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藥膳良方
-
>
先思而后語
-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男孩生長發育保健JD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這樣想你才不焦慮:翻開就可以用的抗焦慮手冊: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solution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5823843
- 條形碼:9787515823843 ; 978-7-5158-238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這樣想你才不焦慮:翻開就可以用的抗焦慮手冊: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solution 本書特色
《這樣想,你才不焦慮》是一本翻開就可以用的抗焦慮手冊,是認知心理療法的著名作品,讓人們遠離焦慮困擾。 本書主編和導讀是在中國享有盛譽的資深心理咨詢師、暢銷書作家武志紅。 在本書的導讀中,武志紅老師對全書的內容進行了精彩的詮釋。
這樣想你才不焦慮:翻開就可以用的抗焦慮手冊: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solution 內容簡介
你是否總是陷入這樣的想法: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考試時,看見別人都交卷了,你會不會越發緊張,擔心萬一自己不能按時交卷。 去醫院檢查,沒拿到結果時,你會不會誠惶誠恐,害怕萬一患上什么不治之癥。 親人外出,沒有及時報平安,你會不會坐臥不安,擔憂萬一發生了什么意外。 …… 一旦被這種“災難性思維”所控制,人就會對未來憂心忡忡,焦慮萬分,徹夜難眠。焦慮是一種令人擔驚受怕的情緒,它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正在瘋狂地蔓延,吞噬心靈,讓我們身心疲憊,脆弱無力,失去幸福感。 現在,每四個人中就有一個或者曾經,或者正在,或者即將遭遇焦慮。 作為認知心理療法的創始人,亞倫?貝克博士在這本書中提出,生活并不是由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決定的,而是取決于我們如何去認識這些事情。 焦慮,并不是什么過不去的坎,而是我們的認知出現了異常和扭曲。 改變認知,就可以徹底消除焦慮。
這樣想你才不焦慮:翻開就可以用的抗焦慮手冊: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solution 目錄
**章 在焦慮的泥沼中,你不是一個人
擔心死了: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 3
失控:急性焦慮癥(panic disorder) / 4
尷尬死了:社交恐懼癥(social phobia) / 5
什么是認知療法? / 7
如何從這本書中獲益? / 9
目標和期待 / 12
第二章 理解焦慮
恐懼與焦慮有何區別? / 16
緩解焦慮 / 20
“我該在焦慮上花工夫嗎?” / 23
焦慮障礙的多面性 / 30
第三章 焦慮的想法
危險的想法 / 37
為什么人們總是把事情往壞處想? / 40
“但是我感覺太無助了” / 42
危險的錯誤 / 44
“我已經無法忍受這種感覺了” / 48
逃 避 / 50
尋求安全 / 57
做*壞的準備 / 60
做好行動的準備 / 62
第四章 治療的開始
不同的起點 / 68
什么是心理自助練習? / 69
你對認知療法練習怎么看? / 71
你對認知療法有哪些了解和認識? / 74
將成功*大化 / 77
第五章 創建焦慮檔案
了解你的焦慮 / 89
“我感覺很糟糕” / 90
“什么刺激了我?” / 91
總是緊張 / 95
捕捉恐懼感 / 99
思維錯誤 / 104
抵制焦慮 / 107
“我好擔心” / 110
你的焦慮檔案 / 114
第六章 轉變焦慮的心態
從焦慮思維到正常思維 / 125
第七章 勇敢地面對恐懼
勇敢的行為 / 161
直面你的恐懼 / 162
制定一份有效的曝光治療計劃 / 167
進行曝光練習 / 177
給曝光練習“增壓” / 181
減少對安全感的依賴 / 186
第八章 治療焦慮的方法
你為什么需要計劃? / 192
焦慮工作計劃 / 193
貝絲的焦慮工作計劃 / 202
認知治療的特別形式 / 206
維持治療成果 / 206
第九章 戰勝恐慌與逃避
急性焦慮癥的發作:“焦慮海嘯” / 214
做好準備應對恐慌了嗎? / 220
害怕恐懼 / 222
被恐慌侵襲的思維 / 223
你的恐慌檔案 / 232
重新評估恐慌 / 237
將恐慌去災難化 / 240
直面恐懼的觸發因素 / 245
第十章 攻克社交恐懼
別人會怎么想? / 252
社交焦慮的三個核心要素 / 254
社交焦慮在什么時候會變成問題? / 255
社交性焦慮想法 / 257
你的社交焦慮檔案 / 267
轉換消極的預期想法 / 275
糾正消極的事后想法 / 279
處理社交中的挑戰 / 289
第十一章 克服憂慮
理解廣泛性焦慮癥 / 305
我們為什么憂慮? / 306
擔憂的心 / 314
你的憂慮檔案 / 325
認知療法治憂慮 / 332
這樣想你才不焦慮:翻開就可以用的抗焦慮手冊: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solution 節選
**章 在焦慮的泥沼中,你不是一個人 每個人都會感到焦慮和恐懼,當你在大街上遇到一個鬼鬼祟祟的陌生人時,你會心存戒備;當你面臨一場重大考試時,你會坐立不安;當你在醫院做完體檢,結果還沒出來時,你會胡亂猜測,忐忑不定。焦慮和恐懼常伴我們左右,沒有任何危險和風險的世界,是難以想象的。一點也不焦慮和恐懼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焦慮和恐懼能夠警示我們即將面臨的危險,它們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個在濕滑路面上行車的司機,勢必會小心翼翼;一個正準備重要會議的年輕白領,勢必會緊張擔心;一個決定去陌生地方旅行的人,勢必要做好預防措施。在生活的薄冰上前行,常需一顆警醒的心,才能防患于未然。事實就是如此,我們的生活需要恐懼和焦慮。 但如果焦慮和恐懼過了頭,變成了焦慮癥,則會適得其反。作為心理學家和臨床心理醫生,我們見過太多被焦慮癥折磨得苦不堪言的人。這些人每天都生活在恐懼和焦慮當中,覺得世界很不安全、無情且冷漠,認為他人即地獄。他們害怕進入未知的領域,害怕與人交往,害怕當眾演講, 害怕獨處, 害怕行動,害怕風險,害怕坐飛機,害怕蜘蛛和壁虎。他們的臉上時刻掛著緊張和憂慮的表情, 一天到晚寢食難安。焦慮和恐懼如同一座大山,壓垮了他們全部的快樂和幸福。以下是三種常見的焦慮癥。 擔心死了:廣泛性焦慮癥(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麗貝卡今年38 歲,她有兩個還在上學的女兒。自打五年前晉升為店鋪經理之后,她開始經常失眠,憂心忡忡。她擔心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女兒的校園生活、小女兒的人身安全,還擔心父母會責怪她沒有常回家看看,擔心丈夫會被炒魷魚,擔心家中的積蓄將會所剩無幾……麗貝卡一直為未來之事擔驚受怕,近幾年來,情況越來越糟,那些揮之不去的憂慮在她心中肆無忌憚地游蕩,幾乎令她無法忍受。除了夜不能寐讓她變得極度疲憊之外,她還越來越緊張,難以放松,脆弱,煩躁,易怒,反復無常,常常為一件小事大發脾氣。很多時候,她會毫無征兆地陷入崩潰,毫無理由地號啕大哭。她試過極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試過分散注意力來讓自己鎮定下來,但這種持續不斷的擔心始終困擾著她,把她推向崩潰和瘋狂的邊緣。雖然她也常常安慰自己:“沒有過不去的坎,一切都會好起來。”但是在她的腦海中,似乎總有一個惡魔般的聲音在回響:“你的生活終將土崩瓦解。” 失控:急性焦慮癥(panic disorder) 托德是一名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在銷售領域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并搬到了一個新城市。*初一切看起來都很不錯:**次有了自己的公寓,也交了朋友,還有溫柔體貼的戀人,工作也令人滿意,獲得了優異的績效評估,新生活非常美好。但好景不長,隨著工作的深入,托德的壓力越來越大。為了完成一個大客戶的項目,他常常需要加班到深夜,以至于第二天不得不去健身房舒緩壓力。就在十一月寒冷的一天,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在駕車回家的路上,托德的頭腦中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緊接著,他開始感到胸悶氣短,心跳加快,頭重腳輕,腦袋暈暈乎乎的,好像馬上就要昏死過去一樣……他趕緊把車停到路邊,熄火,雙手緊緊握住方向盤。此時,他覺得越發緊張,身子開始顫抖,呼吸開始急促,渾身燥熱,快要窒息。托德立刻意識到,自己可能是心臟病發作,就像三年前他的叔叔那樣。過了幾分鐘后,癥狀稍稍有所緩解,托德趕緊開車去了急診室。一系列徹底的檢查之后,體檢報告顯示,托德的身體非常健康。主治醫生認為托德的癥狀是急性焦慮癥(又稱驚恐障礙、恐慌癥),給他開了抗焦慮的勞拉西泮(Ativan),并且建議他去看心理醫生。 現在,距離托德**次發病已經過去九個月了。他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急性焦慮癥的頻繁發作,令他十分擔憂自己的健康,他減少了社交活動,很少與人來往。由于擔心自己會發病,他害怕拓展自己的活動范圍,只將自己限制在工作場所、女朋友家中和自己的家中。他對生活喪失了激情,再也不像從前那樣勇敢地嘗試新事物了。托德目前正被恐懼蠶食著,他的生存空間正變得越來越狹窄。 尷尬死了:社交恐懼癥(social phobia) 伊麗莎白雖然已經45 歲了,但仍然單身。從小到大,她一直都害怕與人打交道,即使別人只是站在她的身邊,她也會感到焦慮,忐忑不安。即使只是簡單的溝通,諸如聊天、打電話、在會議上發言、向店員咨詢、在飯店吃飯、在影院走路等,都會令她感到緊張、心慌和害羞。她擔心自己的臉是不是太紅了?她擔心自己是不是做出了什么令人尷尬的事情,羞死人了?在她看來,別人一直都在看著她,議論著她,評價著她。為了避免尷尬、緊張和焦慮,伊麗莎白總是盡量避開社交場合和公共場所。她只有一個好朋友,大部分周末都陪伴在年老的父母身邊,從不愿意去接觸父母以外的人。盡管伊麗莎白工作能力非常出色,但是尷尬的人際關系導致她一直沒有機會晉升。伊麗莎白將自己幽禁在狹小的世界里,沮喪、孤獨、缺少關愛——恐懼和焦慮就像一條巨蟒完全吞噬了她的生活。 麗貝卡、托德和伊麗莎白都活在強烈而持續不斷的焦慮中,無法自拔,他們的生活既壓抑又紊亂。幸運的是,上述三人通過本書介紹的心理自愈療法,都成功戰勝了令人衰弱的焦慮,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本書將與大家分享許多著名心理醫生在治療焦慮癥時所使用的方法。如果你在某種程度上也正遭受著焦慮癥的折磨,通過閱讀本書,慢慢地,你也可以掌握自愈療法,給自己一個新的開始。
這樣想你才不焦慮:翻開就可以用的抗焦慮手冊:the cognitive behavioral solution 作者簡介
亞倫·T.貝克博士,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與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共同創立了認知心理療法。現在這一療法已被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美國心理學會和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推薦為治療焦慮癥的有效療法之一。 大衛·A.克拉克博士,加拿大新布朗斯維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加拿大心理學協會成員和認知療法學院的創始研究員,是認知行為療法領域的專家。他擁有25年的私人執業經驗,在治療焦慮癥和抑郁癥方面得到廣泛的認可。 主編簡介: 武志紅,資深心理咨詢師、暢銷書作家。1992年考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師從國內著名的心理治療學家錢銘怡教授,2001年獲得臨床心理學專業碩士學位。2009年成立武志紅心理咨詢中心。 曾主持《廣州日報》的“健康·心理”專欄,致力于用心理學去理解中國式的個人、家庭與社會的種種經典現象。 著有《為何家會傷人》《身體知道答案》等系列作品,總銷量超百萬冊。 微信@武志紅(wzhxlx),微博@武志紅。
- >
月亮虎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朝聞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