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DIS,上海創造——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紀實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488372
- 條形碼:9787544488372 ; 978-7-5444-883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DIS,上海創造——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紀實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中學物理教師、教育裝備研發人員 馮容士,上海基礎教育界的*一“創客”,退而不休,在花甲之年開始了二次創業,承擔起DIS的研發項目。本書用生動的筆觸展現了這位老特級教師創新創造的艱辛歷程,用案例的形式闡述了DIS實驗被攻克的過程,有失敗的不放棄,也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成功之后瞄準的下一個目標。而引導筆者走向成功的秘訣,就是他多年來一直堅持的物理創造技法,并在實踐中發展成為更加強大的DIS創造技法。如果你是一位物理教師,或是對物理實驗感興趣,抑或對創造有想法,這本書絕對值得你擁有。
DIS,上海創造——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紀實 內容簡介
書中通過深刻的案例剖析和精彩的點評今解展現了DIS發展的整個過程: 既有初創階段的艱難起步, 也有發展壯大階段的再攀高峰。內容包括: DIS創造之旅 ; DIS艱難起步 ; DIS頂峰攀登 ; DIS創造技法。
DIS,上海創造——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紀實 目錄
目錄
**章 DIS 創造之旅
敘詞:起 / 1
**節 DIS創造之問 / 2
第二節 DIS創造之跡 / 3
第三節 DIS創造之果 / 8
第四節 DIS創造之效 / 12
第二章 DIS 艱難起步
敘詞:承 / 17
**節 課改理念先行 / 18
第二節 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走出DIS / 29
第三節 DIS傳感器走入物理課程 / 37
第四節 DIS走進力學實驗教學 / 49
第五節 DIS走進電磁學實驗教學 / 63
第六節 DIS走進熱學實驗教學 / 82
第七節 DIS走進原子物理實驗教學 / 94
第八節 DIS走進光學實驗教學 / 106
第九節 DIS走進聲學實驗教學 / 118
第十節 DIS教材專用軟件走到物理實驗教學 / 127
第十一節 DIS教材通用軟件走訪物理實驗教學 / 150
第十二節 DIS走向研究性學習 / 163
第三章 DIS 頂峰攀登
敘詞:轉 / 173
**節 DIS二維運動實驗系統的研發之路 / 174
第二節 DIS無線向心力實驗器的研發之路 / 195
第三節 DIS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器的研發之路 / 207
第四節 DIS模塊機器人的研發之路 / 222
第五節 DIS邏輯電路實驗器的研發歷程 / 231
第六節 DIS安培力實驗器的研發歷程 / 242
第七節 DIS智能力盤的研發歷程 / 253
第八節 DIS二力平衡實驗器的研發歷程 / 267
第九節 DIS光電軌道系統的攀登之路 / 278
第十節 DIS靜電計的攀登之路 / 290
第十一節 DIS光電計時測距實驗器的攀登之路 / 303
第十二節 DIS電磁定位板的攀登之路 / 314
第四章 DIS 創造技法
敘詞:合 / 333
**節 物理實驗創造技法及應用 / 334
第二節 DIS創造技法及應用 / 348
后記 / 364
DIS,上海創造——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紀實 節選
**章 DIS創造之旅 上海二期課改提出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倡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重點是加強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創建數字化學習環境。物理學科順勢而為,《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試行稿)》明確提出在實驗教學中要引入數字化實驗系統,這是DIS的起源。 2002年4月,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風華中學和山東省遠大網絡多媒體有限責任公司三方聯合組成的上海市中小學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中心成立,并開始運作,標志著DIS研發和應用的起航。 DIS研發和應用,主要解決四個問題:(1)觀念轉變與思想統一;(2)技術研發與器材生產;(3)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4)課堂改革與學習轉型。“基于問題”是DIS研發和應用的實踐起點。 DIS研發和應用經歷了研發起步、試點改進、推廣應用、深化拓展等四個階段,逐漸發展壯大,在助推物理教材編寫、產品研發,提升物理教學質量、服務課改等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本章內容主要摘自項目“中學物理教學的革新—數字化實驗系統(DIS)的研發與應用”[“國家級教學成果(基礎教育)獎”的報告原文【2002—2014年5月】],簡明反映了DIS的創造之旅。 **節 DIS創造之問 一、 研究的背景 21世紀初,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在上海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儀器裝備陳舊、測量手段粗糙、操作效率低下,導致物理學習缺乏探究性,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也不能保障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迎來了新的機遇。借鑒了國外傳感器技術運用于物理實驗教學的經驗,上海研發自己的產品,使學生置身于數字化的學習環境中,不僅有迫切的需求,而且也有實施的可能。 作為國家教育改革的試驗區,上海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構想可謂由來已久。在1999年底發布的《上海市面向21世紀物理學科教育改革行動綱領》中, 明確指出:“積極探索多媒體計算機與物理實驗的結合,實現對物理實驗的實時控制及對實驗數據的自動化采集和處理,以更好地發揮實驗教學功能。”2002年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以下簡稱“二期課改”)啟動,圍繞“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創建數字化學習環境”等目標,在《上海市中學物理課程標準》中對實驗教學明確提出引入數字化實驗系統(以下簡稱DIS)的要求,革新實驗手段,優化實驗教學功能。 二、 解決的主要問題 研發和應用DIS實驗系統,擬解決的三個問題: 1. 技術研發與器材生產的問題 怎樣研發與教材配套、滿足課改需要、受到師生認可,并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數字化實驗系統? 2. 實驗改革與學習轉型的問題 怎樣用信息技術改進物理實驗,推動教學改革,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3. 人才培養與隊伍建設的問題 怎樣組建高水平、協作型、具有信息素養的教學和技術團隊? 三、 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研發和應用DIS實驗系統,具有以下價值和意義: 一是創建數字化學習環境,提升教師和學生的現代意識、時代感,加快實現教育的現代化、國際化。 二是推動新課程改革,優化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為學生科學素養提升和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 三是提供優良的技術平臺,培養創新人才,弘揚創新精神,為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展現廣闊的發展前景。 ……
DIS,上海創造——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紀實 作者簡介
馮容士,1941年生,1964年畢業于上海師范學院物理系,中學物理特級教師、上海市特級校長、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長期致力于物理實驗教學實踐及理論研究,青年時代即成功研發了我國*一臺大屏教學示波器,先后寫就《教學示波器》《中學物理實驗匯編(力學)》《一物多用的物理小實驗》《制作·實驗·思考》《物理實驗創造技法與實驗研究》《工具的變遷,課改的理念》《傳神》等專著,參編上海市及全國教材10余種。 2002年任上海市中小學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中心主任,主持開發了數字化信息系統實驗室(DISLab)項目。該項目先后獲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國*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李鼎,1969年生,1990年畢業于山東大學社會學系,西南大學科學教育學博士研究生(在讀),中國教育裝備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委員,濟南市勞動模范。 1997年創建山東遠大朗威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三板:430511),2002年起任上海市中小學數字化實驗系統研發中心副主任。 參與開發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實驗室(DISLab)項目,2010年獲得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一等獎,2014年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特等獎、世界教具聯合會教學儀器創新獎,2018年再獲世界教具聯合會教學儀器創新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