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97617
- 條形碼:9787514197617 ; 978-7-5141-9761-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 本書特色
本書基于生態學視域,運用生態承載力的理論和方法,測評、分析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的現實、過去和未來的實然狀況和應然狀況,針對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的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脆弱因子,結合各級政府出臺的有關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規劃和政策,提出實現青海高等教育適度發展的生態化路徑。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 內容簡介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圍繞運用生態承載力的理論和方法研究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的適度發展,研究的內容包括通過測評和分析生態承載力,考察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2013~2016年的規模發展軌跡,預測青海省高等教育未來(以2020年為時間節點)的規模發展趨勢,分析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限制性因子及其形成原因,探索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適度發展的生態化路徑。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 目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三、國內外研究文獻述評
四、研究的重點和可能的創新
五、研究設計
第二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研究的理論框架
一、生態學視域研究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適度發展的核心概念
二、生態學視域研究高等教育規模適度發展的理論基礎
三、生態學視域研究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邏輯基礎
四、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與規模發展測評體系
第三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歷年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生態學考察
一、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2013年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生態學考察
二、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2014年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生態學考察
三、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2015年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生態學考察
四、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2016年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生態學考察
第四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和規模未來發展趨勢的測評及分析
一、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和規模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方法
二、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及分析
三、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未來發展趨勢的生態學分析
第五章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適度發展的生態化路徑
一、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軌跡綜評
二、青海省高等教育系統生態承載力和規模發展的限制性因子及其成因
三、實現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適度發展的生態化路徑
第六章 結語
一、對本書內容的總結
二、對本書研究的反思
參考文獻
后記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 節選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 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具有客觀性、可變性和多層次性等特征。①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客觀性。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是客觀存在的。在社會一定經濟文化發展的制約下,無論是高等教育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與彈性限度,還是高等教育資源的供給能力與環境的容納能力都是一定的,并大體與一定的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相適應。高等教育系統的生態承載力是客觀存在的,也是相對穩定的。生態承載力的客觀存在性是高等教育系統的固有屬性,這種固有屬性一方面為它抵抗外力的干擾破壞提供了條件,另一方面為它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②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是可變的,其穩定性是相對意義的穩定。如果對系統作用的強度超過了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系統可能會進入到更高一級的狀態也可能會崩潰。③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具有多層次性。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體現在多個水平層次上,既可以表現在系統內各單元的生態系統水平上,也可以表現在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高等教育以及專科、本科、研究生等各種層次高等教育的生態系統水平上。同樣,在不同層次水平上的生態承載力也不盡相同。 (2)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構成。 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基礎條件是高等教育資源承載力,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約束條件是高等教育環境承載力,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支持條件是生態彈性力。 ①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基礎條件——高等教育資源承載力。 高等教育資源是高等教育系統發生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高等教育系統與社會系統進行物質、能量、信息交換的基本內容。廣義的高等教育資源承載力是指一定質量和規模的高等教育所需的人力、物力、財力、空間、信息等資源。其中,人力資源構成高等教育系統的主體,它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其質量是影響高等教育系統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高等學校教育的物力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是財力資源的物化,同時又是構成高等學校及其課堂中的物質環境的組成部分。狹義的高等教育資源承載力主要指高等教育辦學資源承載力,即高等教育系統中一定的資金、人力與物力投入。其中,影響較大的因素為教育的財政投入、高校的基礎設施和設備、高校師資的配備。高等教育的規模發展勢必影響投入高等教育系統的教育資源,從而影響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資源承載力的大小直接取決于對資源的利用方式與手段。根據對資源利用的不同方式,高等教育資源承載力可分為*大資源承載力和適度資源承載力。*大資源承載力是指在一定質量和規模內通過各種手段可以達到的資源承載上限的能力。“*大資源承載力”雖達到了*大資源效應,但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高等教育的生態承載力。適度資源承載力是指在不危害生態系統的前提條件下,一定質量和規模的資源承載能力。“適度資源承載力”兼顧了高等教育的系統效應及其發展的可持續性,注重整體生態承載力的提高,而非片面追求單一要素承載力的提高。 ②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約束條件——高等教育環境承載力。 高等教育環境承載力是指一定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為保證一定的質量和規模的高等教育所提供的能力。它是支撐高等教育發展的外部環境。當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外部環境的承載力相適應時,能夠促進其政治、經濟、文化水平的發展,反之可能會打破高等教育系統與其環境的生態平衡。因此,環境承載力是高等教育生態承載力的約束條件。 ……
青海省高等教育規模發展的研究:基于生態學視域 作者簡介
郭輝,男,教育學院副院長,博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學術期刊的編輯出版工作、傳播學和教育學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生態學、跨文化傳播學。獲得教育部等部委和省級嘉獎十余次。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規劃項目4項,主持省社科規劃項目1項,參與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大招標項目1項。在《現代傳播》、《中國出版》、《青海社會科學》等權威期刊、核心期刊和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并參與編寫論著1部,參與翻譯叢書1套。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回憶愛瑪儂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