是一個問題中相對的兩個方面。 X———————現在———————X 悔恨(過去) (將來)憂慮 這樣就清楚了。悔恨意味著你在現時中,由于過去的行為而產生的惰性,而憂慮則使你在目前因為將來的某件事(常常是你無法左右的事)而陷入惰性。為了更清楚地認識這一點,你不妨試想一下為尚未發生的事情憂慮,或者為已經出現的事情悔恨,雖然一種針對未來,另一種針對過去,但它們的效果都是使你在現時中產生煩惱和惰性。一位作家曾寫道: 給人們造成精神壓力的,并不是今天的現實,而是對昨天所發生的事情的悔恨,以及對明天將發生的事情的憂慮。 在我們的生活中,悔恨或憂慮的例子比比皆是,幾乎人人都無例外。許多人要么為自己不應做的事情而自悔自恨,要么為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憂心忡忡。你自己大概也是如此。你的頭腦里如果存在著大片的“悔恨憂慮區域”,你就必須對之加以清掃、消毒,消滅那些侵蝕著你生活各個方面的“悔”和“憂”的蛀蟲。 在我們的社會中,悔恨和憂慮是精神抑郁*常見的形式。當你悔恨時,你會沉湎于過去,由于自己的某種言行而感到沮喪或不快,在回憶往事中消磨掉自己現在的時光。你或許會利用寶貴的當下,無休止地考慮將來的事情。無論是沉湎過去,還是憂慮未來,結果都是相同的:你在浪費目前的時光。上面提到的那位作家還寫道: 一周之內有兩天是絕不會使我煩惱的。我對于這兩天是無憂無慮的,并且絲毫不會為之而感到擔憂和煩惱,這就是昨天與明天。 悔恨的兩大起因 悔恨心理是通過以下兩種方式形成的。**種是早年受其熏陶、影響,成年之后殘存下來的幼兒心理。第二種是成年人違反了自己信奉的行為準則之后,自找的內疚悔恨。 (1)殘存的悔恨心理。這是人們從幼時的記憶中保留下來的一種情緒。有許多可以誘發悔恨心理的信息,雖然這種信息僅對兒童有一定作用,但人們到成年之后依然不能擺脫其影響,這里所指的促使兒童產生悔恨的信息包括下面一些訓斥: ?“你再這樣做,爸爸就不喜歡你了。” ?“你應該感到羞愧。”(仿佛這樣對你能有所幫助) ?“你非要這樣做也只好由你,我不過是你的媽媽。” 一個成年人可能依然受著這些話中所含潛臺詞的影響,當他未能達到上級或長者的期望時,仍會感到難受。人們總是希望贏得贊許,一旦未能如愿,便會產生悔恨情緒。 殘存的悔恨心理也反映在家庭婚姻方面。因往事而反復自責、道歉都是悔恨心理的表現。這些反應之所以存在,是因為人們在孩提時代已學會受大人的擺布,而且在長大成人之后,悔恨心理依然存在。 (2)自尋的悔恨。這一類悔恨情緒則要復雜得多。例如,某個人因為*近所做的事情產生惰性,而這些事情卻未必與兒童時代有任何聯系。這種悔恨是在他違背了成年人的行為準則或道德標準時強加于自己的。盡管痛苦的心情絲毫無助于已經發生的事情,有人仍會在長時間內情緒低落。典型的自尋悔恨行為包括:剛剛責備過別人,又因此怨恨自己;或者由于自己曾經打同事小報告,未對其他人伸出援手或說過不得體的話等,一直十分懊喪。
你的誤區 作者簡介
(美)韋恩.戴爾(Wayne W. Dyer) 心理學大師。 韋恩州立大學教育咨詢博士,曾任紐約圣約翰大學教授,是自我啟發領域的知名作家兼演說家,有“自我啟發之父”之稱。 著作頗豐,有多部著作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并錄有許多影音課程,美國公共電視網還曾特別報道他的著作。他上過數千次電視與電臺節目,是《奧普拉脫口秀》和《艾倫秀》兩檔脫口秀節目至為喜愛的嘉賓之一。 《你的誤區》是他久富盛名的暢銷及長銷著作,改變了上千萬人的生活,至今仍為美亞的高評暢銷作品。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煙與鏡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